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李雪的《當我遇見一個人》,我開始接納自己

看完了最近的熱播劇《安家》,我陷入了沉思,雖然這部劇被人民日報點名為“懸浮劇”,劇情中的人情冷暖還是觸動著戲外人的心。孫儷飾演的房似錦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一出場是冷冰冰的刻板形象,撬同事的單,以及擅自決定賣房給闞先生的情人知否,她對賺錢有著魔似的熱情。起初,她的同事以及劇外的我們都想不通,這麼一個優秀的拼命三娘,賺的不少但絲毫看不出她臉上的笑容,隨著劇情的不斷髮展,潘貴雨出場後,房似錦身上的謎團才逐漸的解開,徐姑姑以及同事們都瞭解到了她的家庭之後,慢慢的開始心疼這個如此拼命的房店長。


讀完李雪的《當我遇見一個人》,我開始接納自己


01

原來房似錦的本名叫房四井,她有三個姐姐,一個弟弟,媽媽剛生下她,就想把她丟進井裡,被爺爺攔下了,她因此有了個名字四井。從小她就是家裡所有人的出氣筒,媽媽不高興可以打她一頓,姐姐們不高興了,也會拿她出氣,小小的她一進屋就能嗅出誰生氣了,撒腿就跑,一跑就能跑十幾裡開外,後來參加健康跑得第一名也就不意外,別人跑健康,她跑的是命。

從小成績優異的她,想讀書,媽媽和姐姐們逼她去打工,只有寵她的爺爺拿出錢支持她,她斷斷續續的打工讀書打工讀書,好不容易讀完大學,出來工作。

工作後的她,並沒有擺脫媽媽的魔掌,在媽媽的眼裡,她掙到的每一分錢都應該是屬於她,逼著她上交,逼自己的女兒拿出100萬,當女兒只能拿到20萬時,這位奇葩媽媽竟然讓女兒寫欠條,說年底拿清,不然就賴著不走,天天來她們店門口來攪局。


讀完李雪的《當我遇見一個人》,我開始接納自己


當了解到這個冷酷女人背後心酸的故事,同為店長的徐文昌,也改變了對她的看法,她看中的絲巾他找藉口幫她買下,做飯也會多做一份,想給這個受過傷的女孩子多帶去一份溫暖。當兩個人在一起談起彼此的感情的時候,房似錦一臉無奈說:我這樣的人哪裡值得愛,想都不敢想;我這樣的家庭,就是誰來跟我談,到最後都會被嚇跑的。這或許就是她內心最真實的聲音,這個時候她已經比較信任徐姑姑了,所以把心裡話講了出來。


其實作為劇外人的我們看劇中的這個女子,她是善良的,優秀的,努力的,她是絕對值得被愛的,但是在內心缺少愛的她自己的心中,覺得自己的價值就是賺錢,不斷的賺錢才能給到她安全感。最終,很幸運徐姑姑走進了她的心中,用愛和包容以及無條件的支持,融化了她內心的那塊堅冰。


讀完李雪的《當我遇見一個人》,我開始接納自己


02


看劇的過程中,想起了最近剛讀完的一本書,李雪的《當我遇見一個人》,與這本書結緣是在一個學習群中,一位朋友分享了自己這幾年內心成長的歷程,通過閱讀了一系列的心理學書籍,並通過實踐,自我覺察,最終成功蛻變,對她的蛻變產生好奇,加了好友之後,她推薦給我了這本書,也是我接觸心理學類書籍閱讀到的第一本書,這本書讀完,內心已經悄然在發生著變化。

我們每個人都是家庭的產物,父母的言語,行為對我們的性格或者心態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這些可能是我們以前不曾察覺到的。記得在我還在學生時代,母親的觀念就是,你要好好讀書,她希望任何時候在看見你的時候你都在看書,這也在我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只有是在讀書的這個動作,母親就會是開心的,小孩子有本能討好母親的心理,其實我是很想去看劇或者去盡情的玩幾個小時,可是內心總是覺得自己的動作應該是讀書的樣子,真正有沒有讀進去,不得而知,反正在母親看到的時候,我的眼睛是注視著書的,她看到果然很開心,說我這麼用功,要給我做好吃的。


讀完李雪的《當我遇見一個人》,我開始接納自己


這麼多年,這個根深蒂固的潛意識依然可怕的在我的頭腦中,沒有盡情的聽從內心的聲音,不敢盡情的去追一次劇,因為每次母親看到我在追劇,雖然我剛看不久,她就開始唸叨一聲,你又在追劇了,你看,你什麼什麼沒有做的很好就是因為你經常追劇,這個時候,我的內心咯噔一下,本來沉浸在劇情中的美好心情,變成了一種愧疚。這個時候,別的事情也做不進去,追劇的興致也沒了。母親總是這樣唸叨,以致於後來自己只要追劇看多幾集,內心不由自主就出來那種愧疚感,感覺自己在做浪費時間的事情。

讀完了李雪的《當我遇見一個人》,我看見了我內心的小孩,我開始能覺察到自己某些行為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是我內心小孩長久被忽視,現在我剛看見她,現在雖然自己很多情緒上的問題還不能很快的修復好,但是當我有了覺察的意識之後,我會在情緒產生時,跟內心的小孩對話,去對內心的小孩說: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我愛你。當內心的小孩被撫慰之後,我的情緒隨之變好。


讀完李雪的《當我遇見一個人》,我開始接納自己


03


每個人的現在,都是過去的影子,而幼年時期更是最重要。沒有誰能有一個完全光明的幼年,愛與恐懼,是所有個體必經的過程。

完全的愛與完全的恐懼,必然造就的是完全的成長體,要麼極致創造要麼極端毀壞,世間少有。

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有些負面的可知或不可知的過去,時刻影響著我們的現在,讓我們現在的抉擇,無法擺脫幼年的束縛甚至是牢籠。


讀完李雪的《當我遇見一個人》,我開始接納自己


就像所說的出身不能改變,農民永遠不能脫離小農意識,市民無法擺脫小市民習氣一樣。但是,有時候,負面的過去並不一定產生完全負面的結果,每個人都需要正面和負面的情緒。過多的負能量帶來傷害和損毀,但適當的負能量,能夠帶來一定的動力,我們正是在滿足負能量的過程中征服我們自己的世界。

就像太極圖,陰陽平衡就能圓轉如意。我們無法擺脫過去,只會成長。接納過去,擁抱自己,只要不傷害過去,就不傷害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