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會戰,張治中上將神速前往,突接電令:不得進攻!後仰天嘆息

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拉開了日本軍國主義者全面侵略中國的序幕,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國民政府的抗戰態度亦愈發明確和堅定,從蔣介石發表廬山談話後,就陸續向華北地區調兵遣將,但從全局上看,華北地區的抗戰只能算是區域性的,淞滬會戰才是中華民族走向全面抗戰的起點。

淞滬會戰,張治中上將神速前往,突接電令:不得進攻!後仰天嘆息

因而,要談全面抗戰,就必須全面分析淞滬會戰;要分析淞滬會戰,就不得不提及一個關鍵人物,他就是京滬杭警備司令、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張治中。

淞滬會戰,張治中上將神速前往,突接電令:不得進攻!後仰天嘆息

為迎戰日寇,上將張治中早有準備

可以說,張治中是蔣介石嫡系將領中率軍抗擊日寇入侵之第一人。早在1932年的第一次淞滬抗戰,史稱一·二八抗戰,張治中就作為國民革命軍第5軍軍長,率領國民革命軍陸軍第87師、第88師、第36師走向抗日戰場,在第19路軍總指揮蔣光鼐、軍長蔡廷鍇的領導下,與日寇進行過激烈的戰鬥,終因援軍不至致使戰役失利。但第19路軍與第5軍卻打響了旗號。

淞滬會戰,張治中上將神速前往,突接電令:不得進攻!後仰天嘆息

其後,第19路軍對蔣介石南京政府在國難當頭之時不派遣軍隊與日寇進行戰鬥,卻調集重兵圍剿中共紅軍深感不滿,在福建宣佈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與蔣介石公開決裂。第19路軍的反蔣行動失敗後,具有黃埔軍校背景又有對日作戰經驗的張治中,顯然成了蔣介石南京政府籌備抗戰的重要人物。1936年2月,蔣介石任命張治中為京滬警備司令,在京滬地區從事抗戰前期準備工作。

淞滬會戰,張治中上將神速前往,突接電令:不得進攻!後仰天嘆息

隨即,為了隱蔽備戰企圖,張治中利用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教育長的機會,選調一批幹部,設置了一個高級教官室,作為備戰的實際司令部,主要從事構築國防工程、組訓民眾兩項工作。為了便於工作,又把這個高級教官室移往蘇州留園,並更名為"中央軍校野營辦事處"。盧溝橋事變爆發之際,張治中正在青島養病,聽到消息後立即返回南京,準備應付日寇有可能對上海實施的進攻。

淞滬會戰,張治中上將神速前往,突接電令:不得進攻!後仰天嘆息

這時,日寇在上海的行動咄咄逼人。他們在各通衢哨所增加兵力,各屋頂架設高射炮,各要點構築工事,對市中心地區及南翔方向實設炮位,日夜連續舉行演習,疏散各地僑民,擴編義勇隊及在鄉軍人。日寇還將原駐漢口的海軍陸戰隊千餘人撤調至上海。日軍艦10餘艘停泊於瀏河至吳淞間,對入海口實行封鎖。並先後製造多起事件,對上海攻擊的氣氛愈發濃厚。

淞滬會戰,張治中上將神速前往,突接電令:不得進攻!後仰天嘆息

張治中提前建議:主動攻擊敵人

此時的上海,因1932年的上海事變後規定,中國軍隊不能在上海駐紮,只可以有保安隊維持秩序,導致上海的防禦設施空虛,根本無法抵禦日寇的攻勢。所以,張治中命令獨立旅第1團化裝為上海保安隊,入駐虹橋、龍華西機場,加強警戒;第1團化裝為憲兵,駐紮松江;調江蘇保安第2團接替瀏河方面江防警戒,將原保安第4團集結太倉附近,擔任嶽王市、梅李兩區的防務;並於7月31日向南京政府提出瞭如果日方決定派陸軍師團來滬,已開始登陸輸送時、敵派航空母艦來滬時、敵在長江艦隊來滬集合時、敵在滬提出無理要求甚至限期答覆時,採取先發制敵之方式,主動攻擊敵人,以取得軍事上的主動權的建議。

淞滬會戰,張治中上將神速前往,突接電令:不得進攻!後仰天嘆息

事實上,蔣介石非常重視上海方向的備戰及其可能產生的影響。在張治中提出先發制敵的建議之前,蔣介石就已經命令作戰參謀羅澤闓起草了《掃蕩上海日軍據點計劃》。這一計劃的要點是:出敵不意、夜間奇襲,迅速攻佔上海虹口地區等各日寇據點;佔領沿江要點,阻止日寇登陸增援。可以說,張治中的建議與這個計劃基本上是吻合的。為此,南京政府很快就給予覆電。內容是:卅未電悉,應由我先發制敵,但時機應待命令。

應該說,南京政府的覆電基本上同意了張治中的建議。如果爾後張治中以此為據,忽略後面所說的時機應待命令,或者遵循孫子兵法所云: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當進攻準備工作完成之時,立即命令部隊發起進攻,那麼,淞滬會戰的歷史或許將被改寫。可惜的是,張治中過於聽話,或者欠缺敢做敢當的魄力,不敢違背蔣介石的命令,致使攻擊的發起時間一再延誤。

淞滬會戰,張治中上將神速前往,突接電令:不得進攻!後仰天嘆息

當第2師獨立旅旅長鍾松率部按照張治中的指令進入上海市區時,日寇並未察覺,8月9日日寇派遣軍曹大山勇夫於當日下午乘摩托車到虹橋機場實地勘察。大山勇夫看到崗哨依然身穿保安制服,大抵上以為他們還是那批在日本人的挑釁面前絕不敢有任何舉動的保安部隊,遂不把他們放在眼裡,根本不聽崗哨的阻止,開動摩托直衝機場大門。

淞滬會戰,張治中上將神速前往,突接電令:不得進攻!後仰天嘆息

兇橫霸道的日本人這一次失算了,一看到日本軍曹如此氣焰囂張,崗哨立即開槍射擊,一下就把兩個日本軍人當場擊斃。跟以前出現了突發事件一樣,日寇藉機對中國政府施壓,提出了種種無理要求,試圖獲得中國政府更大的讓步。同時日寇第3艦隊駛集黃浦江及長江下游瀏河以下各港口,擺出即將在淞滬登陸發動戰爭的姿態。

這一次,日本人打錯了算盤,蔣介石意識到日寇可能隨時會在上海方向展開進攻,遂按預先擬定的計劃,命令張治中率領所轄各部於8月11日下午進軍上海。

淞滬會戰,張治中上將神速前往,突接電令:不得進攻!後仰天嘆息

張治中率部隊神速趕往,卻兩次得到命令:不得進攻

國民黨軍第87師、第88師、炮兵第8團、炮兵第10團、警察總隊1總隊、獨立第20旅的一個團等部隊接到開進命令後,從當天晚上開始,就分別乘坐火車及其他運輸工具從各自駐防地域蘇州、常熟、無錫一帶向上海市區開進。翌日早晨,各部全部抵達上海,分別進入張治中指定的攻擊位置。當上海居民從夢裡醒來,看到遍地都是抗日將士的時候,驚喜交加,紛紛發問:"從哪裡來的?為什麼這樣神速?"

淞滬會戰,張治中上將神速前往,突接電令:不得進攻!後仰天嘆息

張治中亦隨軍進入上海真如,在檢查了各部的作戰準備情況後,決定攻擊部隊於次日(13日)拂曉以前完成對虹口、楊樹浦日寇據點的攻擊準備,爾後率先向敵人發起進攻。可是,一切準備就緒後,他突然接到了南京軍事委員會的電令:"不得進攻。"

淞滬會戰,張治中上將神速前往,突接電令:不得進攻!後仰天嘆息

部隊已部署到位,箭已上弦,豈能不發?張治中心頭竄起一團怒火,立即致電南京,明確告知:"我軍業已展開,攻擊準備也已完畢。"

試圖說服南京收回成命,得到的回電仍然是冷冰冰的四個字:"不得進攻"。

戰爭固然是比拼綜合實力,但先敵突發,無疑會率先掌握主動權。雙方實力相差不大是這樣,實力相差懸殊更是如此。日寇武器裝備與中國軍隊相比,遠遠超越,佔據絕對優勢;日寇的戰鬥素養也是中國軍隊無法比擬的。不趁著日寇沒有準備之時,突然對敵發動攻擊,取得戰爭的主動權;等待敵人做好了準備,中國軍隊將面臨怎樣的危局。對於這一點,不僅張治中很清楚,南京軍事委員會一樣清楚。但張治中偏偏接到了不得進攻的命令,又缺乏抗命不遵的膽略,只能仰天嘆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