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退出兩大業務!魯能、許繼、南瑞諸多公司受牽連!

國家電網並不是只為人們提供電力相關服務的公司,其業務板塊除了電網業務之外還包括一帶一路、產業和金融。產業板塊中包含製造業和房地產業務。不過電網卻將要把這兩個業務板塊進行剝離,目的是為了專注於主營的電力服務業務,打造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

3月22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官網公佈了《中共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黨組關於十九屆中央第三輪巡視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通報顯示:國家電網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堅守電網主責主業,下決心退出傳統制造業和房地產業務,堅決按期完成深化集體企業改革任務。

魯能怎麼辦?

作為國家電網負責房地產業務的全資子公司,魯能集團的表現十分出色。魯能集團是我國最早從事房地產業務的頭部企業之一,其在房地產業務經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之後曾經有一段時間,房地產業務非常火爆,幾乎每一個央企集團都有相關的房地產業務的子公司,國家為了調控房地產市場,在2010年,國務院國資委頒佈“退出令”,要求央企全面退出房地產業務,僅保留16家央企的房地產主業資質。國家電網旗下的魯能集團的房地產資質在這個央企全面退出房地產業的時候依然被保留下來,充分說明了國務院國資委對國家電網發展房地產業務給予認可。

國網退出兩大業務!魯能、許繼、南瑞諸多公司受牽連!

​魯能集團也不負眾望,在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態勢非常強勁。2017年,藉助良好的市場勢頭,魯能的地產業務銷售規模超過800億。在易居克而瑞發佈的2017年房地產企業銷售排行榜上,魯能排名第21名。按照天風證券在2017年的預判,魯能旗下未注入上市公司部分的房地產業務體量超2000萬方,貨值超4000億。在業內看來,魯能土儲規模龐大,資源雄厚,雖不屬於房企業的頭把交椅,但一直是具備潛在實力的“巨無霸”公司。

在商業地產方面,魯能在建項目分佈於北京、上海、杭州、武漢、重慶、成都幾個國內一線和二線城市,在文旅地產方面,魯能在泰山、千島湖、九寨溝等熱門景點都有項目佈局。

魯能集團控股的廣宇發展是一家房地產上市公司,從其近年來的財務發展狀況也可以窺探出魯能集團在房地產方面發展的情況。從2015年至2018年,廣宇發展無論是營收還是歸屬淨利潤都在逐年攀升。2015年至2018年,廣宇發展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4.4億、91.8億、216億、271億。該公司的淨利潤也從1.42億、5.78億攀升到21億、25億。儘管2019年受到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廣宇發展的營收出現下滑,只有229.87億,但歸屬淨利潤卻依然保持25.57%的增長速度,達到31.42億元。

國網退出兩大業務!魯能、許繼、南瑞諸多公司受牽連!

​由此可見,魯能集團雖然不屬於房地產中的龍頭老大,但其盈利能力依然非常強,而其中大部分盈利來自房地產。不過國家電網要剝離房地產業務,也就意味著要麼魯能放棄全部房地產業務轉型到新能源、體育等領域,要麼魯能就需要換一個主人,或許可以在國務院國資委的主持下,將魯能全部劃轉到諸如招商局集團、華潤集團這種以地產項目為主營業務的央企集團。

製造業剝離涉及五大公司

除了剝離房地產業務,傳統制造業也在此次剝離的範圍。國際能源網記者查詢發現,國家電網在製造業相關的板塊有五家公司,分別是南瑞集團、許繼集團、平高集團、山東電工電氣和國網通信產業集團。

五家大型集團都與製造業相關,也就意味著剝離這項業務的複雜性更大。以南瑞集團為例,主營業務涉及特高壓、智能電網、工業節能、智慧城市等多個方面,以國網目前發展目標看,國網的主要業務與南瑞集團的關係極為密切,雖然南瑞的產品也涉及製造業,但南瑞的大部分業務是國網未來發展的技術資源庫,國網應該不會甩開南瑞,更有可能的是,南瑞整合旗下業務,把技術含量不高的普通製造業務剝離出去。

國網退出兩大業務!魯能、許繼、南瑞諸多公司受牽連!

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開關

許繼集團同樣如此,主要的業務也是與南瑞集團類似,特高壓業務、智能輸配電、智能用電等裝備製造業務都與國網的發展息息相關,關於電網主營的特高壓、智能輸配電設備等生產製造應該會被保留下來。

平高集團是我國高壓、超高壓及特高壓開關重大裝備研發製造基地,是首家通過中科院、科技部“雙高”認證的高壓開關行業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產品廣泛應用於我國重點電力工程,平高集團曾先後為我國第一條550KV高壓交流輸電工程,第一條750kV超高壓交流輸電工程,第一個電壓等級最高的智能化示範工程變電站----750kV延安變以及“西電東送”等國家重點工程項目提供了輸配電設備。對於國家電網公司來說,平高集團對於我國特高壓線路建設方面功不可沒,剝離傳統制造業,意味著一些普通的電氣設備生產可能將被終止,平高集團的智能電網相關的製造應該會被保留下來。

國網退出兩大業務!魯能、許繼、南瑞諸多公司受牽連!

1000千伏特高壓單體變壓器

其餘兩家電氣設備製造相關的公司同樣面臨業務整合的情況,將一部分普通電氣設備製造業務剝離出去,應該是大概率事件,但其中涉及的利益紛爭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解決。

剝離傳統制造業的難度會比剝離房地產業務更難,多個子公司的利益糾葛在一起,想要取捨也需要花費一番工夫,這些公司高端製造的產品對於國網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必需品,尤其是國網推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電網的新目標後,需要強大的後續支援,無論在技術上還是產品上,國網集團與這些子公司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舍掉哪些業務或許將成為擺在管理層身上的一道難題。

做專主營業務是重點

國網此次宣佈剝離房地產和傳統制造業的業務時間點在中紀委巡視之後,可能是中紀委在巡視過程中發現了上述業務板塊存在一些問題會影響公司主營業務的發展。之所以沒有將與主營業務不太相關的金融業務一起剝離,是因為國網在特高壓和抽水蓄能電站以及其他一些電力建設項目方面需要投入較大的資金,電網的金融服務可以直接或者間接吸引一部分社會資本進入,對於解決國網在電力項目建設的資金難題來說大有裨益。

剝離房地產和傳統制造業板塊的業務,從盈利角度講,會導致國網受到一定損失,但從長遠角度看,國家電網可以騰出更多的資金和精力去發展主營業務。

國網退出兩大業務!魯能、許繼、南瑞諸多公司受牽連!

​3月16日國網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確定引領公司長遠發展的戰略目標。毛偉明在會上提出:“建成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是國網的戰略目標”。2020年至2025年,國網要基本建成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公司部分領域、關鍵環節和主要指標達到國際領先,中國特色優勢鮮明,電網智能化數字化水平顯著提升,能源互聯網功能形態作用彰顯。2026年至2035年,國網將全面建成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

根據該目標,我們可以推測,國網在特高壓、智能電網、清潔能源和配電網方面將持續發力,國家電網將利用互聯網思維與技術改造能源行業,實現橫向多源互補,縱向“源-網-荷-儲”協調發展。

在電源端,國網可調配的電源範圍將更廣泛,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將大量接入電網,電網通過智能化技術靈活對其進行調度,根據不同地區不同時間的用電情況實際調配電力資源,滿足各地用電負荷要求,儲能系統也作為電網調峰的重要環節,國網將電力服務做到精細化的程度,可以使得傳統電力系統的垂直剛性結構被扁平化互聯的新型能源供需結構所取代,從而改變現有的能源體系格局,推動能源革命。

剝離任何一個賺錢的業務對於企業來說都會心痛,不過隨著國家對房地產業務的宏觀調控,房地產業務可能不會像之前那樣賺錢,尤其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旅遊業基本停滯,旅遊相關的地產業務也成為虧損的重點。此時剝離房地產業務,對於電網的影響有限。剝離傳統制造業,實際上是國網有意淘汰掉一部分技術含量較低、盈利較差的電氣設備生產和製造,全力為智能化電氣產品升級換電提供空間。相信國網通過合理的佈局和重新規劃,實現建成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的目標也可以如期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