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陵春:智能製造下的新精益

精益生產(Lean Production),簡稱“精益”,是衍生自豐田生產方式的一種管理哲學。包括眾多知名的製造企業以及麻省理工大學教授在全球範圍內對豐田生產方式的研究、應用並發展,促使了精益生產理論和生產管理體系的產生,該體系目前仍然在不斷演化發展當中。


從過去關注生產現場的Kaizen(改善)轉變為庫存控制、生產計劃管理、流程改進(流程再造)、成本管理、員工素養養成、供應鏈協同優化、產品生命週期管理(產品概念設計,產品開發,生產線設計,工作臺設計,作業方法設計和改進)、質量管理、設備資源和人力資源管理、市場開發及銷售管理等企業經營管理涉及的諸多層面。

精益管理已發展成是通過系統結構、人員組織、運行方式和市場供求等方面的變革,使生產系統能很快適應用戶需求不斷變化,並能使生產過程中一切無用、多餘的東西被精簡,最終達到包括市場供銷在內的生產的各方面最好結果的一種生產管理方式。與傳統的大生產方式不同,其特色是“多品種”,“小批量”。

同時不同的企業在行業特點上不盡相同,精益管理也要做相應的變化,就拿流程行業和離散行業來說,流程行業,比如化工,醫藥,金屬等,一般偏好設備管理,如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因為在流程型行業需要運用到一系列的特定設備,這些設備的狀況極大的影響著產品的質量;而離散行業,比如機械,電子等,LAYOUT,生產線的排布,以及工序都是影響生產效率和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離散行業注重標準化,JIT(Just In Time),看板以及零庫存。

精益的系統論也是智能製造實施的核心。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自動化技術的發展,使精益實現的方法和工具有了更便捷、更有效率、更穩定的保障。通過智能製造能更好地實現精益的流動經濟,同時智能製造的柔性也是要用“多品種和小批量”去實現的,所以沒有精益也就沒有智能製造,精益是智能製造的基礎。把精益和智能製造結合好才能實現提升系統價值、提高系統效率、降低系統成本的目的。


謝陵春:智能製造下的新精益


我們這裡簡單的把精益智能製造的系統劃分為兩大方向和四個子系統構成。在以後的小課堂裡,我們將按上圖的知識圖譜逐一來給大家剖析和講解相關的小知識,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