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一覺,什麼都好了!


睡一覺,什麼都好了!

睡覺是最好的奢侈品

1


昨夜,恍恍惚惚,不知幾點,醒了,下意識去摸床頭的手機,“嗷嗚”一聲,手機叫了,當然,它的聲音或許只是普通的提示音,只是被驚到了,誇張了一下。

一看,是一個朋友分享的一個鏈接,半夢半醒中居然打開瀏覽了,大概是講了一個叫做“佟生”的人的感人故事,這年頭,似乎人特別需要被感動、產生共情。我敷衍地回覆朋友:“……”,大概是想表達:這麼晚了您還不睡?朋友居然也秒回了:“……”,看來這人是失眠了。

睡意襲來,我還是強迫自己回憶上一次失眠的情形,似乎相當久遠了,應該是一場重要的考試前夜,也不算徹底失眠,還是睡了一下子,現在想來,當時的自己該是有多麼緊張不安。說來也是奇怪,第二天居然不困,頂著黑眼圈去了考場,神清氣爽地答完考卷。

年紀越來越大,卻越來越嗜睡。天氣好的日子,美美地睡一覺;陰雨的日子,最適合睡覺;搬磚的時候,也是迷迷糊糊的。


2


中學時代,做作業之前總要先看一會兒“課外書”,以至於每晚都做功課到很晚。到了夜晚,萬籟俱寂,除了聽到手執的筆在紙張上摩挲的聲音,別無他聲。那個瞬間,突然就覺得自己很苦,甚至代入了古代讀書人“孤燈青影、霜打寒衣”的畫面,配合上不會解題的懊惱,微蹙眉頭,唉聲嘆氣,愁容滿面。沒辦法,再難也得寫,冥思苦想,明天還要應付檢查呢。

於是開始亂寫,抄後面的習題答案,還不能百分百一樣,那樣老師會發現。困得要死,邊寫邊點頭,想到巴爾扎克一天五十杯咖啡,創作出了《人間喜劇》,給自己也來一杯麥斯威爾,加油!繼續寫,還是撐不住,為自己的墮落感到悲哀。算了,早晨比晚上清醒,定好晨起的鬧鐘,懷著無比愧疚和悔恨的心情,躡手躡腳地爬上床,唉,可惜了剛才的咖啡。

直到上高中才有了第一部手機——諾基亞5300,所以不像現在,睡前還要戀戀不捨地刷刷手機,據說手機藍光影響褪黑素,使人興奮。

傳說中的頭挨枕頭就睡,是真的存在的。只是,睡著了,大腦也沒閒下來,還在做夢,夢見我在狂趕作業,夢見翌日老師檢查,夢見我把作業忘記帶到學校……各種夢見,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真的不假。

鬧鐘響了,無比痛苦地爬起來,機械地穿好衣服。北方的冬天是很冷的,這該是有多熱愛學習,道阻且長,再一次感嘆讀書人命運的坎坷。

再一次精神抖擻(渙散)地坐在書桌前,更加痛苦了,為什麼?發現昨晚繼那杯咖啡之後的作業,竟全是難以辨認的潦草字體,撲朔迷離,直戳眼簾,真·辣眼睛,“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浩大的工程量等著我,要把亂寫的字跡全部用膠帶銷燬,還作業本一片淨土,然後再來一次大返工,嗯,fantastic.

……

到了學校,我告訴同桌:“知道麼?昨晚一夜沒睡,在趕作業”,“呃…編的吧,怎麼可能,人不睡覺會死的”,“真的,你不信算了”,我悻悻地懶得解釋。

睡一覺,什麼都好了!

夢境總與童話產生聯繫

其實,現在回想,那個時候真的不算說謊。

人睡著了是感覺不到的,沒睡著卻耿耿於懷,好多人以為自己一夜失眠,實際上他是睡著過的,他下意識誇大了醒著的那些時辰。

當然,這個情形不是我。我肯定是睡著了,夢見自己做作業,就感覺自己成了仙,不睡覺,學習整晚。

“莊生曉夢迷蝴蝶”,是莊子做夢夢見自己化作一隻蝴蝶,翩翩起舞;還是莊子本身就是一隻蝴蝶,蝴蝶在做夢,夢中變成了莊子;抑或是蝴蝶託夢給莊子,故意讓莊子夢見自己……那時候,學校正在教李商隱的這首《錦瑟》,我總是喜歡糾結這些細枝末節,彼時的我,用現在學生的話來講,該是不折不扣的“學酥”一枚,帶防偽標誌那種。

現在,熬過了“讀書人”的苦日子了,我卻還是會夢見自己奮筆疾書地趕作業,或者在考場,答題答不出來直冒冷汗的可怕場面,看來,學生時代對人一生的烙印是多麼深刻啊。


3


身邊有朋友總是失眠,一到睡覺就很慌亂,腎上腺素分泌加劇,害怕那張床,因為要去戰場了。要戴著隔音耳塞,窗簾要密不透風,一點光也不容許,枕頭要不高不低,床要不軟不硬。真的很硬核了。

失眠者總是求助於安眠藥,據說安眠藥很多並沒有什麼助眠成分,之所以對部分人奏效,大概可以解釋為安慰劑吧,“嗯,我吃藥了,終於能好好睡一覺了”,這麼想著,給自己暗示著,無比虔誠地去赴夢見周公。

古人云:至人無夢,這話最早也是莊子講的:“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後人加的註釋。大概意思是,達到極高道德境界的人,沒有妄想貪念,是不做夢的。大概這樣的人是有的吧。

很多人講自己不做夢,大抵是不記得了。人的睡眠,有不同的階段,淺度、深度睡眠之後,就進入了快速眼動睡眠(REM),也是睡眠的最後一個階段,標誌著一個睡眠週期的完成,人會進入神奇的夢境。要是在這個階段醒了,你就會記得你的夢。這麼看來,做夢其實是好事,至少說明你像嬰兒那樣有了眼球飛快轉動的高級睡眠。

很多時候,白天遇到一些感覺天要塌了的事情,睡一覺就好了,不管是身體還是思想,都得到了癒合。像愛麗絲那樣,逃遁到一個沒人認識你的神奇世界,來一場夢之旅,雖然醒來發現自己還在床上。你會發現你之前只是陷入了一個情緒騙局,這件事對你的心靈打擊,遠沒有實際上的嚴重。

睡一覺醒來,不管昨天經歷了什麼,清晨,這個城市依舊車水馬龍,熱氣騰騰的煎餅果子攤、上學的孩子、趕地鐵的上班族……世界還是那個世界,你還是你,你遭遇的困境也沒變,心境卻豁然開朗。

因為人的心理狀態和生理狀態息息相關,就跟心情不好,多半是因為餓了,吃飽了之後,你會發現看問題視角都變了,寬容、樂觀太多。

弗洛伊德在他那本著名的《夢的解析》中談到,夢是一種潛意識,白天,你的慾望受到壓抑之後,在睡夢中得到了平復和釋放。

大腦就像一個存儲器,白天接收的各種信息,積累的碎片,需要在夜晚,通過睡夢來重新整合,白天糟心的一團亂麻,需要通過睡夢來重新梳理。那些讓你感到緊張的、厭惡的、不安的部分,會與你在睡夢中再次交匯,你會得到情緒的釋放和心理的宣洩,哪怕是噩夢。

都說人類擅長找尋意義,似乎通過睡夢,大腦幫助人們找尋到了白天忙碌生活的意義。

睡一覺,什麼都好了!

《伊甸園的飛龍》

卡爾·薩根(Carl Edward Sagan),一位已離世的著名天文學家,在他的《伊甸園的飛龍》這本書裡形象地描繪了這個過程:白天腦電波劇烈地運動,積蓄的電能到晚上還在,需要睡眠來釋放它,噼裡啪啦,釋放掉,大腦歸於平靜,細胞得到修復,然後重新開始。真的很有意思。

年紀越來越大,遇到一件事情,我越來越多有感到自己曾經在某個地方,經歷過類似場景的體驗,似曾相識(Déjà vu),就是“既視感”,很多人都愛講這個詞。科學解釋是大腦中知覺和記憶系統相互作用造成的。“在哪裡,在哪裡見過你?在夢裡”,我在想,這會不會是夢反作用於現實的殘存碎片,或許真有可能吧。

春分已至,太陽越來越往北走了,白天越來越長,天黑越來越晚,大地打破了最後的寂靜,各種花鳥魚蟲也開始紛紛躁動了……我也越來越嗜睡了,在睡夢中虛度時光,嗯,睡覺是好事,至少不會變傻。

天晴,風暖,花開,樹綠,春天,真的很美,但是,或許真的不適合工作。

睡一覺,什麼都好了!

手動狗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