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國生一個孩子獎勵46萬,只為參加國內人口數量,網友:不會生的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並且每年的人口增長率也比較高。可是在歐洲一些國家則呈現出跟我們相反的情況,這些國家人口基數小人口甚至出現了負增長,一般來說這些國家的人口老齡化都特別嚴重。

於是在歐洲一些國家為了鼓勵生育會出臺一些政策。在德國政府提倡國民多生育,為了促進國民增長德國出臺了生一個孩子就獎勵46萬元的政策,並且還可以休兩年的帶薪假,並且在德國孩子的教育和醫療的福利政策本身就很好,養育孩子不太需要父母花錢。這個政策非常誘人,可是德國的國民卻不為所動,理由是他們認為生孩子非常麻煩,並且德國的醫療保障系統比較發達他們不擔心養老問題。

該國生一個孩子獎勵46萬,只為參加國內人口數量,網友:不會生的

德國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他們的工業和教育都在世界領先,並且德國的國民受教育程度很高,他們更加看重自我實現。就是在這樣一個國家裡卻面臨著“人口老齡化”的巨大困境,在德國50歲以上的人口占到了60%,人口老齡化會給社會帶很多問題,比如說勞動力不足,勞動力市場充斥著中年人和老年人,年輕的勞動力十分緊俏,勞動力不足會引發經濟發展動力不足。

除此之外國民老齡化嚴重,國家的養老負擔重,給醫療資源帶來巨大的挑戰。所以事實上從長遠利益講,國家獎勵生育的的國民46萬元其實會給社會帶來更高的效益。看到這個政策,很多網友表示羨慕,很多網友也認為:生孩子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給錢我也不幹。的確,生育孩子不僅僅需要考慮金錢,生育孩子和養育孩子都是非常辛苦的,對於當代年輕人來說,要面臨很多壓力。

該國生一個孩子獎勵46萬,只為參加國內人口數量,網友:不會生的

生育孩子要面臨哪些壓力?

1. 難以平衡的工作和家庭

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他們在工作上和家庭上都面臨著比較大的壓力。現在的年輕人從大學或者研究生畢業之後踏入職場,現在的職場競爭加劇,任何職業想有所成績都不輕鬆,在職場上小有成就大概也到了快三十歲的年紀。

對於女性來說如果這時候生孩子,休完產假之後可能原來的職位就不保了,而且孩子在年齡較小的時候需要照顧,很多女性都是在工作和家庭的兩頭拉扯中拼命保持平衡。現在的都市生活節奏都比較快,如果想要給孩子更好的經濟條件就要加班拼命工作,可是一旦要加班孩子就變得沒人照看了,又要給孩子良好的條件,又要給孩子有效陪伴,真是難壞了寶爸寶媽。

該國生一個孩子獎勵46萬,只為參加國內人口數量,網友:不會生的

2. 孩子教育需要投入精力

對於父母來說,生育孩子還要養育孩子。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責任,這不僅僅是指送孩子去學校還要給孩子家庭教育。而當下,為孩子選擇一個好學校就已經讓父母頭大,很多家長不惜負債累累為孩子選購學區房,而孩子的升學考試也越來越多變。而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長還要投入巨大的精力,現在的孩子家庭作業五花八門,網上“輔導孩子作業崩潰了”的熱搜引起很多父母的共鳴。看來每個家庭對於孩子的教育都很頭疼。

3. 經濟上的負擔

對於我們國家來說,雖然九年義務教育減輕了學費的壓力,可是父母的經濟壓力也不小。父母在城市裡安家不少都要還房貸和車貸,而孩子的衣食住行樣樣都不少花錢。同時現在孩子都要參加五花八門的補習班,不讓孩子練口語孩子就會輸在起跑線上,鋼琴也算不上什麼特長只能算是標配。這都給父母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更不用說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有更廣闊的眼界而想要把孩子送到國外讀書。

該國生一個孩子獎勵46萬,只為參加國內人口數量,網友:不會生的

養育孩子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是很少有家長會說自己後悔養育一個孩子,因為養育孩子的快樂不像是你買一個東西,體驗一次服務的即時快樂,養育孩子的快樂是有延時的。這種快樂是父母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從調皮到懂事,從任性到體貼,是父母偶然追憶往事那些與孩子雞飛狗跳的過往帶來的心中的平靜與滿足。

各位網友,大家覺得這個國家的福利政策怎麼樣?大家覺得養育孩子還要承受哪些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