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20年一季度生鮮行業大事件

2020年才開始沒多久,生鮮行業就已經風起雲湧,疫情把生鮮行業推上了風口浪尖。

坐上這個風口是可以上天,還是風口一過就摔回地上?盤點了2020年一季度以來的生鮮大事件,阿里、蜂網等巨頭加碼注資生鮮領域,中石化、碧桂園等跨界強勢闖入,美菜、叮咚等行業大佬開始擴大業務,想B端C端一鍋端。而當初的黑馬獨角獸“呆蘿蔔”卻開始了破產重整。有的站在風口,有的正默默消亡,行業冰火兩重天!從巨頭的佈局可以看到什麼趨勢?想突出重圍,又該怎麼做?請看到最後!


盤點!2020年一季度生鮮行業大事件


01

擴張類

1、盒馬生鮮擴張計劃:mini店與鮮生雙100戰略

3月19日,阿里巴巴盒馬事業群總裁侯毅宣佈了盒馬的“雙100戰略”:今年盒馬鮮生和盒馬mini各開100家。盒馬mini是盒馬旗下的小店模式,單店面積往往只有500-1000平米,遠遠小於動輒幾千平米的盒馬大店。在這個計劃中,盒馬mini的全速奔跑是讓人有些意外的,因為截至目前,盒馬mini還沒有走出上海,並且只開了六家門店。

雖然規模變小了,但侯毅介紹,盒馬mini的坪效超過盒馬大店,物流配送成本更低,線上訂單佔比超過50%,且投資成本只是盒馬大店的十分之一。盒馬打算徹底放棄前置倉模式。侯毅說,前置倉模式沒有未來,不會再有比盒馬mini更好的商業模式。

點評:盒馬mini被定義為新零售模式2.0、社區生鮮電商的“終局模式”。其投入低、坪效高、更為靈活的優勢可以補充盒馬鮮生之間的空白地帶,未來還有望成為盒馬探索三四線城市下沉市場的排頭兵。

2、錢大媽成都開店,融資後加速全國佈局

3月16日,錢大媽以自營方式,開出成都第一家門店。此次,錢大媽主要經營商品品類有鮮肉類、蔬菜配菜類、水產品、水果等四大類別,並沒有上線其在廣深門店售賣的熟食加工類商品,所有的商品均為散裝售賣。2019年底,錢大媽剛完成近10億人民幣D輪融資。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業務區域擴張、線上業務發展、產業鏈整合、全國性的倉網布局,以及科技中心的持續投入。錢大媽此前也佈局了線上小程序和微信群業務,在疫情期間到家業務實現10倍增長。

點評:成都生鮮市場目前仍然以傳統菜市為主,打入成都市場將首先要打破格局。而成都的節奏也比廣深等一線城市節奏要慢,錢大媽想要打通成都生鮮市場,要不斷學習成都市的食材偏好和購物喜好,甚至創造性培養用戶習慣。

3、美菜殺入C端,迎來新增長點


1月9日,美菜網以490億估值位列《2019胡潤中國500強民營企業》135名。2019年美菜營業額超300億,在B2B賽道傲視群雄。創始人劉傳軍表示,將朝著2024年單月300億營業額,1000億美金市值前進。

2月7日,美菜通過永升物業全國服務網絡,迅速啟動佈局C端業務。此外美菜還入駐支付寶,接入超9億活躍用戶流量端口。為更好服務c端,美菜在40個城市,開始招募4000個分揀員和6000個配送司機,同時與全國閒置餐廳店面、閒置員工、物業場所開展合作,攜手佈局自提點,以此加快社區分貨速度。


點評:受疫情催動,美菜打開C端市場。C端對於美菜是全新的流量池,而此次試水也表現了美菜強大的供應鏈能力,未來C端業務可能成為美菜爆發式增長點。

4、叮咚買菜測試B端業務,加大投入建設供應鏈


今年初,叮咚買菜正在上海區域測試To B業務,叮咚買菜表示是階段性、小區域範圍內的測試。叮咚買菜正在將B端業務作為其擴大穩定訂單量、尋求業務增量新方向。叮咚買菜從C端起家,其此前搭建的供應鏈體系及產地資源,也能為發力B端業務提供助力。疫情期間叮咚買菜訂單量較上月增長超300%,也是對其供應鏈的挑戰,叮咚買菜通過產地直採,調整產品結構,召回員工等方式解決,表示未來將加大供應鏈建設的投入。

點評:叮咚買菜如果能在緊扣C端顧客生鮮消費需求的前提下接入餐飲商戶等B端需求,既有利於叮咚買菜穩定訂單量,攤薄運營成本,也能使其探索數據互通、產業鏈整合等新方向。供應鏈能力將成為未來生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叮咚買菜繼續優化供應鏈能力,將在價格上具有更大優勢。

5、誼品生鮮正式入局B2B,一舉兩得

當前估值80億-100億的誼品生鮮正式入局B2B賽道,開放此前垂直的供應鏈平臺,以5000+sku,為6000+b端用戶,配送海鮮凍品、肉禽蛋品、酒水零食、日用快消等品類,目前覆蓋合肥、福州、重慶等,未來將陸續打開成都、南昌、長沙、南京等b端市場。


針對B端市場,目前誼品生鮮有兩種打法,一種是針對中小餐飲、社區夫妻店的“今日訂,明日達”,誼品通過自建城配履約送達;另一種則是針對大客戶,以聯合採購方式,共同降低成本。


點評:誼品生鮮進軍B端憑藉中臺及供應鏈能力迅速打開市場,B端起量大的優勢也將讓誼品生鮮的集採優勢更強,提高上游議價能力。未來價格將更有優勢,性價比更高。

6、百果園也來賣生鮮,還需加快摸索


近日,百果園集團獨立生鮮平臺“百果心享”,上線蔬菜品類,品類覆蓋20多種蔬菜品類,此外還有蔬菜組合套餐。客戶可選擇隔日到店自提,以及配送到家。戰略佈局明顯,線下水果,線上生鮮,一日三餐,打造閉環,同時門店向平臺轉變,把4000+家實體門店打造成前置倉,在深度挖掘店倉價值的同時,進一步打穿會員價值以及供應鏈價值。

點評:百果園按部就班打造每個生鮮單品,遵循此前水果供應鏈打造原則,深入供應鏈,從源頭抓起。但如何把生鮮做好,還需要加快摸索。

02

融資類

1、美團領投團餐供應鏈最大單筆融資,砸向望家歡

近日,望家歡宣佈完成6億元B輪融資,由美團點評領投,原股東隱山資本跟投,此次融資是我國團餐供應鏈行業近年來最大單筆融資。融資將主要用於:第一,推進全國合夥人計劃;第二,繼續建設“城市共享配送中心+縣域農業發展中心”雙中心;第三,投入源頭採購共享平臺即“源採平臺”建設;第四,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

美團在生鮮食材配送、生鮮零售上頻頻發力,前有自建供應鏈品牌快驢,現有美團買菜業務初試牛刀。如今又投資團餐供應鏈龍頭企業望家歡,美團佈局食材B2B的野心可見一斑。

點評:美團看好團餐供應鏈,認為是食材供應鏈領域為數不多的可以在規模、增速和盈利上兼備的賽道,望家歡集團作為團餐配送賽道的頭部企業,在招投標、供應鏈和資金方面有著巨大的先發優勢,美團期待望家歡在未來3年能實現更廣的全國佈局。

2、食務鏈聯手蜂網投資,物流能力升級

1月6日,進口海鮮零售供應鏈公司食務鏈完成數千萬元B輪融資,投資方為蜂網投資。本輪融資將用於:第一,繼續深耕供應鏈上游,提升核心能力;第二,全面優化供應鏈,提升成本優勢;第三,加大品牌投入,擴大企業規模與影響力。


食務鏈主攻垂直品類垂直供應鏈,靠著部分單品華東佔有率超50%,目前食務鏈搭建起全球40+國家生鮮直供網絡,覆蓋100+海鮮品類,平臺年交易規模20億,打開B端市場後,食務鏈開始正式向下遊C端進軍,如今食務鏈(寰球漁市)的零售業務收入已成功反超供應鏈業務。對於未來,張頌表示會加強產品的數字化運營與營銷能力,在繼續擴大供應鏈優勢。


點評:此次注資的蜂網投資來頭不小,由中國快遞產業前六強5家公司組成,藉助蜂網投資強大物流基因,食務鏈物流水平將快速提升,配送能力進一步提高。食務鏈將加力打通C端,提高市場佔有率。

3、鍋圈再獲融資,繼續搶奪食材配送的蛋糕

食材供應鏈B2B企業“鍋圈”宣佈完成5000萬美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IDG資本領投,嘉御基金、不惑創投跟投。鍋圈食匯是火鍋燒烤食材供應商,國內首創以火鍋、燒烤食材為主,涵蓋休閒零食、生鮮、淨菜、飲食、小吃等商品的超市便利店連鎖系統,其運行模式以互聯網+食材的B2B、B2C,線下門店與線上商城並行。

鍋圈從餐飲行業切入食材供應,為中小餐飲企業提供食材,其店面主要開在中小社區餐飲的旁邊,不但具備倉儲能力,還配備凍倉的前置倉、中心倉加凍倉、幹線和支線的配送功能、下沉功能。目前,鍋圈已經佈局了1600多家店,覆蓋江蘇、江西、湖北、陝西、上海、北京等多個省市,預計2020年將完成全國4000家門店的佈局。


點評:聚焦於家庭火鍋食材,追求高性價比,這使得鍋圈的產品有著強大的下沉能力。多輪融資的背後,是鍋圈規模和業績的快速增長。鍋圈在垂直領域的良好的發展勢頭,給了投資者更多的信心。

4、再獲阿里投資,十薈團鬥志昂揚

2020年1月9日,社區團購平臺十薈團完成融資8830萬美元,投資人包括愉悅資本、渶策資本、啟明創投、阿里巴巴、真格基金及華創資本。十薈團鎖定社區果蔬、生鮮和家居用品,以社區為切入點,瞄準家庭日常消費場景,全力開拓二三線城市市場。

去年,十薈團與“你我您”的合併被稱為社區團購合併第一案,合併後的十薈團已成為國內社區零售領域最具競爭力和領導力的品牌之一。十薈團本次所募集資金將用於加強供應鏈和技術方面的投入,深化產業鏈建設。在下沉市場加速佈局,讓更多城市家庭體驗到社區團購帶來的新鮮與便利。

點評:此次融資最大亮點在於阿里二次參投,電商基因與社交基因相結合,加上與你我您的併購,十薈團可謂如虎添翼。接下來社區生鮮團購頭部競爭將愈來愈激烈,但社區團購的缺點也還尚未得到充分解決,且看情況如何。

03

跨界類

1、中石化野蠻入局,賣菜業務能否鋪開?

2月15日,中石化易捷正式官宣開始賣菜, “不下車不開窗,一鍵送到後備箱”宣傳鋪天蓋地,首批在北京340座加油站開通。中石化擁有30668座自營加油站,而旗下的易捷便利店守著中國最大的成品油零售連鎖終端,佔據20%市場份額。27362家門店遍佈全國,這意味著,中石化賣菜有超27000個前置倉。線上超過1億微信粉絲的中石化易捷,賣菜業務一旦全國鋪開,毫無疑問,將在生鮮賽道扔下“炸彈”。


點評:中石化最明顯的優勢就是自有流量優勢,但畢竟冷鏈物流方面可能還是生手。便利店有受眾,但是否能分一杯羹還不得而知。

2、清美打造社區生鮮,欲與叮咚搶市場


日前,清美集團依託自身1000多款鮮食供應鏈體系,打造社區生鮮品牌清美鮮食,並採用內部合夥人機制快速裂變, 目前門店已近百家,sku千餘種,三公里內,1小時即達。2月15日上線首家前置倉,半小時到家,旗下社區生鮮銷售產品90%以上為清美自制。依靠打通源頭的自有品牌優勢,單是蔬菜,價格就低於周邊同類型賣場20%以上,且有利可圖。今年計劃建倉300個,爭取年底覆蓋全上海。

點評: 清美供應鏈優勢十分明顯,從種植、養殖、加工、運輸、終端銷售實現全部自建,以“自有品牌+店倉協同”的模式,搶奪上海市場。但剛剛入局就和叮咚搶市場,可能這場戰並不好打。

3、碧桂園跨界社區生鮮,碧優選將在大灣區鋪開


近日,世界500強房企碧桂園宣佈,2020年將重點推出300-1000㎡社區門店碧優選,且一年內將在大灣區快速佈局600多家。


這次碧優選佈局,並不是碧桂園首次在生鮮領域探索,2018年集團成立碧桂園農業公司早已推出戰略,以終端銷售激發前端研發。而3月9日碧桂園農業斥資3億控股華大農業,其打造自有品牌、自主供應鏈實力顯著提高,且碧桂園自有物業具備巨大購買力流量,碧優選此次定位聚焦300-1000㎡折扣店業態,主要強調精益化運營。


點評:碧桂園一出手就瞄準以深圳為中心的大灣區,房地產大鱷跨界佈局,又有旗下物業加持,在社區生鮮競爭最激烈地區,碧優選能否打下一方天地我們拭目以待。

04

破產類


呆蘿蔔破產重整,行業黑馬落此田地

3月11日,安徽省合肥中院發佈公告稱,已經受理了“呆蘿蔔”的破產重整申請,目前呆蘿蔔依法進入破產重整程序。如果重整成功,那麼呆蘿蔔或許還有一線生機;如果重整失敗,那就會轉入清算程序,清算完成後,呆蘿蔔就正式煙消雲散了。

呆蘿蔔副總經理王朝暉向時代財經證實,因資不抵債,公司申請破產重整,目前具體開店計劃還沒有,“將一步一步來。”作為少數聚焦二三線城市並具備規模優勢的生鮮電商,呆蘿蔔曾經風光無限,曾上榜胡潤研究院“2019二季度胡潤中國潛力獨角獸”。


點評:呆蘿蔔的破產原因可能很多,曾經作為一隻獨角獸,似乎可能要敗給了管理不力和決策失誤,它還能否起死回生?


結語

2020年生鮮行業風雲變幻,波峰詭譎,在各大媒體大篇幅的資本寒冬,生鮮紅海等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到,正向利好消息佔絕大多數,資本加碼、巨頭持續擴張、跨界入侵仍是主旋律。

我們無法預測未來還有多少人來爭搶生鮮這塊大蛋糕,又有多少能活下去。但觀麥科技作為生鮮供應鏈SaaS服務領跑者,會持續為更多生鮮供應鏈企業提供信息化助力和諮詢交流平臺,幫助更多生鮮從業者提升效率,增加利潤,堅持以信息技術為生鮮產業發展的堅實後盾,用科技創新為行業繁榮提供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