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類眼中彼此都是奇葩?你都是如何看待與己不同的人或事?


異類眼中彼此都是奇葩?你都是如何看待與己不同的人或事?

前兩天在一購物群裡看到兩種不同觀念的衝擊,覺得挺有意思。

建群的人不希望入群的人相互添加好友或者在群裡發廣告,認為這樣無視群規甚至是那些進群就是為了發廣告亂加人的人很奇葩。

而一些經常會進入別人的群發廣告的人則認為,只要是發一些與群主所售內容不衝突,甚至是互補的產品並沒有影響群主的既得利益,覺得如果群主太計較是過於矯情。

有人覺得,你可以有一定的規範,但是說那些違反你規範的人奇葩就很不好。

有人覺得和我三觀不一致,在我眼裡就是很另類很奇葩。

異類眼中彼此都是奇葩?你都是如何看待與己不同的人或事?

其實,我們人的觀念都是利己的,所認同的觀點也大多是利於大眾的,符合大部分人的想法的。

也因此,“奇葩”就擔任了那些我們所不認同和我們與眾不同的人與觀念的總稱。

都說,圈子不同不必強融。也印證了那些觀念不同的人之間交流是多麼困難,因為無論你說什麼,說多少,那些人總是不理解。

這就好比網上的鍵盤俠一樣。

當你發佈一些觀點,如果與大眾想法一致,那將會招來一致好評。或同意,或追隨你的觀念。

當你發佈一些與眾不同的觀點的時候,可能引來的是一片罵聲。是對你的詆譭,對你觀念的排斥,對你用盡一切可用的惡言惡語。

有時候,觀念是沒有對錯的,只是發佈觀點的時間不對。

異類眼中彼此都是奇葩?你都是如何看待與己不同的人或事?

而我們對於不同的觀點應當保持一種什麼樣的態度呢?

選擇我認可的,並且能經過檢驗的。

這個社會最不缺乏的就是新的觀點,那麼我們面對那麼多觀點的時候應該首要選擇的是自己能夠理解和認可的那部分。

其次,這個觀點是可以經過一定的驗證是符合主流觀念,也就是說大方向是對的。

而那些自己都不認可,又經不住推敲的觀點,那就直接不用理會。

更不用去向別人解釋,強行讓別人與你一致。

當然也不要浪費時間去詆譭辱罵那些與你有不同觀點的聲音,這樣很沒有風度。

異類眼中彼此都是奇葩?你都是如何看待與己不同的人或事?

保持容納百川的心態,理解不同觀念的人。

面對不同觀念時,要多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考慮。

要明白對方為什麼會持有與你不同的觀點。

這樣,你就會更容易地理解不同的人,也更容易與不同的人相處融洽。

做到保持自我的個性,又尊重他人的想法。

要知道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立場和生存環境。

不要因為不同的觀念就彼此互撕,失了風度會很難看。

異類眼中彼此都是奇葩?你都是如何看待與己不同的人或事?

學會實踐你想接納的觀點,要用事實去驗證。

對於你想接納的觀點,如果你能去驗證,並且又能通過驗證,那說明這個觀點你是可以接納和借鑑使用的。

但是,在你的實踐中,你發現這個觀點是錯誤的,也要及時地摒棄掉,不要讓其對你產生更壞的影響。

比如在育兒界曾經有個很出名的觀點:嬰兒哭聲免疫法。

這個觀點曾經風靡全球,被很多新手媽媽當作育兒聖經去借鑑使用。

甚至有人覺得這個觀點非常正確。

但是,現在再來看這個觀點似乎錯的很離譜。已經被大多數媽媽放棄使用了。

最有名的是女星馬伊俐對這個觀點的實踐。

她曾說:她的大女兒曾因為使用哭聲免疫法而很早的學會了獨立睡整覺,但是儘管她很愛她的女兒,她的大女兒依然缺乏安全感。

而後她對二女兒再沒用過這個免疫方法。

異類眼中彼此都是奇葩?你都是如何看待與己不同的人或事?

你看,一個觀點在特定的時期,可能就是至理名言。大家紛紛效仿使用。

但是,真的經過一定的時間的檢驗,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需求的提高。

那些聖經一樣的觀點又顯得那麼的滑稽可笑。

所以說要辯證的看待一些不同的聲音、觀點、和想法。

異類眼中彼此都是奇葩?你都是如何看待與己不同的人或事?

當在彼此眼中為異類時,請保持最基本的善意,不要對彼此進行排斥和詆譭。

因為誰的觀點也不一定百分百正確。而當你看他人另類時,你在他人眼中亦是。

關鍵是在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之後,要容忍別人有不同的看法。

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陷在自己編織的世界裡,才能更清楚的看清世界本來的樣子。

願我們都有自己獨特的道路前行,也願我們能偶爾停下來欣賞一些別人的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