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被你們“玩壞”的質量工具,心真的就不會痛嗎?

記得初中歷史課本上提到過,“能夠製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別

”。

這些被你們“玩壞”的質量工具,心真的就不會痛嗎?

猴哥:誰說我不會使用工具?!

確實,人類是非常善於使用工具的,比如,各類“質量工具”


很多質量工具融合了統計學運籌學系統工程價值工程等管理科學,在工廠企業現場質量管理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比如:


老七大質量工具:調查表、分層法、直方圖、散佈圖、排列圖、因果圖、控制圖。


新七大質量工具:系統圖、關聯圖、親和圖、矩陣圖、矩陣數據解析法、PDPC法、網絡圖。


質量管理五大工具:統計過程控制(SPC)、測量系統分析(MSA)、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產品質量先期策劃(APQP)、生產件批准程序(PPAP)。


這些被你們“玩壞”的質量工具,心真的就不會痛嗎?

這些質量工具幾乎都源自國外,在引入國內到便大肆得以運用。

很多質量工程師,好像不會用幾個質量工具都不好意思出門,感覺就低人一等似的。

這些被你們“玩壞”的質量工具,心真的就不會痛嗎?

在這個背景下,很多質量工具就被玩壞了!不信我們來看看。


01 8D

對於8D報告相信各位並不陌生,很多朋友快下班的時候會接到主機廠的抱怨電話:

“怎麼這個缺陷又出現了,害得我被老闆罵,明天上班之前給我一份8D報告”。

於是你加班加點的,熬了一晚上,熬出來一份報告,給主機廠發過去,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這些被你們“玩壞”的質量工具,心真的就不會痛嗎?

8D報告是這麼寫的嗎?我們來看看。


8D報告的歷史

二戰期間,美國政府使用了一種叫“軍事標準1520”的流程,又稱為“不合格品的修正行動及部署系統”

這些被你們“玩壞”的質量工具,心真的就不會痛嗎?

美國人二戰期間可真是閒不住呀~

1987年,福特公司看到這個流程覺得不錯,就書面記錄下來,並在一份課程手冊中這一方法被命名為“團隊導向的問題解決法”,這就是8D。


當時的福特,動力系統部門正被一些經年累月、反覆出現的生產問題搞得焦頭爛額,因此其管理層請福特集團提供指導課程,運用8D幫助解決難題。

這些被你們“玩壞”的質量工具,心真的就不會痛嗎?

其中的關鍵詞有:

1. 團隊導向

2. 大問題(經年累月、反覆出現的難題)


8D報告的內容

雖然叫8D,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卻有9個步驟,它們分別是:

D0:徵兆緊急反應措施(問題出現,做好準備)

D1:團隊成立

D2:問題說明

D3:實施並驗證臨時措施

D4:確定並驗證根本原因

D5:選擇和驗證永久糾正措施

D6:實施永久糾正措施

D7:預防再發生

D8:表彰小組和個人的貢獻

這些被你們“玩壞”的質量工具,心真的就不會痛嗎?


上面加粗標出來的三條,大多數情況下在國內是被玩壞的


D0:徵兆緊急反應措施

這個D指的問題出現了,需考慮是否需要應用8D,並非所有的問題都需要用8D來解決。

有些問題採取通常的防範措施就行,而在8D的歷史中我們提到的關鍵詞之一是大問題(經年累月、反覆出現的難題),不是屁大點事都要8D報告


D1:團隊成立

快下班了才接到抱怨電話,還成立個啥團隊呀,現時拉個團伙都拉不到呀。

這些被你們“玩壞”的質量工具,心真的就不會痛嗎?

人呢?怎麼都沒了?幾點啦?大家下班都這麼早?

但是主機廠明天就要8D報告怎麼辦?算了,豁出去了,只能掛羊頭了,於是顫巍巍的在團隊成員一欄裡寫滿BOSS的名字:

副總經理:XXX

質量部長:XXX

生產部長:XXX

技術開發部主任:XXX

物流經理:XXX

其實都是眼中含著淚,一個人熬夜趕出來的。

這些被你們“玩壞”的質量工具,心真的就不會痛嗎?


D8:表彰小組和個人的貢獻

寫完8D報告後,你第二天上班的狀態是下面這樣的。

這些被你們“玩壞”的質量工具,心真的就不會痛嗎?

生怕老闆或者領導看到你,知道你又捅簍子了,哪還指望老闆緊緊地握住你的手,激動地對你說,“小夥子幹得不錯,下個月工資加個2千塊。”


02 FMEA

FMEA想必大家也不陌生,稱作潛在失效模式及後果分析。


是在產品設計階段過程設計階段,對構成產品的子系統、零件,對構成過程的各個工序逐一進行分析,找出所有潛在的失效模式,並分析其可能的後果,從而預先採取必要的措施,以提高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的一種工具。


歷史

與8D類似,FMEA也與美國軍方脫離不了干係。

這些被你們“玩壞”的質量工具,心真的就不會痛嗎?

二戰結束後,美國國防部(DoD)將在戰爭中獲得的寶貴經驗引入到美國軍用標準MIL-Std 1629裡,當時叫FMECA(故障模式、影響及危害性分析)。


對各失效的嚴重度等級作了如下的定義:

等級I:災難性的(Catastrophic)。故障可能導致死亡或武器系統失效。

等級II:重要的(Critical)。故障可能導致嚴重的傷害,主要功能的失效,或導致任務失敗的系統失效。

等級III:臨界的(Marginal)。故障可能導致較小的傷害,次要的功能失效,或導致延誤、有效性損失或任務降級。

等級IV:次要的(Minor)。故障並不會導致傷害、功能失效或系統失效,但可能引起計劃外的保養或維修。

這些被你們“玩壞”的質量工具,心真的就不會痛嗎?

再後來,工業界覺得這玩意不錯,就發展出FMEA,在製造業(尤其是汽車製造業)廣泛應用。


FMEA的內容

FMEA最核心的內容就是將可能出現的失效(風險)以三個維度進行定量(1-10分)評價,它們分別是:

嚴重度(S)

頻度(O)

不易探測度(D)

三個維度的乘積叫RPN(風險順序數)。

雖然新版FMEA已經出來了,最經典的還是AIAG發佈的版本。

這些被你們“玩壞”的質量工具,心真的就不會痛嗎?


被玩壞的地方

早在2008年,AIAG發佈的第四版本就做了以下更改:

建議RPN不要作為評價風險的基本方法使用。包括附加方法在內的改善需要已經作了修改,RPN極限法的使用已經作為慣例闡述是不建議使用的方法。

這些被你們“玩壞”的質量工具,心真的就不會痛嗎?

早期的FMEA手冊都是以風險順序數(RPN)作為企業改進啟動的判定依據的(如>100強制要求制訂改進措施)。


這一方法使得企業在進行持續改進時相對地機械教條,不能兼顧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與行業特點,同時也不能兼顧顧客的感受。


第四版的FMEA則提出了靈活的原則,方便各企業的用,如可以選擇SO(嚴重度與頻度的乘積),SOD(嚴重度,頻度,探測度依序排列),SD(嚴重度,探測度依序排列)的多種啟動改進的方式。

這些被你們“玩壞”的質量工具,心真的就不會痛嗎?

FMEA矩陣法

然而很多朋友還是生活在2008年以前,一到供應商那裡看到FMEA裡面失效是>100的沒制訂改進措施便暴跳如雷,甚至都不看是什麼失效。

這些被你們“玩壞”的質量工具,心真的就不會痛嗎?

暴跳如雷的吼道:你不懂FMEA


你猜猜供應商怎麼辦?

一是偷偷的把RPN中的某個值弄小,一般是頻度(O)或不易探測度(D),使得總的RPN<100;

二是做兩份FMEA,一份應付審核用,一份內部留著用。

這些被你們“玩壞”的質量工具,心真的就不會痛嗎?

不說了,說多了都是淚


限於篇幅所限,還有SPC、MSA被玩壞的情況這裡就不介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