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黑貓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陝西黑貓(601015)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1、總體經營情況

2019年各地區尤其是環保重點監控區,頻繁錯峰限產。國家開展的危險化學品安全隱患集中排查整治工作也降低了化工行業開工率。全年焦炭價格“大漲大落”,上半年價格總體上漲,下半年則逐級回落;煤焦油、粗苯、甲醇、LNG價格基本都是下跌走勢;合成氨市場變化相對頻繁,下半年價格下跌。

2019年,面臨安全環保十分嚴峻的新形勢和不利的市場形勢下,公司以本部甲醇分廠停產檢修、安全升級改造為重點,各子公司在建項目加快系統施工、工藝消缺、員工培訓,為2020年部分在建項目穩定投產、安全生產和公司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

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93.88億元,同比降低10.36%,主要是因為:主要產品銷量及銷售價格同比降低。報告期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約2,879.26萬元,同比下降91.15%,主要是因為:主要產品銷售價格同比降低;其次,本部甲醇分廠進行停產大檢修120天,產量降低,單位成本上升;子公司新豐科技、黑貓化工、黑貓能源建設項目上年年末已轉固定資產,本年尚未正式投產,處於試生產階段,相關生產線效益水平較低,已計提折舊,費用增加。報告期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約2,176.22萬元,同比下降92.87%,原因是報告期淨利潤下降。

2019年公司主要產品的營業收入及佔比分別為:焦炭收入約78.27億元,佔比83.92%;焦油收入約4.52億元,佔比4.85%;粗苯收入約1.75億元,佔比1.87%;甲醇收入約1.95億元,佔比2.09%;LNG收入約3.47億元,佔比3.72%;合成氨收入約2.45億元,佔比2.63%;BDO收入約0.56億元,佔比0.60%。

2、各子公司情況

報告期內龍門煤化生產焦炭387.48萬噸,甲醇5.23萬噸,LNG9.68萬噸,合成氨12.08萬噸。

報告期內新豐科技建設的“焦化轉型升級改造項目”重點開展系統施工、工藝消缺、員工培訓,未正常生產,共出產合成氣496萬Nm3。黑貓能源的合成氨生產線因新豐科技未能正常供氣,未能連續生產,2019年生產合成氨1,186噸。

報告期內黑貓化工在進行了工藝消缺、安環改造施工後開始試產,共生產BDO7,400噸。

由於新冠疫情防控影響,新豐科技、黑貓能源、黑貓化工於2020年3月開始啟動正常生產。

黑貓氣化由於當地2018年實施的環保政策影響,已停建。

報告期內,內蒙古黑貓實施的非公開發行股票募投項目,項目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其中,土建工程已完成總量的90%,焦爐主體及築爐全部完成,其餘部分建設進展順利,由於受新冠疫情防控影響延遲復工,預計2020年9月建成。

報告期內公司股東大會審議決定終止投資控股子公司山西黑貓清潔能源有限公司,目前山西黑貓尚未辦理完畢註銷手續。

報告期內,公司在內蒙古註冊成立的三家全資子公司平旭能源、久運春、捷祿信均尚處於前期籌備期。

二、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3.88億元,同比減少10.36%;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0.29億元,同比減少91.15%。

三、公司未來發展的討論與分析

(一)行業格局和趨勢

1、行業競爭格局

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我國焦化行業呈現出以鋼鐵聯合焦化企業和獨立焦化企業共同存在的競爭格局。鋼鐵聯合焦化企業焦化產品以焦炭為主,並基本用於自身鋼鐵生產,不直接投向市場,焦炭生產中的副產品如煤焦油、焦爐煤氣等一般直接用於發電、燃料等,不進行化產加工,不形成化工產品,目前鋼鐵聯合企業自產自用焦炭產量約佔全國焦炭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獨立焦化企業的焦炭產品直接銷售給鋼鐵企業和其他冶煉企業等,焦炭產品盈利能力受下游鋼鐵行業影響。獨立焦化企業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化產”部分,即綜合利用焦炭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進行化工產品的生產,由於副產品的綜合利用規模效應強,因此特別適合大型焦化企業,大型焦化企業除了憑藉自身規模提供一定量的副產品進行深加工外,還可以回收小型焦化企業無法利用的副產品來進行加工,在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

2、行業發展趨勢

(1)淘汰落後產能、企業兼併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和延伸產業鏈。焦化企業之間的競爭已不再是簡單的產品競爭或者規模競爭,而是產業鏈、產品成本和產品附加值的競爭。

(2)焦化聯產、以“化”為主,發展循環經濟是焦化行業發展的重點。

(3)2020年,供給側改革、環保限產等仍將影響市場。焦化企業應主動地採取措施,科學決策,按期實現環境治理目標;原材料、產品的價格不可控,融資難和物流成本增加也困擾焦化企業發展,焦化企業應積極強化內部管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核心競爭力,創新合作方式等,才能在更加嚴苛的安全環保形勢下求得生存和發展。

(二)公司發展戰略

1、總體目標

堅持壯大規模與強化管理相結合,以市場為導向,以質量為核心,提高技術創新能力,發揮成本控制優勢,繼續以循環經濟延伸發展為主導,追求資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把公司建設成為循環節能最好、綜合利用最高、工藝技術一流,管理理念先進,競爭優勢明顯的國內煤化工知名企業。

2、具體目標

立足焦化和煤化副產品的深加工,能源和水資源梯級利用,推動不同項目的產業鏈延伸和耦合,不斷整合資源,延伸優化循環經濟產業鏈,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實現公司在行業中領頭羊的戰略地位。產品結構全面優化,工藝技術裝備優良,節能減排水平達到全國同行業領先水平,把公司打造成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先進企業。

(三)經營計劃

2020年度公司計劃生產焦炭530萬噸、煤焦油19萬噸、粗苯6萬噸、甲醇44萬噸、LNG10萬噸、液氨20萬噸、BDO3.6萬噸。

該經營計劃並不構成公司的業績承諾,投資者應充分理解經營計劃與業績承諾之間的差異,請廣大投資者理性投資,注意投資風險。

(四)可能面對的風險

1、產業政策風險

公司主營業務為煤焦化及化產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焦炭、煤焦油、粗苯、甲醇、合成氨和LNG。公司主營業務與焦化行業發展、產業政策密切相關。近幾年來,為了嚴格規範和穩步促進焦化行業的發展,國家相關部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和行業指導文件,以遏制焦化行業低水平重複建設和盲目擴張趨勢,淘汰落後產能,促進產業結構升級。一方面對焦炭實施等量替換方式,淘汰不符合准入條件的落後產能,另一方面根據技術和工藝的發展,進一步提高焦化企業“工藝與裝備、資(能)源消耗”等指標要求。若未來國家焦化產業政策發生較大變化,將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較大影響。

2、下游鋼鐵行業波動帶來的風險

焦化企業最主要產品焦炭主要用於鋼鐵行業,其專屬性很強,鋼鐵行業的發展直接決定著焦化行業尤其是獨立焦化企業的發展空間。受宏觀經濟影響,若鋼鐵行業低迷,其對焦炭需求增速放緩,進而對焦炭行業的發展和盈利能力會造成負面影響;鋼鐵行業盈利水平的下降也將對焦炭價格形成壓力,從而影響公司的盈利水平。

3、市場競爭加劇風險

焦化行業擁有上游資源、較大規模、附加值高的化產品、先進技術優勢的企業之間競爭加劇。

下游鋼鐵企業之間競爭強度大幅度提高,為提高企業競爭力,鋼鐵行業必然要求提高鋼鐵性能,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綜合效益,從而會對焦炭價格和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未來市場競爭主要是焦炭成本的競爭,焦炭產品質量的競爭,只有焦化企業具有成本優勢,產品質量過硬,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勝出,以防被市場淘汰。

4、依賴單一原材料風險

我國雖然煤炭資源豐富,但主要為動力煤,煉焦煤資源相對匱乏,煉焦煤資源僅佔煤炭總儲量的22%,並且分佈不均。此外,我國煉焦煤以高揮發分氣煤為主,焦煤的硫分、灰分偏高,優質煉焦煤資源緊缺。公司焦炭生產對煉焦煤有較大需求,煉焦煤資源相對短缺可能在較長時間內影響公司的正常生產安排。煉焦煤成本佔焦炭生產成本的90%以上,煉焦煤價格波動對公司生產經營的影響較大。近年來煉焦煤市場價格波動較大,如果這種情況不能得到改觀,將會影響焦炭的生產成本及銷售價格,進而導致公司經營業績的波動。

5、客戶集中風險

歷年來公司向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額佔同期公司營業收入總額的比重均達到50%以上,且前五大客戶基本都是鋼鐵企業。客戶集中度較高,主要由於公司根據實際產能情況選擇信譽高、盈利能力強的鋼廠作為長期合作伙伴,一定程度上會提高客戶集中度。此外,由於不同的鋼廠對焦炭技術指標有各自的要求,為了保證產品質量,鋼廠也傾向於與焦炭生產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以確保貨源穩定達標。雖然較為集中的客戶可以為公司帶來穩定的收入,符合公司的發展戰略目標,但是由於客戶集中度高,如果某一客戶由於國家政策的調整、宏觀經濟形勢變化或自身經營狀況不佳而導致對公司產品的需求或付款能力降低,可能會造成公司短期銷售難度增加,壞賬準備提高及潛在客戶流失問題,從而可能給公司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造成一定不利影響。

6、環境保護風險

煤化工行業屬汙染性行業,公司大力踐行的循環經濟產業鏈經營模式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徵,具有節能減排的內在特徵。公司的環保設施均依據當時的環保法律和監管部門政策要求建設、運行,並根據環評標準的提高適時進行了改造升級,能夠保持穩定運行狀態。公司獲得了00212E22046R0M號《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證書》,生產管理體系符合GB/T24001-2004/ISO14001:2004標準要求。但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重視程度以及節能減排要求的不斷提高,環境保護政策及環境保護標準日趨嚴格,公司未來為執行環境保護的新政策和新標準將承擔更多的成本和資本性支出,從而給公司的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帶來一定影響。

7、安全生產風險

公司產品生產過程存在較多的重大危險源,如甲醇綜合罐區、甲醇空分主裝置區、甲醇主裝置區、化產粗苯生產區、化產鼓冷區域等易發生煤氣、甲醇、粗苯洩露,造成燃燒、爆炸、使人中毒或窒息等事故;熱動鍋爐易發生鍋爐爆炸事故;煤氣櫃及其加壓系統易發生洩露,或系統檢修動火置換不到位發生爆炸等。由於公司產品生產工藝和生產設備比較複雜,操作難度較大,如操作人員因疏忽、違規出現操作失誤,或者生產廠區遭受雷電等意外事件,可能會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從而對公司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四、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

1、循環經濟產業鏈優勢

公司為國內首家利用焦爐煤氣生產甲醇聯產合成氨、利用焦爐煤氣生產LNG聯產甲醇的企業,建立了利用洗精煤生產焦炭及焦爐煤氣,焦爐煤氣經回收煤焦油、粗苯等初產品和脫硫脫氨淨化後,作為原料氣供應生產甲醇及LNG,同時公司將生產焦炭的副產品焦粒作為生產液氨、甲醇、LNG原料氣的重要補充,利用氣化爐將焦粒氣化送甲醇、液氨合成,使公司各產品產量達到最大化,再以生產的甲醇以及甲醇馳放氣、電石為原料生產1,4-丁二醇,並利用LNG聯產甲醇剩餘氫氣和分離出的氮氣、二氧化碳制合成氨聯產尿素,洗煤副產品煤泥、中煤用於發電,電廠灰渣制磚,電和蒸汽作為生產動力供公司內部生產單位使用的完整循環經濟產業鏈。

整個產業鏈的生產過程中主要是原材料精煤的一次性投入,將上游產品的副產品或廢氣作為下游產品的原料,充分綜合利用煤、水等各項資源,降低產品成本,提升產品競爭力。同時通過綜合利用焦爐煤氣、粉煤灰制磚、循環利用處理後的工業汙水,使公司的經濟增長方式一改傳統的“資源→產品→廢棄物”的單向直線過程,實現“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循環過程。不但做到了變廢為寶、節能減排,而且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2、管理優勢

公司決策層在戰略制定方面具有前瞻性和全局性。公司於2003年創建之初即開始運用循環經濟產業鏈的理念進行設計,起步設計為四個項目,即“120萬噸/年的焦化項目”、“10萬噸/年的甲醇項目”、“2×12MW的發電機組項目”和“8,000萬塊/年的粉煤灰制磚項目”,是國內最早一批以循環經濟的方式打造煤焦化產業鏈的獨立焦化企業之一。

公司抓住焦炭行業落實國家要求嚴格產業准入、淘汰落後產能、推進兼併重組的產業政策機遇,通過整合、收購,由子公司龍門煤化完成建設400萬噸/年冶金焦、25萬噸/年LNG和20萬噸/年甲醇的綜合利用項目。龍門煤化“合成氨/尿素項目”在“400萬噸/年焦化技改項目”的基礎上,利用焦爐煤氣和焦粒氣化制LNG聯產甲醇後剩餘的氫氣、回收的二氧化碳和氮氣生產合成氨聯產尿素,儘可能的實現對現有資源的進一步綜合利用。公司通過投資建設以上項目,進一步增加產量、降低成本的同時,積極調整產品結構,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實現產業升級,以適應未來市場競爭的需要。

此外,公司通過嚴格管理,提高生產人員技術水平和設備維護水平,提高設備長週期運行能力。

3、區位優勢

因煤炭運輸成本較高、運輸能力有限,煤炭運輸存在較為顯著的運輸半徑。公司所在地韓城市位於資源豐富的陝西省,毗鄰山西省,周邊地區擁有豐富的焦煤資源,為公司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供應保障,降低了原材料的運輸成本。

公司所在韓城市龍門生態工業園區為國家級生態工業示範園區,擁有煤炭、冶金、電力、煉焦、化工等企業,不同的企業、行業之間通過循環經濟形成了共享資源和產業組合,園區中擁有提供煤炭的上游企業和消費焦炭的大型鋼鐵企業,為公司的規模化發展提供了充分的空間,為公司的原材料供給和產品銷售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4、政策優勢

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的《循環經濟促進法》中規定了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設立發展循環經濟的有關專項資金,支持循環經濟的科技研究開發、循環經濟技術和產品的示範與推廣、重大循環經濟項目的實施、發展循環經濟的信息服務等。2010年4月19日,國家發改委、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聯合發佈《關於支持循環經濟發展的投融資政策措施意見的通知》,提出要充分發揮政府規劃、投資、產業和價格政策的引導作用,全面改進和提升支持循環經濟發展的金融服務,多渠道拓展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直接融資途徑。該意見要求各級發改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落實循環經濟鼓勵政策,對發展循環經濟的重大項目給予資金補助、貸款貼息等支持,並在稅收優惠、貸款方面提供支持,調動試點單位發展循環經濟的積極性。公司作為2006年經陝西省發改委確定的首批循環經濟試點企業,已經開始並將繼續獲得上述政策的優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