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萬到800萬的神話,期貨高手經歷了什麼?真的只是能力強嗎?

去年年中的時候,公司領導邀請了幾位他在券商、期貨公司和公募基金的朋友來公司開策略研討會。作為專業人士,這些人不是做策略研究的,就是做投資的。經驗和專業能力都不在話下,在與他們的討論過程中,我也學習了不少東西。不過,我要說的不是這次研討會的內容。而是其中一位期貨公司負責資管的領導提到的一件事。

這位領導是中國“期貨黃埔”畢業的。他提到的這件事的主人公是他的一位師弟創造的神話——19萬資金入市,到我們開討論會那段時間已經做到了800萬的規模。


從20萬到800萬的神話,期貨高手經歷了什麼?真的只是能力強嗎?

要得到這種爆賺的結果,無非就是重倉操作。外加一個良好的單邊趨勢而已嘛。

不過,那位領導說,他師弟給他發了一段倉位權益圖的截圖。差不多是從2018年11月到2019年4月這部分的。雖然沒有囊括全部操作,但要得到交易者的倉位權益圖那可是不太容易的事!對比一下行情,已經足夠分析出那位“師弟”的操作模式了!既然能夠客觀的分析一下細節,我們還是比較感興趣的。

不過,那位領導為了保護他師弟的隱私,並沒有將那張倉位權益圖發給我們。我們只是對比著他手機上的圖和行情去進行討論而已。

下面,我就把我們討論得到的一些看法寫一寫。

至於那個倉位權益圖,為了便於大家能夠直觀的理解,我所要表達的內容,我便根據記憶簡單的做了個示意圖。畢竟時間過去太久,加上手機上看到的圖也沒電腦上看那麼清晰,我現在做的這個示意圖就大家權且做個參考吧。

在這裡我要強調一下!做期貨交易要控制風險,不要賭命!

雖然我們聽聞過很多暴富的神話。但更多的是因此而暴斃的現實。

我要談的這件事主要是理性分析,而非煽動大家重倉賭博。我希望看這篇文章的人能瞭解分析的思路和方法,並非要大家去賭命!


先簡單解釋一下這個圖。圖中的橙色曲線是權益,代表賬戶總資產的變化情況。藍色的柱狀圖是倉位,其達到1附近的時候,就已經表示是滿倉狀態了。

從這個圖裡不難看出——爆賺的第一個必要條件就是滿倉(或重倉)操作。這一點我就不多廢話了,是做交易的人都明白。

另外一個必要條件就是良好的單邊趨勢。那段時間能創造這個神話的品種,不用多說就能猜到——鐵礦石。

只不過,我們比較關心的第一個問題是,那位“師弟”為什麼會那麼堅定的看多。

我們得到的答案也很簡單——在基本面上堅定看多。

看來基本面給了他“信仰”。但是,只是在基本面上堅定看多,在操作過程中玩砸了的人也是比比皆是的。討論他為什麼堅定的看多基本面,沒有實際意義。

還是回到倉位與權益對比圖上進行分析吧。

我們在觀察的過程中,發現在前期圖中的倉位是在緩慢增加的,但資金權益卻是在下降的。這說明,他在“抄底”買入的可能性比較大,同時,行情應該是處於下降過程中。對比一下2018年11月當月的走勢,不難發現,我們的判斷是正確的。

2018年11月鐵礦石走勢與倉位權益對比

這個操作模式可以概括為:逆勢加倉。

和我們通常理解的“順勢加倉”不同,這種情況就是越虧越買。也難怪倉位權益對比圖上,倉位越來越重而權益曲線卻逐漸下滑了。

作為基本面派,這種行為不難理解。因為,這可以認為是在“買便宜貨”。但對於技術交易派來說,這種行為無異於是在作死!

不過,儘管作為基本面派,不斷抄底買入也是有巨大風險的。我們觀察倉位的變化時發現,在11月底前後,他的倉位已經加滿了。如果此時行情繼續下跌,那麼作為有槓桿的期貨市場來說,交易者會面臨強平風險!

所謂強平風險,就是當賬戶中的可用保證金低於一定程度時,期貨公司會將交易者的持倉強行平掉,以避免穿倉的風險。對於股票交易者來說,只要股票不摘牌,套牢仍有解套的希望。但對於期貨交易者來說,一旦被強行平倉,就意味著失去持倉、徹底破產。

在11月底的時候,我們觀察倉位權益圖發現,那個時候,對於那位“師弟”來說應該是壓力巨大的時候!如果鐵礦石繼續下跌尋底,那麼他將面臨主動止損部分持倉(以降低倉位)、追加保證金或被強平三選一的局面。

除了第一個做法屬於“斷臂求生”,交易者能夠發揮一些主觀能動性外。餘下的兩個做法等於都是將命運交給了市場去裁決。

不過,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

12月3日那天,鐵礦石盤中短暫觸及漲停!我們觀察到從那之後倉位開始出現降低。雖然考慮到合約換月的問題,但倉位降低說明還是平倉多餘開倉。

也就是說,利用行情觸底反彈的過程,賬戶逐漸“解套”,甚至略有盈利了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難看出,除了“看對了基本面”以外。可能也就只能說是運氣好了。很難想象,如果鐵礦石再走出兩根類似11月26日那樣的陰線的話,我們還能不能聽到這個20萬到800萬的神奇故事了。

這一點,是我們當時觀察發現的第一個問題。後面我再做具體的總結。我們繼續看後面。

鐵礦石從11月底見底開始展開真正的上漲趨勢。

我們觀察到倉位權益圖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太大的變化。但在2019年1月,行情開始加速上漲後,賬戶的倉位開始又增大了。

這表明,那位“師弟”開始採用“順勢加倉”的操作模式了。也就是說,他開始追漲了。

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底行情與倉位權益對比

這裡,我有兩個看法要談談:

首先,期貨有一個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而且,期貨採用的是保證金制度。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就是在每個交易日結束後,由期貨結算機構對期貨交易保證金賬戶當天的盈虧狀況進行結算,並根據結算結果進行資金劃轉。當交易發生虧損,進而導致保證金賬戶資金不足時,則要求必須在結算機構規定的時間內向賬戶中追加保證金,以做到“當日無負債”的制度。

保證金制度則是交易者按持倉市值的一定比例繳納佔用保證金,我們可以理解為押金。而這個比例就是根據交易所和期貨公司所定的槓桿比例了。

理解這兩點非常重要!!

我舉個例子來讓大家更直觀的理解這兩個制度的巨大威力:

比如,目前有個品種報價是1000元/噸,合約規定1噸/手。槓桿比例假設為10%。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此時做多1手該品種。那就是相當於我們以1000元/噸的價格,買了1噸這貨。而用的錢呢,則是1000元/噸×1手×1噸/手×10%=100元。

我們可以理解為,我們用100元押金,以1000元/噸的價格訂了1噸這貨(即現在買入開倉是100元/手的押金)。如果我們賬戶有10000元的話。假設我們上來就滿倉買入,那麼我們就能買入10000元÷100元/手 = 100手。即我們上來滿倉就能訂100手(即100噸)這貨。這個時候我們的倉位是:1萬元押金÷1萬元權益×100%=100%。

接下來,這貨的價格從1000元/噸漲到了1500元/噸。價差是500元/噸。那麼我們100手(即100噸)就賺了500元/噸×100噸=50000元。也就是說,我們用1萬元,滿倉訂貨,現在已經賺了5萬元的價差,我們的權益現在就是1萬+5萬=6萬元。

如果我們沒平倉,那麼此時的佔用保證金是按現在的價格結算的。我們假設結算價就是1500元/噸。那麼這個時候,我們要維持持倉,需要繳納的押金(槓桿比例假設仍為10%不變)就是:1500元/噸×100噸×10%=15000元。倉位就是:1.5萬押金÷6萬元權益 = 25%。

這個時候就該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登場了!

我們的權益是6萬元,其中1.5萬元是佔用保證金。那剩下的4.5萬元權益是以什麼形式體現的呢?答案是——可用資金。由於結算是按照結算價將持倉交易者的盈虧進行劃撥。也就是相當於,在1500元/噸的位置把1000元/噸的多單平倉,那麼1噸賺500元,100噸賺的5萬元錢劃到你的賬戶裡。同樣,我們沒提到的做空的人,他們則是將可用資金劃出,即減少了總權益。

根據這兩個制度,我們不難看出,在這個例子裡,我們的倉位從100%降低到了25%,同時賬戶上有大把的可用資金


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底行情與倉位權益對比

如果在剛剛滿倉之後,就什麼都不做了的話。那麼倉位權益圖中的倉位,應該是隨著價格的上漲而緩慢下降的。但我們發現,並沒有出現這種狀態。

這表明,隨著賬戶可用資金的增加,操作者應該是繼續在買入開倉的。只有這樣,才能在價格不斷上漲的過程中保持倉位維持在接近滿倉的狀態。

我在做這個倉位權益對比圖的時候做了個測試。如果在行情啟動後就滿倉不動了,那麼期末的權益差不多是60餘萬左右。但如果持續的用利潤進行開倉的話,那麼期末的權益則是120餘萬。結合故事是一個從20萬到800萬的神話來看,無疑,他採用了用利潤加倉的方式!!

這是我要談的第一個問題。

接下來是第二個(這個問題相對上面那個要好理解的多):

我們做交易但凡時間較長的都避免不了遇到趨勢行情中的調整走勢。也就是波浪理論中的“調整浪”。這種調整發生的時點和幅度是很難預料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這種調整還會轉變為“反轉”。

因此,不斷追漲加倉的行為在面臨行情調整時就會非常的脆弱

只要行情出現一定幅度的下跌,那麼不斷使用利潤加倉的方式就會面臨減倉、追保或強平的問題。


但是!我們觀察後續鐵礦石行情,看到了這樣一幕。價格從1月28日開始了加速上漲。並在2月1日盤中觸及了漲停板。且在春節之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即2月11日封住漲停!

由於,我已經記不清楚真實的倉位權益圖的細節了。所以,我在做示意圖的時候,在2月1日第一個漲停當日採取了減倉的模式。畢竟,如果是我,我是不會如此滿倉去過春節假期的。而且,臨近春節,交易所也是要上調保證金的。所以,無論從主觀還是客觀的角度講,當天都應該減倉。

我假設了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2月1日當天全部清倉,其權益變為110餘萬;第二種是平掉一半倉位,留下一半倉位在春節後的漲停位置全部賣出,其權益為120餘萬。

無論是哪種情況,都已經不重要了!我們已經瞭解了這位“師弟”的一些交易模式了。

我們看看鐵礦石的走勢。這石頭從2018年11月底一直漲到了2019年的7月底。


回頭來看我們分析的這段時期,鐵礦石從最低點445元/噸到第二個漲停板652元/噸(i1905合約),漲幅達到了46%。賬戶的權益由20萬變成了120萬,增長了500%。雖然,沒有後續的圖表用來分析了。但看一下鐵礦石整體的走勢。20萬變800萬,只要這位“師弟”仍然是在“如有神助”的狀態下操作,那麼這應該就不是個神話,而應該是個真事了!

好了,分析就到此結束,接下來就是我的歸納總結了:

1.順趨勢操作是大幅盈利的必要條件。

在上文中,我做了持續加倉和不加倉的對比。雖然持續加倉能夠帶來更多的收益,但風險也更大了。而且,儘管不加倉操作。只要能夠捕捉到一輪較好的單邊趨勢,那麼利潤也是相當了得的。

反觀我們自己。很多交易者天然的喜歡做短線。先不說做對做錯的問題,單是在單邊趨勢中,如果每次開倉都賺一點就出的話,那麼很容易錯失行情持續帶來的利潤。而且每次開倉的位置也都更加不利。

即使是在震盪類型的趨勢中,頻繁進行短線交易也只能掙一些辛苦錢。

2.倉位管理是控制風險、博取收益的有效手段。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期貨的倉位管理要結合止損來計算。由於保證金制度和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的作用。如果在持倉過程中盲目採用重倉或是滿倉操作將會有巨大的風險。

同時,如果在品種足夠分散的情況下。配合止損對可回撤額度進行控制。那麼即使總持倉倉位維持在90%以上也不見得就是很危險的事情。這個問題一定要辯證的來的。

不過,對於正常交易模式來說,輕倉賺大差價依然是最佳選擇。

3.對交易規則的理解。

我們在市場中交易,必須要對交易規則理解深刻。對於新手來說,可能不懂一些規則的內涵。但隨著交易的深入,對交易規則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刻。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一定不是可以馬馬虎虎,不當回事的事情。

只有對交易規則理解的足夠深刻,才能更好、更充分的利用規則。也才不至於吃規則的虧。

4.不得不承認,運氣是盈利的充分條件。

很難想象不斷抄底,進而滿倉後,市場再來兩個深跌是什麼後果;同樣,不斷滿倉追漲後,市場來個深度回調又是什麼後果。

造就財富神話,除了人的主觀能動性之外,恐怕離不開“祖墳冒青煙”的好運吧。

再往大了說,巴菲特也曾講過,他贏了子宮彩票。因為他出生在了美國,而且正好是美國股市上升的這個時代。如果,他出生在敘利亞,或者是經歷1929年美國股市的那個時代,恐怕就沒有我們認識的這個巴菲特了。

5.未知的後續,趨勢依賴的後果。

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鐵礦石指數

鐵礦石在2019年7月見頂後,走出了一輪快速、流暢的下跌走勢。同樣難以想象的是在這輪趨勢裡重倉做多的後果。

因此,我們一定要注意一點:絕大多數趨勢都有完結的時候。高增速增長不可能永遠持續。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例子。據說很多南方製造業企業,由於改革開放這些年利潤都很好。於是就貸款擴大產能。但當經濟增速不如從前時,還貸成了引發破產的關鍵因素。通過貸款擴大產能,完全可以理解為利用槓桿加倉的行為。當趨勢延續的時候,利潤很大。但當趨勢完結的時候,將難以避免巨大風險的壓力。

我們在交易和經營生活中也要注意這個問題。順應趨勢的同時,不要放鬆對趨勢完結的防備。

我曾經希望,在巴菲特的有生之年,美國股市能來一次大熊市。這樣,就能在實際上觀察一下他究竟是一個過渡依賴趨勢的人,還是一個真正能夠應對風險把握利潤的人。當然,這只是個玩笑。


那位“師弟”後來怎麼樣了,究竟有沒有把這800萬都拿走?還是隻拿走了一部分?還是最後虧損離場了?我就不得而知了。

經過了這麼長的時間。我突然覺得,這個案例有必要寫給大家看看。於是,就草草寫了下來。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