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家中坐,錢從哪裡來?

隨著疫情的逐步好轉,很多地方封村封路的情況逐步好轉,大家紛紛回到年前工作的城市,繼續為了生計和三餐而奔波奮鬥,但仍有一部分人,既不去上班也沒見他們幹什麼活,但你發現他們卻不缺錢花,小日子過得還挺滋潤,這是為什麼呢?

天上真有掉餡餅的時候?難道是“人在家中坐,錢從天上來”嗎?

非也!每個村子大概都會有少數這樣人,不幹活不打工,天天看似悠閒,手裡的錢還不少,下面跟著作者倆看看他們的錢是哪裡來的吧。

一是早年件努力奮鬥打工,辛辛苦苦攢下的積蓄。

有些農民工年紀輕輕就輟學打工,十六七歲踏入社會,辛辛苦苦打工掙錢,不捨得吃不捨得穿,積少成多,幾十年下來手裡攢了一定的本錢,後來做個小生意小買賣之類的,逐步富裕了,回到村裡頤養天年,提前享受退休的時光。

人在家中坐,錢從哪裡來?

外出打工掙錢


二是子女或者家人給的錢。

在一些農村,丈夫外出打工,妻子在家裡照顧老人看管孩子,由於家庭上有老下有小需要人照顧,只能由丈夫一人外出打工,妻子責無旁貸的留在家中當起了後勤總管。她們不需要出去勞動,把家裡收拾利索,把老人照顧好,把孩子看管好,偶爾把自家的地翻一番種點夠吃的果蔬,日子倒也輕鬆悠閒。還有的是年紀稍大的老人幫忙照看孩子,丈夫妻子去打工,每月定期給贍養費,她們的基本任務就是看管自己的孫子或者外孫,教育他們為人處事,供給他們一日三餐。

三是拆遷賠償款或土地徵收款。

別小看了這比收入,這可是很多人眼巴巴夢寐以求的肥肉啊!很多人就指著農村老宅拆遷,分新房,補賠償,老宅拆遷的錢可是大半輩子都掙不來的錢啊!有的老家村裡房子大,相應拆遷賠償分的房子多或者賠的錢多,有了這麼一大筆收入,就不用出門累死累活打工了,自己隨便開個小店乾點小買賣,反正生活有保障了,衣食無憂了,怎麼著都快活。

人在家中坐,錢從哪裡來?

田間忙碌的一家


四是腦子靈活門路多。

這部分人通常是我們說的“聰明人”,他們腦子變通快,思維活躍,路子也光,比如靠給一些工廠介紹人賺取“提成”,給相親介紹工作收取“好處”,或者在村裡有宅基地、耕地出租,自己不用受累幹活,,通過其他的方式,也算另類的“坐享其成”了。

第五種就比較討厭了,整天不務正業遊手好閒,打打牌上上網,好吃懶做,正經工作沒有,就是瞎混,沒錢了就找父母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啃老族”。他們不僅不用幹活,還心安理得的吸父母的血。啃父母的肉,實在是令人髮指!

人在家中坐,錢從哪裡來?

不務正業的年輕男女


當然,絕大多數農村人還是艱苦樸素的,他們終日奔波,甚至好多老人五六十歲還在外出打工,為了生計忙碌奔波,我們年富力強,有什麼資格去享受呢?與其羨慕那些“不勞而獲”的人,不如依靠我們的雙手,我們年輕,我們有力量,我們能吃苦,我們相信,我們會過上好日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