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狗人士”為何會淪為貶義詞?流浪狗何去何從?


“愛狗人士”為何會淪為貶義詞?流浪狗何去何從?

無從查證究竟是何時“愛狗人士”這個詞彙成為了貶義詞。

對於養狗愛狗人,這個詞是身份的象徵。對於不養狗不喜歡狗的人而言,“愛狗人士”這個詞就是赤裸裸的嘲諷。

在爭論“愛狗人士”這個詞究竟是好是壞之前,先來分析一下問題的源頭“流浪狗從何而來?”。

那麼流浪狗究竟從何而來呢?不外乎兩個答案,其一是養狗人遺棄,另一個是寵物狗走失。

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是養狗人遺棄的主觀原因,那麼就等於“流浪狗是愛狗人士造成的”,因為不喜歡狗的人也不會去養狗,也就不存在“非愛狗人士主觀遺棄”這種說法,所以遺棄寵物狗這種事只有“養狗人”和“愛狗人士”才會做得出來。如果是寵物狗走失後流落街頭,進而無限繁衍,那麼也和“愛狗人士”離不開關係。

倘若養狗人能文明養狗,遛狗時栓繩,不散養,那麼也就不會有寵物狗自行走失或者被偷竊這種事情發生了。當然這個時候愛狗人士又會說“很多去鄉下偷狗的好不好”這種話。

那麼問題又來了,但凡你家的狗能栓在院子裡,不散養,也勢必會減少被偷的幾率,你家的狗被偷,還不是因為散養沒拴住嘛。


“愛狗人士”為何會淪為貶義詞?流浪狗何去何從?

往往在與“愛狗人士”辯論時,他們都會以“狗是人類的伴侶,是工作犬,你見過有救援雞,救援豬?”這種聲調來回嗆,但很顯然這種聲調是站不住腳的。

在參與爭論的人裡,沒有人反駁“狗”在某些工作場合裡做出的貢獻和物種天賦,但並不代表它們有這些能力就一定要被所有人喜歡。

於是乎在這個階段,“愛狗人士”就會站出來說一句“可以不愛,請別傷害”。這裡的傷害當然指的是吃狗肉,可對於不養狗的人而言,食用狗肉並不是難以接受的事,甚至養狗人群裡也有很多人食用狗肉。


“愛狗人士”為何會淪為貶義詞?流浪狗何去何從?

對於“狗”的話題,近幾年網上爭論很多,無非是“吃還是不吃”,那麼您覺的吃狗肉是不是一件錯事呢?您覺的“愛狗人士”這個稱呼究竟是不是貶義詞呢?歡迎評論區發表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