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陰影下,全世界被關在實驗室門外的生物科學家在做些什麼

疫情陰影下,全世界被關在實驗室門外的生物科學家在做些什麼


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COVID-19疫情已經在中國逐步好轉,然而,仍在世界範圍內肆虐的疫情,不僅造成大量學術會議被取消,世界多地的高校和研究機構最近紛紛不同程度地關閉實驗室,旨在通過“保持社交距離”儘量減慢或阻止病毒傳播。


這一危機無疑對學術界造成巨大挑戰,而其影響或許還剛剛開始……在這篇文章中,學術經緯將和大家分享一些科研工作者在實驗室“關閉”期間應對挑戰的經歷,也歡迎讀者朋友和我們分享你的故事。


“48小時關閉實驗室”


分子遺傳學家Alberto Bardelli教授任職於意大利米蘭的一家癌症研究中心,他的分子腫瘤學課題組有24名成員,包括博士後、博士生、技術員、工程師和本科生。3月9號下午,他收到研究所主任的郵件,“48小時之後要關閉實驗室”。接下來,每天只允許一個人進入實驗室,查看細胞培養箱和飼養的動物。


在這家癌症研究中心,每天進進出出的除了許多科研人員,還有前來尋求治療、參與臨床試驗的癌症患者。當疫情爆發,及時關閉實驗室不僅是限制科研人員們彼此之間的接觸,更重要的是可以保護那些免疫系統已經受損的患者,減少他們的患病風險。


於是,博士生為了畢業論文需要完成的研究也好,博士後為了下一篇論文發表需要做的實驗也好,都將被迅速按下暫停鍵。


疫情陰影下,全世界被關在實驗室門外的生物科學家在做些什麼


關門前要完成的工作很多,Bardelli教授很快列出任務的優先等級:首要任務是把來自患者細胞的類器官冷凍起來。這些類器官是科學家為了給患者提供個體化療法而培養起來的,它們具有和患者癌細胞同樣的分子特徵,因此每一個都是獨特的。冷凍起後,還能“復甦”嗎?希望如此,但Bardelli教授坦言不能肯定。


經過幾乎沒有停歇的48小時奮戰後,Bardelli教授離開了空無一人的實驗室。“離開前,我發了一條推特,提醒其他科學家(關閉實驗室)是真的。”他說,“然後我意識到,自己能回去是多麼幸運,因為醫務人員們還在不眠不休地工作。”


實驗室以外的工作


離開了顯微鏡、培養箱、離心機等各種實驗設備,更別說實驗動物和患者樣本,Bardelli教授的癌症研究無法繼續。不過他說:“從倉鼠輪一樣不停轉的‘溼實驗’工作中解脫出來,我們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寫文章、改項目、頭腦風暴和用計算機處理數據。”



不過,同樣在意大利,不知道要過多久才能回到實驗室,讓有些科研人員開始不得不考慮轉換方向。Federico Forneris教授在位於意大利倫巴第大區的帕維亞大學(University of Pavia)任教,研究突觸形成、膠原蛋白的產生以及它們在癌症轉移中的可能意義。他的學生和博士後們都在家閱讀論文、分析數據。由於該地區疫情嚴重,Forneris教授擔心長時間不能回實驗室工作的話,他得考慮永久性地改變研究方向,“不得不把研究重點轉移到計算生物學,因為這可以通過遠程工作完成”。


保持社交距離,不意味隔絕社交


很多科學家都贊同“保持社交距離”是減緩新冠病毒爆發的關鍵舉措,不過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Jamil Zaki教授提醒說,比起“保持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保持遠程社交”(distant socializing)才是更準確的說法——保持距離的同時保持社交聯繫。


對於需要保持創造力的科學家來說,實驗室關閉期間繼續保持交流十分重要。Bardelli教授組織課題組開了一個線上聊天群,讓大家可以隨時討論數據,分享剛剛看的論文,討論收到的論文修改意見,或者,單純只是打招呼聊聊天。



疫情陰影下,全世界被關在實驗室門外的生物科學家在做些什麼


他甚至打算像往常一樣,每天安排用於交流的“茶歇”時間,週五晚上辦“快樂時光(Happy Hour)”酒會,只不過舉辦方式改到線上,他說,“畢竟我們在意大利。”


斯坦福大學的遺傳學家Gavin Sherlock教授計劃做同樣的事情。“zoom上的虛擬茶歇,沒有其他議程,目的就是讓大家保持聯繫、互相交流,希望讓大家避免獨自工作時可能產生的‘孤立感’。”他在社交媒體上說,“我希望這可以幫助我們度過難關。”


親愛的讀者朋友,新冠病毒疫情對你的科研生活產生了哪些影響?你有哪些應對方式?或者正感到困擾的問題?歡迎在本文下面留言,我們希望學術經緯也可以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讓暫別實驗室的科研人員更順利地迎來“重啟”之時。

[1] Coronavirus lockdown: What I learnt when I shut my cancer lab in 48 hours. Retrieved Mar. 22, 2020, from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0826-7

[2] Labs go quiet as researchers brace for long-term coronavirus disruptions. Retrieved Mar. 23, 2020, from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03/updated-labs-go-quiet-researchers-brace-long-term-coronavirus-disruptions

[3] Instead of social distancing, practice “distant socializing” instead, urges Stanford psychologist. Retrieved Mar. 23, 2020, from https://news.stanford.edu/2020/03/19/try-distant-socializing-instea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