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火星救援》看培訓管理

週末,豔陽高照,和兩個月沒見的朋友小聚了一下。

席間,範範(一個剛畢業兩年的妹子)說她剛換到一家創業公司,很多規章制度都不完善,領導讓她負責人力資源培訓的事情,於是,她想聽聽我這個老大哥的建議。


我故作神秘的說到:“你平時喜歡看電影嗎?”

範範:“喜歡啊!怎麼啦?”

我:“《火星救援》看過沒?”

範範:“看過,但好像有幾年了,記不清了!”

於是,我開始幫助範範回憶這部影片的劇情:


這部片子的主人公叫馬克,在探索火星的時候,因為沙塵暴的原因,沒有及時撤退,結果被誤認為犧牲,但為了影片的延續,馬克必須還要活著!

接下來馬克首先給自己做了個小手術,然後開始冷靜思考並展開自救。隨著劇情的發展,他居然在這個荒蕪的星球上,理由有限的資源搭起了溫室大棚,還利用自產自銷的便便種上了土豆!那叫一個無公害純天然......

從《火星救援》看培訓管理

此時的地球也沒閒著,起初NASA已經把烈士的稱號送給馬克了,但通過衛星圖片發現,主人公居然還活著!於是開始了營救行動

。馬克也找到了當年的探路者,利用ASC2表與地球通信,並告訴營救人員自己過得挺好,請祖國放心!

一切都是那麼的按部就班,從地獄到天堂,似乎這傢伙輕描淡寫的就完成了一次火星度假創舉,並悠閒的等待著回家的航班。

從《火星救援》看培訓管理

影片此時才播放了1小時零2分鐘,要是這樣就完了,絕對不符合好萊塢大片的風格!果不其然,壓力倉破了個洞,溫室大棚瞬間爆炸了。最關鍵的問題:這種情況發生在晚上,此時火星地表的溫度,讓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土豆,全部報廢。

接下來,難題交給地球了。NASA為了趕進度,沒做充分檢查就發射了一顆火箭送快遞,結果可想而知!此時的NASA似乎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不過別急,正所謂車到山前必有路,在遙遠的東方,巨龍睜眼了----中國的太陽神助推器可以到達火星!

從《火星救援》看培訓管理

7個月後,最後的救援開始了。馬克按照NASA的指示,為增加阿瑞斯4號的飛行距離,居然神一般的用一把電動螺絲刀就把航天器拆了!看到這一幕,我瞬間覺得,咱們的抗日神劇,根本不算什麼!

最後在太空,馬克的夥伴們,歷經重重險阻,終於營救成功!可謂皆大歡喜!而馬克也成為了人們心目中的航天英雄。

從《火星救援》看培訓管理



範範聽得津津有味,可當我說完,她卻反映了過來:“大哥,我是問你培訓的事情,你怎麼和我說上電影了?”

於是,我又給範範畫了一張圖,並解釋道:“其實,看完這個影片,再配合這張圖,你的培訓就搞定了!”

從《火星救援》看培訓管理


看到範範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我開始了自己的解讀!


搭班子

影片中,馬克無疑是幸運的,因為他身在一個優秀的團隊中。如果不是這群“戰友”冒著違反NASA的規定,冒著要多出533天太空旅行的風險,毅然決然的回去救他,也就沒了英雄後面的傳奇故事。

在很多公司,培訓負責人的孤獨的,策劃你要做,需求調研你要做,供應商管理你要做,班級運營你還要做……這相當於蓋一棟大樓,而自己要身兼設計師和包工頭兩種角色。

短期這樣運作是可以的,但從長遠角度來看,是不利於公司培訓管理發展的。因此,做事情之前,請先找到那些志同道合的團隊夥伴。如果因為編制原因,自己就是光桿司令,請繼續往下看。

理資源

影片中的馬克是一個優秀的航天員,他沒有因為被遺棄而破罐破摔,他詳細梳理了現有身邊的每一份資源,登記在案。通過分析,找到突破點,從而開創了火星土豆種植的新創舉。

換到培訓管理,我個人建議,進入一家公司以後,千萬別擼起袖子就猛幹!尤其是大公司,一定要先找各部門聊一聊。請記住,聊!不僅僅是為了探查需求,更為了疏通關係,中國特色的企業中,社會關係學太重要了,沒有捧場的,你還想搞培訓?

梳理資源的另外一個重要性,就是讓自己心裡清楚這家企業到底處於怎樣的階段?有多少硬件?有多少軟件?有多少問題能夠內部解決?有多少病症需要外面的和尚來幫助?

樹標準

太空探索是一件複雜的工程,因此它的標準是建立在經典力學基礎上的,而且每一項都有必要的理由,比如說火箭的助推器的燃料放多少?飛船逃逸的加速度是多少?

培訓管理也是如此,沒有標準的話,外派培訓憑什麼要延長服務期?合作機構為什麼要選這家而不是那家?內訓師授課費用是多少?需要有法可依!

試想,一次大型培訓,當你辛辛苦苦前後忙了半個月,而到了培訓當天,遲到的遲到,請假的請假,你覺得領導還會給你第二次機會嗎?而想做到紀律嚴明,沒有完善的獎懲制度,可能嗎?需要執法必嚴!

所以說,花時間定下規則,和選擇合適的老師授課,一樣重要!

定流程

影片中,航天員的每一步操作都必須有嚴格的流程,反面教材就是NASA為了趕火箭的製作進度,沒有進行有效測試,從而發射失敗的例子。

回到培訓管理,培訓前做啥?培訓中做啥?培訓後又做啥?也都要有清晰的SOP(標準化流程)。

從0到1,確實艱難,但如果不能把創新的結果進行梳理、反思並形成固定的模式,再好的經驗,也很難傳承下去。


選工具

片中,馬克選擇了大便,結果種出了土豆;選擇了放射性同位素,結果解決了火星車夜間保暖問題;選擇了曾經廢棄的探路者,結果成功聯繫上了地球。

作為培訓管理者,你又有多少培訓方式可以去選擇嘗試?翻轉課堂、遊戲化、多媒體、微課、案例教學、行動學習、引導、教練、師徒制、線上教學......雖然不能面面俱到,但至少要知道,可選擇的不僅僅是請老師來講天課。

建平臺

影片中馬克利用自己的知識與技能,成功的維持了一個火星生存的小生態圈。在地球,為了營救馬克,各個國家也放棄了部分利益,群策群力,從而使這次不可能任務順利完成。

工作中,培訓管理者也要懂得平臺的重要性。在內部搭建平臺是為了學員們的交流與碰撞,是讓無數的普通員工得以展現的重要手段。

對外來說,平臺告訴我們,千萬別隻盯著自己眼前的一畝三分地,多走出來交流交流,其他公司的彎路,是我們防止掉坑兒的探雷器。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範範一臉驚喜:“我的天,看個電影還能看出這個高度!”

我笑笑,繼續道:“最後,我給你的建議,叫做:心態!”

影片中,馬克回到地球后成為了NASA的教官,他給未來新生的建議就是:當我在一顆荒蕪的星球上,孑然一身,想過死嗎?毫無疑問!而且這是你在加入的時候就應該想到的。它是太空,它不會順著你,有時候就會屋漏偏逢連夜雨。這個時候你要麼接受,要麼去工作,你只需要開始,解決掉一個問題,然後解決下一個,如果你能解決掉足夠的問題,你就可以回家了。

從《火星救援》看培訓管理

身為培訓管理者,我們應該有自己的判斷力,而不是一味的聽從領導的安排。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別相信那些體系化的東西可以在短時間之內完成,沒有一個個成功的項目做鋪墊,體系,只能是仰望星空時眼中充滿的好奇,而腳踏實地的按部就班,才有可能創造奇蹟。因此,不妨從新員工培訓入手,梳理企業文化,樹立自己的品牌,從而一步步的助力企業的人才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