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社會服務機構秩序有序恢復 服務“套餐”滿足群眾祭掃需求

3月25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三十七場新聞發佈會。發佈會的主題是“黑龍江省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二級調整為三級”以及“現階段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相關舉措”。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王大為;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魏新剛;省民政廳副廳長魏峰;省商務廳副廳長姜保國;省文旅廳副廳長何大為;省外事辦公室副主任李勝彬向大家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保障始終是黨和政府最關心最牽掛的事情。省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省疫情工作指揮部辦公室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關於加強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幫扶工作的通知》,全省民政部門救助經辦機構採取“不見面”的經辦方式,積極開闢綠色通道,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及時納入救助範圍,有效保障了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疫情發生以來,全省各地共審批低保對象5953人、特困對象557人、低收入對象9110人,共發放各類社會救助資金4.9億元;及時提高價格臨時補貼標準,在原有城市21元、農村15元補助標準基礎上,每人每月又提高10元。此外,全省共為困難群眾採購口罩、消毒液等防控物資和米、面、油、蛋等生活物資摺合資金1556萬元。隨著疫情響應級別降低,民政部門將進一步推進精準救助、方便群眾辦事,主要採取“五個+”措施:一是“線上+窗口”。“不見面”辦理和“不求人”辦理相結合,對人戶分離的外地人員、出行困難人員繼續實行網上辦理、電話預約、代辦服務,其他人員原則上實行窗口辦理方式。二是“安全+高效”。對需要到服務窗口辦理的,採取提前預約、掃碼留痕、測溫消毒、排序等候方式進行,同時簡化辦理流程,確保一次辦結,隨辦隨走。三是“規範+精準”。對疫情期間通過“不見面”審批的救助事項,補全相關材料、及時建檔歸檔,對新審批的救助對象,加大信息比對力度。四是“報告+入戶”。堅持做好排查走訪,重點關注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以及分散供養人員等重點群體,做到入戶走訪,杜絕工作盲點。五是“臨時+長期”。及時掌握疫情影響困難家庭情況,對給予臨時救助後仍然無法擺脫生活困境的家庭,及時納入低保或特困供養範圍,切實把黨和政府對困難群眾的關愛落到實處。

全省養老院等社會服務機構

疫情防控和恢復服務秩序有關工作

在養老服務、兒童福利、精神衛生福利和流浪乞討救助等機構的管控方面,我們將繼續嚴格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關於依法科學精準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和省防指《關於分區分級精準做好養老服務機構疫情防控與恢復服務秩序工作的指導意見》,堅持分區、分級、分類、穩妥、有序的總體原則,進一步壓實屬地責任、機構主體責任人,強化聯防聯控;按照“分區分級精準防控、分類有序恢復服務、做好新入院人員的隔離觀察、加強內部管控”的工作要求;明確恢復服務秩序的養老機構及社會福利機構、返院人員和返崗工作人員、新入住人員和新招聘工作人員,工作人員輪休的條件、標準和流程;逐步有序推進疫情防控期間恢復服務秩序的社會福利機構“人員返院和工作人員返崗、新入住人員和新招聘工作人員、院內工作人員輪休”等重點任務的落實。

按照省指揮部部署,清明期間不搞集中祭掃、公祭等聚集性活動,為了滿足群眾的祭掃服務需求,全省各類殯葬服務機構全面推行了“網絡祭掃、服務祭掃和預約祭掃”等便民祭掃方式,全力為群眾提供更有安全、更有質量、更有溫度的祭掃服務。各地都已經公佈了24小時服務電話,群眾有需求可以隨時聯繫,在這個特殊時期讓我們共同努力,度過一個平安文明祥和的清明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