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渤:“越長大,越喜歡距離感”

成年人的社交恐懼,不怕冷場,就怕太熟。


記得我餐廳剛起步那會兒,


朋友圈裡有個自通過驗證後,從未聊天的好友發來消息:


“你都當老闆了,能不能借我點錢?下個月還。”


我不覺得借錢這件事有什麼不齒,只是想起蔡康永曾說過的一句話:


“人和人的關係,超過了那個分寸,就叫添麻煩。”


不拿自己當外人,其實就是對他人私人領域的侵犯。


黃渤:“越長大,越喜歡距離感”

《親愛的來吃飯》是一檔新的綜藝節目:


讓明星到普通人家中去蹭飯。


它的初衷很打動我:


“用一頓飯的時間,探訪一個家庭;品嚐一餐美味,體驗百態人生。”


聽起來是檔有幸福感的節目,可冒犯感卻順著屏幕不斷溢出。


節目組的目標人群是普通家庭,卻不管不顧地設定任務:


蹭飯變成了點菜。


“椒鹽大王蛇、野生小黃魚、關公戰秦瓊、螞蟻上樹……”


這哪裡是家常菜?


黃渤:“越長大,越喜歡距離感”


曹姐是一位小商販。


為了能在上海這個大都市立住腳,養活一大家人,


她和丈夫不得不每天起早貪黑地謀生。


無論風吹雨打還是豔陽高照,都雷打不動地擺攤。


平日裡一家人都沒辦法坐在一起好好吃飯,


卻不得不為了上門蹭飯的明星請假。


以待客之道,甚至還準備了不少“硬菜”。


其中,也有曹姐最愛的大排,但她好久沒吃了。


本想留一塊自己第二天帶飯,可蹭飯的人卻不管這些。


直接自顧自地吃了起來。


普通人的生活,各有各的難處。


不求理解,至少尊重。


還有一對開貓舍的小夫妻,面對突如其來的蹭飯非常不好意思:


“泡麵可以嗎?”


這樣小心地詢問,換來的卻是幸災樂禍的回答:


“祝你們泡麵吃得愉快。”


甚至後來還拿這件事,取悅給自己準備大魚大肉的阿姨:


“他們好慘,吃泡麵。”


黃渤:“越長大,越喜歡距離感”


同樣是蹭飯,黃渤在《極限挑戰》中也接到過這樣的任務。


但是他關心的卻是:


自己把便當吃掉了,那對方怎麼辦?


“出言有尺,嬉鬧有度,做事有餘。”


每個成年人都應該遵循這樣的相處之道。


進入社會之前,我爸就告訴我:


“不要高估了你和任何人的關係。”


並不是說我交不到好的朋友。


而是說:別太把自己“不當外人”,失了禮數。


一個善良的人,是不會毫不客氣地麻煩陌生人的。


過年那陣,我收到讀者小慧的私信。


隔壁鄰居,大年初一到她家拜年。


得知她學習鋼琴專業後,立馬拉來自己的孩子“拜師”;


還擅自決定,每週六下午讓小慧開課2個小時。


嘴上說著“遠親不如近鄰”,卻是實打實地想佔便宜。


人際交往是雙方的事。


這樣沒有緣由地默認自己與他人很熟,無疑會讓對方感到不適。


距離產生美,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稜角;


未曾磨合就靠得太近,註定會傷到彼此。


黃渤:“越長大,越喜歡距離感”


《歡樂頌》中,邱瑩瑩的感情兩次出現危機。


樊勝美和曲筱筱紛紛為她出頭:


前者對自己不負責;


後者做法看起來很爽,但卻不被當事人接受。


有些熱情,過滿則溢。


一旦超出那個範圍,便會成為對方的苦惱。


反倒是一出場就”不近人情“的安迪,對於好鄰居受情傷這件事,


關心而不干涉,讓人舒服得多。


黃渤:“越長大,越喜歡距離感”


“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人無久處之厭。”


我很喜歡的一位韓國主持人劉在石,有一檔街頭訪談的節目。


在採訪的時候,小女孩的頭髮有些亂糟糟。


劉在石沒有直接幫她整理,而是先詢問:


“我可以替你理一下頭髮嗎?”


“禮貌和教養不只是乾癟單薄的客套,還有推己及人的周到和體諒。


這考驗的不止是情商,更是善良。”


別吝嗇溫柔,別忘記分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