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三年,她的技能足以撐起一家廣告公司

如今娛樂圈催生了一個追星的新名詞“飯圈”,出現了懷著“老母親養兒子”心理追星的龐大粉絲群體。偶像的成長之路同時也是粉絲的自我實現過程,他們是粉絲主體性的代言人,滿足觀看者的自我想象,同時偶像也是他們慾望中的客體,填補著理想伴侶的缺位。

粉絲群體的擴大,也進一步影響了娛樂行業偶像經濟的不斷探索與發展。像過去那樣單純的買買專輯,聽聽演唱會,已不足以支撐飯圈生態,進而催生出為偶像買周邊(衍生產品)、租廣告位做宣傳、投票以及做慈善公益活動等多種應援方式表達自己的喜愛。今天,小編就與你一起圍觀飯圈操作,看看他們究竟如何介入運作偶像的事業。

花式包裝手法,堪比專業團隊

作為粉絲與偶像的“官方”橋樑,“後援會”往往能夠接觸到明星身邊的工作人員,與明星的官方宣發保持一致,並且組織多以地區式分佈為主,如“××後援會-北京/上海分會”。而在肖戰的粉絲中,“肖戰全球后援會”、“百度肖戰吧”、“肖戰微吧”均位列“正宮粉絲團”之名。

除了性質較為官方的後援會之外,粉絲群中還有“粉絲站”這一概念,一般被稱為“站子”。這是粉絲自發成立的組織,有實力的粉絲一般可以自己開站成為“站長”。前一陣因舉報“AO3”而引起網友自發抵制的“巴南區小兔贊比”就是肖戰一粉絲站的站長。

還有“資源博”、“翻譯博”、“公益博”等各類垂直微博,都被用來專門更新某一類偶像動態。

不管是以什麼形式存在的組織,他們都會活躍在各大社交平臺中,組成了支持偶像事業的重要力量。與專業團隊相比,粉絲在包裝偶像時甚至能更勝一籌。畢竟,專業團隊尚有利益牽絆,粉絲更多是“愛的供養”。

龐大架構+明確分工

以肖戰全球粉絲後援會為例,如今擁有280多萬粉絲的賬號,光是分會派系就遍佈全國33個省市。每一分支都有工作組成員,持續為偶像產出內容。這一工作組成員囊括了文案、資源、網宣、投票、美工、視頻等等職位,制度之完善不亞於一個正規的廣告公司。

追星三年,她的技能足以撐起一家廣告公司

從肖戰全球后援會招新公告可以看到,設計組、文案組、人事組、管理組、平臺組、數據組與運營組分工明確。並且,加入團隊的流程也相當嚴格:首先得符合肖戰唯飯(注:唯飯,即粉絲只喜歡明星組合中的某一人,而對組合中其他人不感興趣)的身份,由各組組長進行審核,過關後進入實習期,實習通過後才可以轉正。

追星三年,她的技能足以撐起一家廣告公司

公關:輿論把控+日常維護

社交媒體時代,粉絲們在各大平臺上的一言一行關乎偶像形象。如何在突發新聞中第一時間做出反應,考驗的也是粉絲的能力。

就這次AO3事件來說,作為粉絲圈中的重要的意見領袖之一,肖戰粉絲後援會的一舉一動都會在群體中“帶起節奏”。在事情發酵的第二天,肖戰粉絲全球后援會先發佈道歉聲明,表明後援會官方態度,在震驚慌亂的粉絲群體中給出了態度引導。這條轉發的下方還刷起了“粉絲行為,已道歉 勿上升正主”的輿論引導。

對於隨之而來的各種質疑和批評,後援會也迅速用截圖方式給出澄清,將偶像從這場輿論漩渦中摘除,並以法律的名義給出強硬的態度。


追星三年,她的技能足以撐起一家廣告公司

追星三年,她的技能足以撐起一家廣告公司

之後後援會便迴歸了日常運營,資訊、話題一切依舊,並沒有過分渲染此次事件。

危機不會時時都有,對後援會而言,更大的公關任務實則融於日常。各家後援會都努力在公眾面前塑造正能量的形象,為此努力與各大媒體、品牌主甚至是其他粉絲團交好。從線上及時發佈與轉發相關內容,到與其他後援會做“外交”,線下還有各種小禮品、食物應援……不少後援會的冷靜、細心、貼心程度,足以讓專業團隊汗顏。

運營:內容+用戶+活動樣樣精

在飯圈搞運營,其實跟互聯網運營的思路很接近——一個產品的運營,需要內容運營、用戶運營、活動運營三大支撐,這樣的分工也飯圈內形成了常態。而許多粉絲也曾經談到,自己一身新媒體技能其實都是在追星這條“不歸路”上學會的:做圖、排版、剪輯、策劃、文案,為了偶像硬生生煉成十八般武藝。

在“內容運營”方面,後援會一般設置專門的資訊組,追蹤網絡中偶像的各種痕跡,甚至到國外網站深扒,只為了將熱騰騰的資訊奉獻給粉絲們。而這些努力,也讓各大後援會本身成為了偶像第一手信息的集散地。

而對於站子而言,厲害的資源站站長往往會自己掏腰包跟拍偶像,並自建社交平臺賬號,發佈圖片、視頻剪輯等內容,為偶像再聚集起一波粉絲。

追星三年,她的技能足以撐起一家廣告公司

而在“用戶運營”方面,則分為圈新粉和活躍老粉兩大工作內容。

為了圈新粉,肖戰全球后援會不止把視線放在國內,還在國外社交平臺中用英、日、韓三語翻譯助力偶像的海外事業。為了活躍老粉,不少後援會的微博與貼吧也會分別設置每日打卡、簽到,鼓勵粉絲們增加活躍度。

而後援會最需要招兵買馬的,無疑是“活動運營”。一般來說,大型線下活動如接機、粉絲見面會,活動組織者需要發佈信息、收集報名資料、規定集合時間、製作統一應援物料、維持現場秩序等等;而線上活動則更考驗組織者想創意、帶節奏的能力。

宣傳:公益+商業,向全世界安利偶像

不在飯圈,你可能也聽過這樣的傳聞:A後援會買下星星作為偶像的生日禮物;B後援會又承包下某市交通系統的移動廣告;C粉絲群體甚至成立專門的鎖場組織,只為推高偶像的票房……

不過,如果只看表面行動認為粉絲是有錢任性的“土財主”,那就太小看他們的心思了。知乎曾有粉絲自曝,後援會所出的每一分錢利於偶像哪個領域的發展,他們心中可都有一把算盤:

我們的每一個決定都是經過深思熟慮、數據統計之後才做的。路人不會因為粉絲投了一塊LED屏就被圈粉,只有業內人士才會去研究。他們決定了偶像的資源和曝光度,我們的目標是投資商和業內人士,所以要做到現象級。

在瘋狂燒錢的模式之外,大多數粉絲後援會還都會打出一項萬能安全牌——公益事業。飯圈深諳這樣的守則:粉絲行為,偶像買單。換言之,粉絲行善,偶像的形象也會跟著受益。因此,不管是女友粉還是親媽粉,在後援會的帶領下不再糾結輩分,此刻都是公益同行的好姐妹。3月22日,打開微博, #肖戰粉絲公益倡導# #肖戰公益一路#有你話題也被粉絲們刷爆,成了飯圈粉絲髮博宣傳的重點。


追星三年,她的技能足以撐起一家廣告公司

熱情還能燃燒多久

粉絲群體組織起活動來固然有模有樣,但除了偶像作為精神支撐外,這其中還有其他的內驅力嗎?

對於後援會和站子來說,經歷過倒貼錢的曲折彎路以後,開始有底氣能夠考慮盈利問題了。如果是海外明星,後援會和站子有一項重要的工作便是統一代購專輯、周邊等產品,在過程中有可能會收取一些代購費。簡單來說,偶像越紅,粉絲組織的盈利空間也就越大。當然,為了給偶像衝刺專輯銷量,他們也會盡量在採購中壓低價格保證粉絲福利。

除了充當代購角色之外,不少粉絲後援會還充分利用自身資源,推出相關的周邊產品。比如前線“大炮女神”們拍攝並精修過的獨家照片,除了直接賣出,有些後援會還會將其集合成冊,製作成專門的PB(即Photo Book的縮寫)。美術組的成員也會在這個環節發光發熱,由美術作品衍生的玩偶、服飾、手機殼、鑰匙扣等周邊產品搖身一變,從流水線批發物變為與偶像與後援會符號捆綁的限定品,受到粉絲們的追捧。

追星三年,她的技能足以撐起一家廣告公司

但如果處理不當的話,粉絲自行販賣非官方周邊的行為可能會涉及到侵權的問題,還會受到經紀公司的抗議——畢竟大多經紀公司自己也會推出周邊,一條街上兩家煎餅攤子還是有點尷尬的。

而一旦陷入金錢的漩渦,粉絲內部的運營危機也時有發生,畢竟一些後援會和站子的創收能力並不低,名目也不少。如某些粉絲站內部人員私吞公款、攜款逃跑的情況也不少見。對於分散在各地的粉絲們來說,維權的之路也是非常艱難。

說“追星”也好,“造星”也罷,在這個時代,它們已經是同一件事——無論在外人看來粉絲狂熱與否,毋庸置疑的是,為了捍衛愛豆的榮光,粉絲們已經成為了偶像事業版圖中不可缺少的助推力。下一步,粉絲的形態又會如何進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