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專家講顛覆式創新者五大關鍵技能


3月21日中午一點半,在中國學習技術大會上(線上),一位外國專家柯蒂斯.李福蘭特做主題演講:創新者DNA揭秘,顛覆式創新者掌握的五大關鍵技能。這五項技能即:聯繫的技能、提問的技能、觀察的技能、交際的技能、實驗的技能。整個演講語速很快,信息量很大,但主線是清晰的。現將聽講要點及點滴思考簡記如下。

1.關於三種創新。第一種是持續性創新(漸進式創新)。是保持核心業務健康度和競爭力的核心倚仗。所有組織和團隊中所開展的創新,70%屬於此種。第二種是效率創新(流程創新)。比如亞馬遜線上賣書。第三種是顛覆式創新(根本性創新)。由《創新者的窘境》一書作者克萊頓.克里斯滕森最早提出並定義。是指一種源於低端、能夠實現現有技術、流程、商業模式或其他產品服務,更加便利、簡潔、易於獲取或易於負擔的創新形式。換言之,顛覆式創新實現了某些產品和服務的大眾化,讓範圍更廣的人群能夠進行消費。

2.關於創造力和創新的關係。二者是不同的概念。同時二者之間相互聯繫,共同發力,創造出有價值的新事物。老師拿達芬奇和愛迪生做對比,對這一問題做了闡述。達芬奇很有創意,創造了許多令人驚豔的作品,但是當時的人們很難理解他的想法,也就僅止於作品而已。而愛迪生則不同,他有很多的發明,把想法落地了,為同時代的人創造了價值。我們具備潛力成為更有創意、更有效的問題解決者。一方面,大部分人都有很多實質性問題需要解決,比如財務方面,比如毛利率方面,比如人才爭奪,如何為企業各種職位尋找更加合適的人才。組織內部種種不同職能都面臨著各自的問題和挑戰。另一方面,基本上所有的創新項目,無論大小,都需要應對和診斷某種程度上的不確定性、未知性和假設。我們越是能管理好這些模糊的、不確定的因素,我們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總之,我們需要弄清楚如何才能儘可能有效地去落地執行,為組織創造價值,僅僅拋出一個異想天開的新概念,是遠遠不夠的,要讓概念落地,為市場機會和產品進行商業化設計,從三個方面的創新(產品、服務、流程)來為企業、客戶創造出新的價值,產出創新結果。此外,不僅僅侷限於這三個方面,可以看到大環境和組織整體,看到企業的價值鏈條、運作方式、市場營銷、客戶體驗、收益來源等。老師強調:時刻將這個更寬泛的定義記住,不斷地在腦海中打磨,可以幫助我們看得更遠。

3.關於聯繫的技能的概念。研究表明,每個人都有創新的能力,只是我們未能成功地將創新的能力發揮出來。如何去發掘自身的創新能力,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在老師看來,聯繫,是我們能夠改善的、最能夠幫助我們產出高質量創意的關鍵技能。喬布斯說,“有創造力的人能夠將無關聯的各種想法和他們的經歷聯繫起來,重新配置,創造出全新的概念”。愛因斯坦稱之為“想法的組合遊戲”,也是類似觀點。概言之,就是要將人生中不同的經歷、互動、信息輸入等認知都串聯起來,將之作為激發新創意的文件夾。

4.關於聯繫技能的改善。改善聯繫的能力,有兩種方法:一是強迫聯繫。要把大量的信息、多樣化的內容和概念,都導入到問題解決的程序中來,進行頭腦風暴,然後通過這些多樣的概念來延伸思考,聯繫起來。這會非常有效。二是培養聯繫性思維。通過創新者DNA模型來實現(該公司有開發)。聯繫的技能是一種認知技能,也是人擁有的最重要的發現技能。這一技能能幫助我們產出高質量的新創意、突破性的新概念。我理解,這就是“雜交”的力量,或者說是交叉學科、跨領域、跨業態的一種開放式、包容性的智慧力量。聯繫技能是發現的技能之一,而鍛鍊聯繫技能最好的方法,就是持續開發其他四項發現的技能:提問、觀察、交際、實驗。這也恰恰是一個聯繫的、雜交的邏輯。

5.關於提問的技能。每一位創新者至少會有三項發現的技能非常擅長並熟練運用。其中有兩項是幾乎所有人都具備的,聯繫+提問,這樣就構成一個非常強大的組合。至於第三項則難以確定,每個人都不一樣(觀察、交際、實驗)。德魯克說,最重要和最艱鉅的任務,往往不是找出正確的答案,而是確定、探索和理解正確的問題。愛因斯坦說,如果我碰到一個難題要在100天內解決它,那麼我會用其中90天的時間來理解根本問題,在剩下的10天再去找解決問題的答案。因為,只要把正確問題想清楚了,問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我們常說,問題就是答案。我們常常被提醒,調查研究是十月懷胎,解決問題是一朝分娩。大概也都是同樣的道理。都是在強調把問題本身搞清楚的極端重要性。提問作為一項發現的技能,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通過提問來挑戰現狀。通過提問,來判斷我們企業的業務範疇、行業整體狀況、團隊的情況和個人當前的情況。第二,技巧性的運用問題來分析複雜的情況,找出當前面臨的問題和難題的根本原因。可通過提問技能來消除限制條件和施加限制條件(工具)。施加限制條件的提問舉例:如果法律禁止我們銷售這個產品給現有客戶群,怎麼辦?如果新頒佈的法律規章或者新的國際政策,突然剝奪了我們的關鍵客戶群,怎麼辦?我們該如何處理現有的人員、資源、知識產權等,以彌補未來可能的收益損失,如何處理損失的客戶群?消除限制條件的提問舉例:如果錢不是問題的話,那麼我們能怎麼做?如果沒有成本限制,那麼我們能創造出什麼樣的產品和客戶體驗?綜上,這就是提問,這一強大的技能能夠幫助我們跳出現狀的邊界,同時幫助我們對複雜的事物進行抽絲剝繭,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

6.關於觀察的技能。一位企業家說,人類學家的角色和視野已經成為我們企業創新最大的源頭。這其中的含義是,不管公司裡的人來自商業、金融業或投資行業,他們在公司都要成為觀察員、成為人類學家。人類學是一門社會科學,研究的是人、人的文化及人的行為。這既是一種途徑、一種方法,也是一種思維方式,而且也是觀察的本質。那麼我們要觀察什麼呢?第一,尋找日常生活和周圍環境中的某種洞見,以及作為個人、作為消費者和客戶角色的相關行為。第二,主動進入到不同的環境,地點行業、企業中,觀察那些獨特的背景下有哪些洞見和輸入信息。庫克說(觀察是他最重要的認知技能),我知道的教授創新的方法只有一種,那就是讓我的員工走出去,到客戶的家中和辦公室裡,坐在一邊,觀察客戶的行為並提問,從最直觀的視角去理解客戶、理解客戶的操作習慣和交互行為。他說,靈感和洞見就在我們的假說、設想以及現實和事實之間的三角地帶。即:我們認為正在發生什麼和正在發生之間的差別、三角洲,才是靈感與洞見的所在之處。這是對我們做觀察很有啟示意義的一個點。

7.關於交際的技能。此處重點是指創意交際。在商業中的交際,一般是成交驅動交際。與你交際的常常是跟你差不多的人,你交際的目的是為了獲得資源,或者徵求一些職業生涯發展建議和提升機會。這不叫創意交際。創意交際不是求相似,而是求互補。大致可以這樣理解,商業交際是愛情,要有共同語言,花前月下純瀟灑,不食人間煙火,創業交際是婚姻,要各取所需,柴米油鹽醬醋茶,要搭夥過日子。在創意交際中,我們嘗試去達成的是一種發現驅動交際模式。應當去嘗試尋找和有目的性地建立這樣一個群體,可以有不同的背景,來自各行各業,與我們儘可能的不同,但是能夠互相溝通參謀。這能夠為你提供非常豐富的反饋、洞見和不同的概念。總之,一句話,創意交際是發現技能中交際技能的本質,不可弄岔了。

8.關於實驗的技能。愛迪生說,我沒有失敗,我只是發現了一萬種不管用的方法而已。而通過理解這些,我最終成功令一隻燈泡亮了起來,找到了行得通的方法。這就是失敗的價值。喬布斯說,我跟著我的直覺和好奇心走,遇到了很多東西,此後被證明是無價之寶。喬布斯的故事,是一個拿自己的人生做實驗的精彩故事,他對待生活的方式,就是甘願冒著風險去實現飛躍,掌握新技能,迫使自己去掌握新的行為方式。比如他去學習美術字,後來創造了電腦上的印刷排版和恰當的間距字體等。實驗至少包括三個方面:第一,通過實驗儘可能地測試和學習,打磨我們已有的創意。愛迪生的故事屬此類。失敗的越早,成功也就越快。第二,通過對我們的生活進行實驗,來尋求更多新的體驗,掌握更多新技能。喬布斯的故事屬此類。第三,將周圍的世界模塊化。我們將流程、產品、服務都拆散,然後單獨查看各個組成部分,將它們重新拼裝回去並且稍微更改配置。又或者,找一種新方法,來替換掉其中的某一步。這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在真正理解流程、步驟及組成部分的情況下,通過這種方法,可進行有效內部創新。總結一下,要通過實驗對初始創意測試和原型打磨,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實驗、多體驗新事物,還要進行流程、產品、服務的拆解,再以創新性的方式來進行重新配置、重新拼裝,以上這些綜合起來,才是真正的實驗概念。

9.關於勇氣。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創新都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在組織、團隊、流程和自我不安中,我們必將經歷無數的障礙、瓶頸、困難。這些都有可能阻礙我們實現創新的概念和想法,還可能埋沒了我們的組織、上級、管理者、投資人要求的結果和我們客戶渴望的一些新發明。我們相信,人們需要找到創新的勇氣,才能真正地做出改變,去挖掘出自己創新的潛能並進行應用。亞馬遜的貝佐斯是創新大師,他有一個“後悔程度最小化方法”,可以作為借鑑。他想創業在網上賣書,老闆讓他仔細考量一下,他思考的邏輯是:當80歲時回顧人生,如果這件事沒幹,會很後悔,如果幹了沒成功,不會後悔,而且不成功的代價也是可承受的。於是就很快做出了決定。這個故事啟示我們,創新勇氣來自內心深處對創新的強烈渴望,好比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又恰如真愛,那真愛的力量自然是無敵的。

(2020.3.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