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等到上漲,有驚無險!

有多少跟我一樣,從3月6日下跌開始,已經很多天沒賺錢。即使有,多數時候也還沒捂熱,好像就沒看到了!


早上A股還沒開盤交易,各種外圍利好消息不管傳來。


隔夜黃金價格大漲

美股指數期貨大漲4%

韓國大漲6%,觸發熔斷

日經指數大漲7%,引發熔斷

A50開盤大漲3%

歐洲指數大漲5%


········


反正就一個字:漲。


A股高開1.7%,然後很快衝高到2%以上,然後明顯上漲乏力,除了貴金屬外也沒有什麼帶動行情的板塊。


下午開盤幾大主要指數集體跳水,特別是中小盤個股指數基本都翻綠,最大下跌超過1%,上證指數也差點翻綠。


當時看到大盤持續回落時候,我心裡也有個很小聲音:要不要先賣出等等看?但基本上被自己很快否定,這個時候機會大於風險沒必要在這個位置瞎折騰!


近期市場持續下跌,特別是跌到2700-2800區間,我都是主張看好,沒有必要賣出。


3月16日《頂住,反彈就在眼前!》核心觀點:如果倉位不高,那就等著準備資金抄底;如果倉位高,都已經跌這麼多,賣出意義不大。而且還做了一個加倉網格表。


3月22日《2700點,我是不會賣出的!》,這是在週五晚上道瓊斯指數大跌900點,A50%大跌超過4%之後寫的,觀點很明確:2700點不建議賣出,而且還要加倉的。


有些人很疑惑:現在外國疫情還在爆發期,美股跌了10000點,你看好未來走勢有什麼依據嗎?


有關疫情對於股市、經濟的影響,我上週在多個場合和文章中都說過:最恐慌估計就是上週跟本週,而且對於股市負面影響會越來越小。


至於網上各種看空言論、分析和新聞,我始終觀點都是:要想做好投資,少看新聞多看書。而且作為一個在市場裡混了十多年職業選手,根本就不會在意別人對市場看法,而是不斷埋頭找資料數據,做研究分析求證。


中午時候我寫了篇短文,回顧過去十年A股幾次階段性行情:


2010年資源週期股;

2013年小盤股翻倍行情;

2014-2015資金推動“槓桿牛”;

2016-2108白馬股行情;

2019反彈行情;


其中除了2014-2015資金推動外,其餘4次行情都是因為短期或者長期下跌後,催生出大反彈行情。


所以,可以說下跌是A股行情啟動前奏。但只有下跌是不夠的,還需要預期,這個非常關鍵。


股票市場就是炒預期,如果預期向壞,那麼下跌或者不漲是非常正常合理的,2010年之後雖然經濟增長,但是增速整體呈現下移,所以市場不漲也是正常。


如果預期向好或者穩定,那即使經濟增速不大,股市也會表現不錯。


以道瓊斯指數為例。從1964年到1981年,美國經濟高速增長,而道瓊斯指數在這17年裡卻幾乎沒怎麼漲。


終於等到上漲,有驚無險!

但是從1982年開始,道瓊斯指數瘋狂地追趕GDP的腳步。跟美國股市17年沒漲相比,我們11年沒漲似乎也不算什麼。


是不是未來中國股市也會像美國股市一樣,對經濟增速發起瘋狂的追趕呢?


從現在角度看,對於2020年經濟增長預期和上市公司業績預期都會下降很多,對於股價影響已經體現到股價上,後期難有更糟糕情況。反而一旦業績起來,股價還可能得到超預期反饋。


除了預期外,趨勢也很重要。前期在科技股分析中重點說過,股市投資趨勢永遠是擺在第一位!


市場面前,我們都是學生。趨勢好的時候就跟,趨勢不好時候就撤。


不同人操作週期不一樣,一般來說,長週期成功率會比短週期高。


所以,我們看一下上證長週期(年線)走勢:


終於等到上漲,有驚無險!

圖中標記出的線為20年均線,被很多投資者稱為“國運線”。即使在過去十年走勢最糟糕時候也沒有跌破這跟“國運線”,我沒有理由相信今年會跌破,而且大趨勢依然向好。


有興趣的也可以去看看“美國國運線”,2008-2009年短暫跌破後,立馬就起來;“日本國運線”2000年跌破後時隔13年才重新站上,錯過了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發展“黃金十年”。


2020開始,買入中國、做多中國會成為世界主流信仰!


最後,以今天為期,如果未來一年沒有衝擊3500-4000區間,我到時候在交流群裡發五位數紅包吧!


希望大家這個時候對市場有信心,即使接下來會有震盪,也不要輕易被洗出去。後期我會花更多時間精力去挑選中小成長股,到時候對大家有幫助。


牛貓數據

讓投資變得更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