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成人才能看懂的4張圖,看完瞬間清醒

前言

很多實用的智慧都來源於生活裡細小的事情,而“換位思考”便是其中很實用的一項。


正所謂:河有兩岸,事有兩面。很多事,當你想不通,過不去,處不來的時候,換個位置,思路和態度,效果就會好很多。


以下四張圖片告訴你,位置不同,你將會看到不一樣的人生!


01

處境不同,更要設身處地


只有成人才能看懂的4張圖,看完瞬間清醒


古時候,有一個人請一個瞎子朋友吃飯,吃得很晚,瞎子說很晚了我要回去了。


主人就給他點了一個燈籠,他就很生氣地說:“我本來就看不見,你還給我一個燈籠,這不是嘲笑我嗎?”


主人說:“因為我在乎你才給你點個燈籠,你看不見,別人看得見,這樣你走在黑夜裡就不怕別人撞到你了”瞎子很感動!


並不是所有的魚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所以,不要輕易指責別人,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智慧,去知道別人生活裡的喜怒哀樂、去真正體諒別人的酸甜苦辣。


這時候,懂得站在別人的位置,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就尤為重要。也許,就是你一個關懷的動作,無意識的就會溫暖許多人的心。


有人說,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我卻想說,即使沒有完全的感同身受,能換個角度為他人著想,也是一種善舉。


人生無常,誰都會有眼淚有悲傷,我們要學會欣賞和悲憫,學會善待他人。


02

角度不同,方見柳暗花明


只有成人才能看懂的4張圖,看完瞬間清醒


看到的是什麼?很明顯,一隻青蛙啊!


那請您現在把頭向右一歪,或者把手機側過來,換個角度看一下,發現什麼其它東西嗎?

只有成人才能看懂的4張圖,看完瞬間清醒


有這麼一個故事:


聞名於世的勵志成功大師拿破崙·希爾,某一年需要聘請一位秘書,於是在幾家報刊上刊登了招聘廣告。結果應聘的信件如雪片般飛來。


但這些信件大多如出一轍,比如第一句話幾乎都喜歡這樣開頭:


“我看到您在報紙上的招聘秘書的廣告,我希望可以應徵到這個職位。我今年某某歲,畢業於某某學校,我如果能榮幸被您選中,一定兢兢業業。”


拿破崙·希爾對此很失望,正琢磨著是否放棄這次招聘計劃時,一封信件給了拿破崙·希爾全新的希冀,認定秘書人選非信主人莫屬。


她的信是這樣寫的:


“敬啟者:您所刊登的廣告一定會引來成百乃至上千封求職信,而我相信您的工作一定特別繁忙,根本沒有足夠時間來認真閱讀。


因此,您只需輕輕撥一下這個電話,我很樂意過來幫助您整理信件,以節省您寶貴的時間。


您絲毫不必懷疑我的工作能力與質量,因為我已經有十五年的秘書工作經驗。”


後來,拿破崙·希爾說:“懂得換位思考,能真正站在他人的立場上看待問題,考慮問題,並能切實幫助他人解決問題,這個世界就是你的。”


03

心態不同,才能達觀處世


只有成人才能看懂的4張圖,看完瞬間清醒

這是一幅相當經典的圖片,叫“老婦和少女”。上圖很明顯是位老嫗,但換個角度再看,怎麼年輕了呢?

只有成人才能看懂的4張圖,看完瞬間清醒

讓我們看看老嫗變成了妙齡少女的過程吧:

只有成人才能看懂的4張圖,看完瞬間清醒

我們經常會碰到很多不如意、不順心的事,心情有時候會很鬱悶,很煩惱,很惆悵,很無奈。遇到不開心的事呢,我們要學著換位思考,結果就會完全不同。正如一個老和尚問小和尚的:如果你跨前一步是死,退後一步是亡,你怎麼辦?小和尚毫不猶豫地說:我往旁邊去。所以,即使遇到再大再多的煩心事,試著換位思考,可能你就會覺得豁然開朗:
世界原來如此美麗!


04

高低不同,方顯眼界格局


只有成人才能看懂的4張圖,看完瞬間清醒


圖中四個人:


左一的人有錢,站得最高,視野反被遮擋,看不到沿途的風景;


左二有知識的人也有高度,但不會賺錢,視野也被遮擋了一部分;


左三邊學習邊賺錢的人視野獨好,沿途風景一覽無餘;


左四的人既沒有知識也沒有金錢,腳下空空,看不到一絲的風景。


人的眼界和格局,往往決定了一個人能達到的高度,反過來,一個人的高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的格局。


你從80樓往下看,全是美景,但你從2樓往下看,全是垃圾。


人若沒有高度,看到的全是問題,人若沒有格局,看到的全是雞毛蒜皮。


看過一則笑話。


冬天,三個老漢一起蹲在牆角,一邊曬太陽,一邊大談理想。


拾糞的老漢說:“如果我當了皇帝,我就下令這條街東面的糞全部歸我,誰去拾就派公差去抓他。”


砍柴的老漢瞪了拾糞老漢一眼說:“你就知道拾糞,如果我當了皇帝,我就打一把金斧頭,天天用金斧頭去砍柴。”


討飯的老漢聽完後哈哈大笑,他說:“你們兩個層次真低!都當皇帝了,還用得著幹活嗎?要是我當了皇帝,我就什麼也不幹,天天坐在火爐邊吃烤紅薯。”


站在半山腰的人,永遠體會不到一覽眾山小的壯闊;通過井口窺見天空的人,也只能見得一口徑的範圍。


只有心存大格局,才能過好小日子。


只有成人才能看懂的4張圖,看完瞬間清醒


05


你是顧客,認為商家太暴利;你是商人,覺得顧客太挑剔。你開車時,希望行人遵守規則;你步行時,希望車主禮讓。你打工時,覺得老闆不通人情;你當老闆時,覺得員工不積極。


事實證明:一直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別人,所得出的,永遠都不會是好的結論。


如果能夠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多點理解、懂得、尊重、知足、放下,人生一定會多點成熟、幸福、獲得、快樂、放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