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國行(七十三)丨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


我的中國行(七十三)丨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


我的中國行(七十三)丨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

李莊鎮素有“萬里長江第一古鎮”的美譽,作為中國抗戰大後方的四大文化中心(重慶、成都、昆明、李莊)之一,堅持文化抗戰的四川李莊,被譽為“中國文化的折射點、民族精神的涵養地”。李莊鎮先後評為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四川省百鎮建設試點鎮、全國首批特色小城鎮。

我的中國行(七十三)丨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

​李莊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位於宜賓市郊19公里處的長江南岸李莊壩,古為漁村,漢代曾設驛站,由於瀕臨長江,故為明清水運商貿之地。李莊古鎮文物古蹟眾多,人文景觀薈萃,古建築群規模宏大,佈局嚴謹,比較完整地體現了明、清時期川南民居、廟宇、殿堂等建築的特點。鎮上酒肆茶樓,商店林立,繁華熱鬧。現仍保存明、清古鎮的格局和風貌,石板街道,兩旁多為清代建築,風火山牆高聳,雕花門窗,古色古香。院落間有幽深的小巷。臨江碼頭,有石板階梯層層疊疊而上,通往大街,具有濃厚的川南地方民族特色。古建築群中的木雕石刻做工精細,栩栩如生,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話說“東有江蘇崑山的周莊,西有四川宜賓的李莊” 。周莊的特色是:“江南春雨杏花,水鄉小橋人家”。而李莊 的特色則是:“傳承文化有功績,工藝四絕堪稱奇”。

我的中國行(七十三)丨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


我的中國行(七十三)丨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


我的中國行(七十三)丨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


我的中國行(七十三)丨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


我的中國行(七十三)丨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


我的中國行(七十三)丨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


我的中國行(七十三)丨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


我的中國行(七十三)丨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


我的中國行(七十三)丨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

旋螺殿位於李莊鎮鎮北2.5公里外的石牛山上。該殿建於明萬曆24年(1596年),通高25米,呈八角形,進深、面闊均為8米。外為三重簷,內實二層,青色筒瓦,塑八條垂脊,垂脊上各置垂獸和走獸。屋面坡度平緩,寶頂及八個翼角的起翹均不甚高,比例勻稱,線條柔和,風格獨特,造型奇麗。內部結構設計匠心獨運,巧妙地運用力學原理進行支撐。其主要特點:樑架採用抬梁支住法,較之一般同類型古建築用層層爬梁重疊而上者,顯得異常洗煉,斗拱結構,三簷即有三種樣式,而同一簷中,格式又略有區別,與宋、清兩代官式結構迥異;頂部藻井,八面均用斗拱疊架成網目狀花紋,並向右轉至頂,形如旋螺,高敞奇麗,上下三層找不到一根釘子,卻異常牢固。

我的中國行(七十三)丨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


我的中國行(七十三)丨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


我的中國行(七十三)丨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

魁星閣位於李莊鎮尾長江之濱凸出部位,建於清光緒年間早期,為全木結構通高三層建築。魁星閣位處江邊,上下航行的船隻10裡開外即可看見,因此它具有導航的作用。魁星閣曾被梁思成贊為“是上海到宜賓二千多公里長江江邊建造得最好的亭閣”。

我的中國行(七十三)丨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


我的中國行(七十三)丨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

李莊古建築群規模宏大,佈局嚴謹,體現了明、清時期川南民居、廟宇、殿堂等建築特點。有大量特色的廟宇、殿堂、古戲樓,如明代建築、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旋螺殿,省級文保單位東嶽廟、張家祠以及慧光寺、玉佛寺等古建築(“九宮十八廟”),均具有極高的考古和欣賞價值,其上的木雕石刻藝術更極具代表性。

我的中國行(七十三)丨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


我的中國行(七十三)丨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


我的中國行(七十三)丨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


我的中國行(七十三)丨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


我的中國行(七十三)丨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

祖師殿又名真武宮,清道光十三年(1833)由民間幫會組織天燈會集資興建,佔地4349平米,為前後四合院式建築,後殿獨立於後院中。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因創辦南溪縣李莊鎮中心國民學校而拆去大山門和戲樓,改建成現狀。

我的中國行(七十三)丨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

祖師殿是當年同濟醫學院所在地。進入小巷深處驀然看到一扇高大的門宇,旁邊一棵老榆樹,綠葉婆娑。進去就是四、五座乒乓球桌大小的石臺,坐落在雜草中。當年同濟師生就在此解剖屍體。曾經有位老鄉爬到祖師殿看到下面的屍體,嚇得滾下來。然後便傳開同濟師生吃人的謠言。為了平息謠言,傅斯年決心舉辦一次科普展覽。又由於當時整個中央研究院和中央博物院都遷過來了,所以最後辦了無數的展覽。展覽轟動四方,重慶的大小名流都來參觀。想想看,有一天把臺灣故宮博物院裡的東西都拿出來展覽,會是怎麼樣的盛事吧。

我的中國行(七十三)丨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


我的中國行(七十三)丨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


我的中國行(七十三)丨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


我的中國行(七十三)丨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


我的中國行(七十三)丨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


我的中國行(七十三)丨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

李莊特產,世界聞名:李莊“三白”

李莊白肉,全名為“李莊刀口蒜泥白肉”,是四川宜賓歷史文化名鎮李莊的漢族傳統美食,選用皮薄肉嫩、肥廋比例恰當的“長白山”或“約克”或“巴克夏”豬肉,加以多種醬料製成,有清香爽口,肥而不膩,咀嚼化渣等特點。李莊白肉選料精、火候準、佐料香,特別是刀工片制,堪稱一絕。成菜白肉把瘦均勻,晶瑩剔透,每片長20釐米,寬10釐米,厚1至2毫米,肥而不膩,爽口化渣,無窮回味。

我的中國行(七十三)丨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


我的中國行(七十三)丨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

李莊白酒是以本地盛產的高粱為釀酒主料,經傳統工藝發酵蒸煮後獲得原酒,再經一段時間的存放和勾兌後才作為商品酒出售。這種用糧食釀製的白酒飲後不上頭,有“李莊五糧液”之美稱,不僅本地人愛喝,不少到李莊旅遊觀光的遊客走時都要打幾斤、幾十斤回去泡枸杞。

李莊白糕主料是採用優質糯米經炒熟後,加進一些能幫助消化的中藥材如淮山等,再磨成細粉加入白糖後,用模具壓制成型,若是加入炒熟磨細的芝麻則稱為“麻糕”。無論是白糕麻糕,都具有香甜軟糯、入口化渣的特點,特別適宜老年人和兒童食用。

我的中國行(七十三)丨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


我的中國行(七十三)丨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