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業發掘物業管理新價值

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催生中國“雲時代”加速到來。一個多月來,基於大數據、雲計算、5G、人工智能的數字基礎設施,雲社區、雲處方、雲辦公、雲課堂等應用落地,不僅實現了社會平穩管控,也樹立起了公眾信心。


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重要的防線,通過數字技術提升社區的安全能級至關重要。


國家衛建委在發佈會中提到要做好疫情社區防控。作為城市社區防控的組織者和實施者,物業的服務和管理水平受到了極大考驗,有些物業因為一系列的“硬核”防控措施而受到廣大業主的一致好評。


面對疫情,在防控工作中不少物業公司提出“科技抗疫”,一大批智能化高科技產品和手段被應用,在業主人臉識別、人員進出管控、公共區域消毒、生活物資採購、通行車牌識別等方面大展身手,成為物業工作的加分項。


除了這些經典的功能之外,智慧物業也別出心裁,推出了許多新的防疫方法。例如:無人機消毒、感應紫外線消毒燈、無人配送裝置、無人機快遞配送、熱成像攝像頭監控體溫等。可以說,在這次的疫情防控中,智慧物業極大地發揮了自身的科技優勢,做到了大量的無接觸管控。


“智慧物業”在此次物業抗疫一線中的“發力”,讓人看到了物管行業在疫情危機中推廣智能運用的新契機。尤其是節前就奮鬥在防疫一線的物業人員,隨著時間推移已經非常疲勞,此時自動化體溫檢測等數字科技化的運用,有效提升了防控疫情的效率,緩解了人力的疲勞。同時,社區通過採用現代科技手段,真正把防疫工作深入到每棟每戶每人,以智慧高效、有效地抗擊疫情,用科技為業主帶來更好、更安心的品質社區生活,而這似乎會是未來每一個社區的新標配。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開始意識到,小區的好壞不僅取決於房屋本身,更取決於小區物業水平的高低。疫情過後,各行各業必將迎來一次洗牌,而在這次“抗疫”工作中表現突出的智慧物業也必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更大的優勢。


可以看到,在今天的物業管理行業,科技投入與財務增長是可以做到良性循環、互相促進、互為因果的,既是事物發展的進步表現,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


物業管理行業需要被改變,而科學技術也需要尋找落地的土壤,科技的人性與物業管理的人性進行充分結合,勢必會碰撞出絢爛的火花。


在智慧城市、智慧社區等浪潮湧起的的當下,一批頭部的物業服務企業正帶著勃勃的雄心出發。可以想象,多年之後,我們生活的社區、城市將實現真正的智能,更多智慧的服務將百花齊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