財富如海水之於渴者,喝得越多越渴

財富之於人,如海水之於渴者一樣,喝得越多,就越覺得口渴。


財富如海水之於渴者,喝得越多越渴


總體上看,人們對於財富的追求和崇拜,在範圍和程度上超過了其他任何方面。當然,這是非常正常的,因為正是對財富的追求才是社會向前發展的根本動力之一。如你我的芸芸眾生,生活在物質世界裡,需要衣食住行醫,求財求富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

因為人生的很多問題和各種願望、需求,大多要靠金錢來滿足。金錢雖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相對於金錢,其他東西只能滿足一個或幾個需要,諸如食物用於充飢、藥物用於療病。

人們對財富的需求是動態變化的,會隨著外在環境的改變而改變。當富有之人失去財富或安逸的處境時,適應過程常非常痛苦,“由奢入儉難,由儉入奢易”。

反過來講,如果一個人交到好運,財富得到了增長,他會感到快樂,但是久而久之,也會習以為常,不再因此而感到快樂,因為他的期望已經又膨脹了。

一個人能否對自己擁有的財富產生滿足,主要是取決於相對數量,即人所期待得到的財產和自己實際所擁有的財產的關係。

當對某樣東西的要求還沒有進入一個人的視野和意識的時候,這個人完全不會感到對它的欠缺。財富同樣如此。

每個人對於其可能得到的財富都有自己的想象和視線範圍,其要求不會超出這個視線範圍,視線範圍以外的東西不會對其產生影響。

如果一個人確信自己能夠得到某種程度的財富,就會感到幸福;相反,如果覺得自己得到某種程度財富的路上困難重重、毫無希望,則會感到痛苦。

所以,乞丐不會因為得不到富豪那麼多的財富而焦慮不安,而富人在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財產時,通常也不會用已經擁有的豐厚財產寬慰自己,而是覺得很痛苦。

明白了這些道理,就應當建立起對財富和金錢的正確的、合理的認識和態度。

然而,這話說起來容易,真正能做到並能做好者卻寥寥無幾,因為,太多的時候,人們的理性都是被非理性所控制和擊敗。

財富如海水之於渴者,喝得越多越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