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學中的九宮、二十四山,以及天運、地運、人運


九宮


九宮,是古代天文學家將天宮以井字劃分乾宮、坎宮、艮宮、震宮、中宮、巽宮、離宮、坤宮、兌宮九個等份,在晚間從地上觀天的七曜與星宿移動,可知方向及季節等。

風水學中的九宮、二十四山,以及天運、地運、人運


漢代徐嶽《術數記遺》:“九宮算,五行參數,猶如循環。”

北周甄鸞注曰:“九宮者,即二四為肩,六八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

“九宮”的用法多端,漢代時有“九宮佔”、“九宮術”、“九宮算”、“九宮八風”、“太一下行九宮”、“太一罈”等,是於佔、術、算、醫、緯、建等方面的應用。

二十四山

學習風水必須瞭解方位,八卦宮位以八個卦名代表東南西北等,“震”宮主東,“巽”宮主東南,“離”宮主南,“坤”宮主西南,“兌”宮主西,“乾”宮主西北,“坎”宮主北,“艮”宮主東北。

風水學中的九宮、二十四山,以及天運、地運、人運


除了八宮方位之外,還會以二十四個方位去斷吉凶的,每個方位佔十五度水上稱為二十四山。

它們是甲、卯、乙;

辰、巽、巳;

丙、午、丁;

未、坤、申;

庚、酉、辛;

戌、乾、亥;

壬、子、癸;

醜、艮、寅。

羅盤以“卯”代表東方,以“午”代表南方,以“酉”代表西方,以“子”代表北方,以“巽”代表正東南,以“坤”代表正西南,以“乾”代表正西北,以“艮”代表正東北。

這是每卦的主山,而它的兩旁便是偏向另一方位,例如“辰、巽、巳”屬東南,“巽”為正東南,而“辰”屬東南內之偏向東方,稱為東南偏東,而“巳”屬東南內之偏向南方,稱為東南偏南,其餘二十四山都是這樣的。

風水學中的九宮、二十四山,以及天運、地運、人運



天運、地運、人運


人類所生存的宇宙空間是由天、地、人三者構成的,它們各自構成“天之氣”“地之氣”、“人之氣”。

人類生活在地面上,卻受到“天之氣”及地“地之氣”的影響,這個影響及作用便以各人的性格才能以及命運的形式表現出來。

“天之氣”(天運)

即宇宙氣場棗宇宙星空天體運轉的週期變化特性。按照天體時空演變,風水學將天運概括為三元九運說。

風水學中的九宮、二十四山,以及天運、地運、人運


“地之氣”(地運)

即地球氣場。

地球受日月星光之影響,其地質、地貌、物理場,因地理位置而千差萬別,在地球表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小氣候。

風水學將地運概括為龍穴、砂水說。

“人之氣”(人運)

即人體氣場。

人出生的年月日時和地理位置,受宇宙氣場和地球氣場的綜合影響,產生了人的不同性格。

風水學將人運概括為四柱說,即年月日時的天干地支。

另外,因此又將人造物,建築物奠基、封頂、店鋪開業、喬遷等和人類活動,諸如:

婚喪嫁娶、開業等的年月日時擴展為事物時運。

風水的具體操作,就是排布天運、地運、人運之間的相互關係,它們之間的相合相沖,取決於陰陽平衡和五行相生相剋,由此便有了吉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