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國女爆“粗口”大鬧機場:我們的禮貌到底被什麼綁架了


中國有句老話叫:“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一個人的行為和舉止,折射出了他的教養和素質。

3月22日,一名疑似從泰國回國的女子大鬧重慶機場,引發了輿論關注。

這名身著便服面戴口罩的中年女子,不顧防疫人員的耐心勸說,堅持拒絕隔離。

防疫員多次講解目前國內防疫措施和規定,並告知:“你要遵守重慶的法律法規”

女子反問:“那你告訴我重慶法律是什麼?”

防疫員耐心回答:“泰國屬於疫情輸入重點國家,必須隔離”

女子卻突然辱罵:“得得得,你要臉不你”


歸國女爆“粗口”大鬧機場:我們的禮貌到底被什麼綁架了

面對阻攔,女子還強行拍照旅客信息並撕壞旅客信息登記本。

交談之中該女子多次爆粗口辱罵防疫人員,還揚言:”告訴你,我每天必須要回家,我(粗口)不在你這隔離。“

身邊多名隨行旅客看不下去了上前勸誡她說:”你不要罵人,人家沒惹你“


歸國女爆“粗口”大鬧機場:我們的禮貌到底被什麼綁架了

面對陌生人的好心,她叫囂道:”跟你們沒關係都閉嘴,別讓我罵你們“

我們不知道事情的後續發展,但是可以想象得到那個大快人心的場景。

這個世界上誰都不欠誰的,禮貌是你做人最直白的標籤。


01禮貌被義務綁架了

禮貌不是一種義務,他是我們最好的本性。

這名爆粗口的女子可能會以為防疫員因為職責所在不敢與她頂嘴,態度反而變得越加嚴重。

殊不知,罵得痛快,丟人也丟得痛快。


歸國女爆“粗口”大鬧機場:我們的禮貌到底被什麼綁架了

和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防疫員苦口婆心的勸解和路人義憤填膺的疏解。

他們用自己的禮貌做出最諷刺的還擊。社會是平等的,沒有人應該承受這樣不平衡的咒罵。

一個人可以用一輩子來塑造你的修養,也可以一瞬間敗壞你的名聲。

這一次她出名了。

前些年我們大肆宣揚的”斑馬線禮儀“就是因為人們的”理所當然“才讓大家逐漸失去了自己最基本的禮貌。

我們普遍抱著”你應該“和”我覺得“來橫穿馬路。

在川流不息的汽車前,總有人理所當然地覺得對方應該給我讓路,然後就理直氣壯地大步向前。

這種情況下發生的危險實在太多了,可是又何曾有人為司機的禮讓行人做出過禮貌的回應?

難道他們就應該為你不守規則的舉動做出讓步嗎?


歸國女爆“粗口”大鬧機場:我們的禮貌到底被什麼綁架了

讓步不是義務,而是一種發自本身的禮貌。這種禮貌讓他們在車流之中顯得無比的謙遜。

就像那個被無數媒體宣揚的”給禮讓斑馬線的司機鞠躬“的照片一樣,我們這一代人已經不太懂禮貌了,太需要做些什麼來刺激一下我們逐漸失去的偽善和冷漠。


02禮貌被價值觀綁架了

禮貌的價值不在於身份的高低。

曾經一次大雪天,我點了一份外賣。因為自己的疏忽,忘記接聽電話。

等到發現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很久。外賣員看著不太詳細的地址打了10個未接電話。

等到見面的那一刻,我顯然看出了他臉上略帶嚴肅的焦慮。

可是他只輕輕的說了一句:”再不來,飯就真的涼透了“

我從他懷中接過帶著體溫的外賣,連忙點頭賠禮:”真對不起,我忘記接電話了。“

臨走之時,我微笑著向他說:”謝謝您“

電梯門關閉的一霎那,他靦腆的說了一聲:”謝謝“

那一刻,我看到了他嚴肅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兩個謝謝,讓彼此的心都暖了起來。


歸國女爆“粗口”大鬧機場:我們的禮貌到底被什麼綁架了

我們總會在工作和生活中把自己裝扮的足夠精緻。身著考究的出席宴會;面帶微笑的迎接朋友;虛心誠懇的對待領導。

然而卻不捨得把一句:”謝謝“送給冒著風雪的外賣員;送給勤勞的保潔員;送給忙碌的快遞員。

其實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每個努力的人都值得我們禮貌相待。

那些陌生的,不在乎的人更值得我們禮貌相待,因為”一面之緣“交際的不是身份和地位,而是禮貌體現出來的修養。

禮貌是沒有成本的,誰都可以擁有,請別吝嗇。


03中國是禮儀之邦

其實我們的禮貌從來就沒有丟失過。它千百年流傳在我們的骨血之中。

自古就有”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的名言佳句。


歸國女爆“粗口”大鬧機場:我們的禮貌到底被什麼綁架了

孔子的弟子宮敬叔奉命去周朝朝拜天子。孔子得知後也跟隨前往,因為他想向周朝的老子請教一下”禮制“。

到了周朝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去拜見老子。當時老子在撰寫《道德經》,見名滿天下的孔子來拜訪,趕緊放下手中刀筆,整理衣冠出門迎接。

孔子見迎面來了一位古稀之年的老者,心想此人必定是老子,急忙上前畢恭畢敬的行了弟子之禮。

進屋之後,孔子又行大禮再次叩拜老子。

老子問:”此次為何而來?“

剛剛坐穩的孔子,趕忙離座回答:”我才疏學淺,對於”禮制“一無所知,前來向老師求教“

即使是盛譽天下的孔子都如此謙卑禮貌,我們更應該反思自己了。

自小就從學校中,家庭中學習為人處事該有的禮貌,可是等我們長大了卻都”難以啟口“。

這何嘗不是一種民族悲哀。

04結語

其實生活中面臨的各種”投訴“,”不滿意“和”爭吵“,往往都可以用一個禮貌的微笑來化解。

禮貌是一種尊敬,它也會傳播。它讓我們之間的心放下戒備,讓彼此的心拉的更近。

你禮貌的對待別人,別人也會禮貌的對待你。


今日話題:你多久沒對親人說聲謝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