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緊缺何時解決?該怎樣解決?

筆試名次靠前,如何穩贏不輸?筆試名次靠後,如何逆襲翻盤?為助大家順利面試成“公”,小政將持續分享面試備考技巧以及歷年面試真題,敬請關注哦!

提醒:面試是一場靠說的考試,拿到題後一定要多練,勇敢開口說出來!

面試真題 | 口罩緊缺何時解決?該怎樣解決?

熱點概況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口罩幾乎成了“硬通貨”。前線醫護人員口罩和防護設備短缺已經不是新聞,普通人買口罩也很困難。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價監競爭局副局長陳志江回應口罩亂漲價問題:近期12315平臺舉報中,45%都與口罩亂漲價有關。

工信部數據顯示,我國口罩的產能是每天2000多萬隻。不過,由於春節假期影響,這一產能尚未恢復。其實,有不少醫療用品企業主動放棄了春節假期。中國醫用敷料出口排名第一的穩健醫療集團,其官網信息顯示,2019年12月20日至2020年1月26日,企業累計供應口罩1.089億隻。

現有生產線全力開工的同時,新生產線也在火速落成。企業“火力全開”,口罩供應短缺漸得緩解。就在同時,跨界生產的隊伍也成為口罩生產的生力軍。上海通用、比亞迪、廣汽集團、三槍、中國石化,以及各種製鞋、勞保、紙尿褲等廠商也在“跨界”緊急組織口罩生產。騰訊、阿里巴巴、京東等企業也在通過各種渠道購買和銷售口罩。隨著更多生產線投產,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截至2月3日,全國22個重點省份口罩產量已達到1480萬隻;截至2月9日,口罩企業的復工率已超76%。若加上“跨界產能”的規模,全國口罩日產量應該還會更高。相信口罩緊缺的問題會很快得到解決。

主流觀點

@人民日報:國家發展改革委經貿司副司長陳達表示,全力以赴增產擴能。組織企業恢復生產,首要開足馬力生產,全面摸清口罩生產企業的底數,第一時間組織可靠企業恢復生產。

@聯合國新聞:口罩等個人防護用品供不應求,世衛組織呼籲勿盲目“囤貨”。世衛組織表示,不贊成在感染率較低的國家和地區囤積大量口罩等個人防護用品,呼籲各國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優化資源分配,確保優先滿足醫護人員等重點群體的供應。

@林鐸:口罩為何如此供應緊缺,還有個重要原因是口罩生產完後需要靜置一段時間。後面,口罩會慢慢多起來的。

深度分析

(一)關注點一:事件本質

面對突發的疫情,衛生防疫部門和公眾對於口罩等醫療物資的巨大需求和目前產量難以滿足這一需求之間的矛盾。

(二)關注點二:為何短缺?

1.民眾恐慌性的搶購和抗疫一線工作人員巨大的需求;

2.目前口罩的產能不足;

3.有限的口罩等防護資源使用和分配不合理;

4.個別商家、個人借大眾恐慌和需求發不義之財。

(三)關注點三:對策建議

1.開足馬力,恢復和新建產能,保證一線供給;

2.對現有口罩資源進行合理分配,加大宣傳;

3.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積極協調資源;

4.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假冒偽劣等發“國難財”的行為。

面試模擬

隨著“新冠”疫情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瘋搶口罩的行列。很多地方口罩已經成為了非常緊缺的醫療物資,甚至出現一“罩”難求的現象。對此,你怎麼看?

【參考解析】

“今天,你戴口罩了嗎?”“請問,哪裡有口罩賣啊?”已經成了今年春節期間人們之間互相交流的常見情景。隨著疫情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出於自身防護的需要都在通過各種渠道購買口罩,很多公共場所也將戴口罩作為進入的前提條件。但是,目前我國多個地方都出現了口罩斷貨的情況,影響了一線醫務工作者和其他工作人員抗擊疫情的工作,影響了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也影響了社會安定和諧的大局。

在我看來,口罩等醫療資源短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民眾出於對疫情的擔憂而進行的恐慌性搶購。無論是是線下的各個藥店、超市,還是線上的各種渠道,一旦知道哪裡有口罩可賣,必然會引發民眾一波又一波的搶購熱潮,導致防護用口罩幾乎一直處於缺貨的狀態。此外,由於疫情的發展,抗疫一線的醫生、護士、基層工作者等人員也是最需要、最必要和最重要的口罩使用群體,對此有著大量的需求。

第二,與之相對應的是,由於疫情發生時正值春節,很多口罩等醫療資源生產企業處於休假、停工狀態,導致口罩的產能不足。加之各地嚴防嚴控疫情蔓延而採取的臨時性隔離、封路等措施,造成工人、原材料、成品運輸的不暢,也影響了口罩產能的恢復。

第三,有限的口罩等防護資源使用和分配不合理。很多群眾並不知道正確的口罩分類、使用方法,只是搶購而不會合理地使用口罩,造成了不少的浪費,讓原本短缺的資源雪上加霜。同時,由於不清楚自己最適合購買、使用什麼樣的口罩,很多人會搶購一些防護水平高、密封性能好的高標口罩,使得對此需求量最大的一線醫護人員難以找到合適的防護口罩。

第四,個別商家、個人借大眾恐慌和需求囤積居奇、哄抬物價,乃至製假售假,大發不義之財,擾亂了市場秩序,影響了口罩的供求關係。

對此,我們需要多管齊下來解決一“罩”難求的問題。首先,相關企業要開足馬力,盡全力恢復和新建產能,保證一線供給。同時,各級政府部門也要協調各種資源,進行政策扶植,做好產量兜底,保證企業迅速提升產能,滿足市場需求。其次,市場監管、醫療衛生、工信等部門也要對現有口罩資源進行合理分配,向一線醫護人員傾斜,保證最需要的人獲得足夠的防護用品。此外,宣傳部門、新聞媒體、自媒體平臺也要加大宣傳力度,告知社會大眾正確的選擇和使用口罩,避免資源浪費和不理性的搶購等行為。再次,政府可以藉助各方資源,調動市場主體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積極協調各方資源保證口罩等醫療物資的供給。最後,要嚴厲打擊不法分子對口罩囤積居奇、假冒偽劣等發“國難財”的行為。

當然,所謂“揚湯止沸”只是緩解,“釜底抽薪”才是王道。及時、有效地遏制疫情蔓延,早日打贏抗“疫”攻堅戰,才是解決口罩等醫療物資短缺的根本和長遠之道。我也相信,冬天終會離開,春天終將到來,我們會迎來摘下口罩,大口呼吸新鮮空氣的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