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十年:“高傭”之下,虧損不斷,市值卻超5000億

說起美團,其實挺有趣的。作為第三大市值互聯網公司,人們似乎好像只能將外賣與之掛鉤,或者說還有美團總在意料之中的虧損。


美團十年:“高傭”之下,虧損不斷,市值卻超5000億


在互聯網信息時代,共享經濟所形成的市場,其帶來的利潤可以說是無法估量。但美團可以說是其中比較奇怪的,每年都要虧上數十億,甚至百億,但老闆的身價卻一直屹立不倒。

野蠻擴張下的無邊界遊戲

美團十年,是快速發展的十年,也是野蠻擴張的十年。美團虧損並不是由於其業務定位,而在於是野蠻擴張。美團無疑是中國市場上近年來成長最快的互聯網企業,於是美團的擴張還有一個有趣的名字——“大躍進”。

細細數來,美團用了8年時間便成了最大的本地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平臺。除了外賣,其實美團無處不在。餐飲娛樂、到店旅遊、零售、出行等領域都有美團的身影,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好像遍地都是美團的“敵人”。


美團十年:“高傭”之下,虧損不斷,市值卻超5000億


美團的擴張應從2012年算起,2010年成立,2012年便推出美團電影,也就是如今的“貓眼電影”。順便說一句,貓眼已經成長為中國最大的在線電線票務平臺。2013年,美團外賣、美團酒店先後起步,同酒店預訂領域的去哪兒、攜程一爭高下,同外賣領域的百度外賣、餓了麼先後爭雄,並後來者居上,成為外賣霸主。

2014年,上線美團旅行。2015年,又上線了票務預訂業務。也就是在這一年,美團和大眾點評合體。2016年,美團進軍2B業務,第三方支付、供應鏈服務逐漸成型。2017年,行業興起新零售之風,美團成立小象生鮮。除此之外,美團的網約車服務也開始起航。


美團十年:“高傭”之下,虧損不斷,市值卻超5000億


2018年,美團推出閃購,又以27億美元全資拿下摩拜,逐步完善出行市場。2019年,美團買菜、美團跑腿等業務出臺。這些圍繞著生活服務類O2O業務,讓美團在短短几年時間成了最大的本地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平臺。

美團虧損不是說說而已

美團和虧損二字似乎從都沒能脫得了干係。我們將時間拉回2015年,這時候美團的年營業收入為40.19億,而其淨利潤為-59.14億。此後營業收入不斷增長,到2018年已經達到652.27億。而其盈利,卻是處於波動的虧損狀態,2018年更是虧損85.2億。


美團十年:“高傭”之下,虧損不斷,市值卻超5000億


但實際上,美團的虧損正在逐漸縮減。從2018年Q2虧損32.11億後,美團每個季度的盈利能力都在逐漸改善。2019年Q2、Q3更是分別盈利14.92億、19.42億(經調整盈利淨額)。這點從美團的股價上可以得到印證。

近日,美團也發佈了公告,將於3月30日發佈2019Q4及全年財務業績。不過高盛下調預期後,花旗也發佈公告,稱美團第一季度將虧損。這點在目前疫情大環境下似乎無可厚非。

“高傭”之下無人可賺?

疫情期間,食堂關門,外賣不僅成了人們的救命稻草,也成了餐飲行業的救命稻草。然而從線下轉向線上,生意並不是像想象那般容易。佣金過高是外賣最大難點。佣金費率的高低同商家的生死息息相關,每高一個點,商家收入便少一個點。而部分商家的佣金,從16%調整至21%。高傭之下,商家幾乎無利可圖。


美團十年:“高傭”之下,虧損不斷,市值卻超5000億


美團最初的佣金費率在8%,18年調整至16%,現在部分地區調整至20%。以2019年14%的商業變現率來說,100元的訂單,美團抽成14元。除此以外還有其他的收費項目,例如擴商圈的費用,也就是擴大配送範圍的支付的額外費用。

而對於騎手和買家而言,買家屬於支付方,飯菜價格貴了,買家也只能支付。而配送的騎手風裡來雨裡去還要擔心遭投訴,最終到手也沒幾個錢。


美團十年:“高傭”之下,虧損不斷,市值卻超5000億


美團十年,虧損不斷,市值卻在走高。如今的美團市值超5200億港元(摺合人民幣約4740億元),但在擴張之下,卻遍地都是“敵人”。只期望美團的未來能走向合作共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