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抗疫黨旗紅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各級黨組織緊急吹響抗擊疫情“衝鋒號”,575個黨支部聞令而動,全面部署,在千里“雪域天路”上築起一座座抗疫堡壘。

“我承諾,我是黨員,我要做在前”“我承諾,24小時待命”“我承諾,防控疫情從我做起”……面對危險任務和重大抉擇,8121名共產黨員紛紛寫下請戰書,在疫情面前凸顯出“鐵脊樑”風采。

我是黨員袁素寧

“我是一名老黨員,一定帶領車班做好乘務工作,保護好自己、保護好職工、保護好旅客。”1月27日,農曆大年初三,西寧客運段東莞四組列車長袁素寧在班前點名會上作出承諾。

“袁車長,2號車廂發現2名重點旅客。”當列車行駛到河南省內鄉車站時,報話機中傳來乘務員急促的呼叫。急速趕到的袁素寧果斷將2號車廂隔離,並調離乘務員,把危險留給自己。

她邊排查疫情,邊安撫其他旅客。為旅客3次測量體溫均正常,隨後將2人分別隔離。在信陽站開車時,其中一名旅客體溫逐漸升高至38℃。她安排檢車長加強車內通風,並向武漢局集團公司客調和疾控中心彙報情況。到達羅山車站時,經醫生檢查該旅客屬於普通感冒。

有著21年黨齡的袁素寧終於鬆了一口氣,這是她退休前的最後一個春運值班。

40天崗位堅守

“我自願加入中國共產黨……”2月11日,公司疾控所的湯易和11名入黨積極分子莊嚴宣誓,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

疫情發生以來的40天裡,每天6時,他就拎著10多公斤的消毒桶,開始對西寧站終到和始發的列車進行地毯式消毒,直到深夜。他每天穿著密實的防護服長達16個小時,每次消毒時汗流浹背,衣服溼了又幹。

1月24日,湯易突然接到母親的電話,說把他從小養大的姥姥去世了。疾控所人手少,列車消毒刻不容緩,他急急忙忙回了一趟家。不到一個小時的送別,又迅速返回到工作崗位。

“爸爸,你還要多久才能回家啊!”7歲的兒子每次視頻時都在不停地問他。是的,在小家與大家的抉擇中,湯易選擇了“逆行”。

站好最後一班崗

“我請求繼續讓我返回那曲站堅守崗位……”1月25日,剛從那曲站調到拉薩車務段安全調度科工作的歐珠多吉,得知疫情形勢嚴重時,主動向段上遞交了請戰書,請求回到條件最艱苦、防疫任務較重的那曲站工作。

“我對那曲站很熟悉,請原諒我沒跟你們商量。”到達那曲站後,歐珠多吉給家人發了一條信息,希望得到家人的諒解和支持。他每天都在忙著疫情防控和客貨運輸工作,一天要接打200多個電話,盯控著車站運輸的關鍵環節。

1月30日,在途經那曲站的一趟列車上發現了與西藏首例確診新冠肺炎患者親密接觸人員,到達那曲站後要進行醫學隔離觀察。歐珠多吉主動請戰,穿上當時那曲站僅有的一套防護服趕到站臺,積極配合那曲市公安和防疫人員有序組織17名旅客出站。

零時視頻報平安

“老公,我要隨時在醫院待命,這段時間回不了家,已把孩子送到三姐家了。”除夕夜,西寧供電段清水河電力車間黨支部書記王文誠接到了妻子的電話。

王文誠揪起了心。妻子馬秀梅是青海省婦女兒童醫院鎮靜門診的一名護士,平日5歲的孩子和年邁的父母都靠妻子照顧。妻子隨時待命奔赴武漢,家裡的老小將無人照料。“國家最需要時,我們必須衝在前面。”他贊同了妻子的選擇,自己也早早趕到車間堅守崗位。

地處海拔4600米可可西里無人區的清水河電力車間,自然環境異常惡劣。王文誠帶領車間6名黨員成立了黨員突擊隊,每天徒步巡查5公里線路,及時處理設備突發故障,常常忙到深夜。

夫妻倆相互牽掛著對方、孩子和父母。為了不打擾彼此的工作,他倆約定每晚零時視頻通話一分鐘,相互報個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