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男裝的蘇格蘭短裙為何能傳承至今?因其濃縮了一部“英國史”

男人穿裙子,而且能把它穿出堂堂男性魅力,你信嗎?看看那些高大威猛的英國男人,留著性感的鬍渣,下身穿著五彩斑斕的格子短裙,似乎還真不太違和。

時至今日,在一些重要的社交場合,如婚禮、節慶等,英國尤其是蘇格蘭的男人會穿上各種顏色和圖案的蘇格蘭格子短裙。他們甚至能根據格子的顏色和圖案識別出對方的家族、地區、身份、職業等信息,如同把“身份證”穿在身上一樣,有點可怕是不是?但實際上就是這樣。

除了一般百姓,英國的皇室也會在正式場合穿著格子短裙,如我們狂熱的格子短裙愛好者:查爾斯王子。在社交網站或新聞中,經常能看到他興高采烈地穿著格子短裙的身影。甚至有“70歲查爾斯王子穿蘇格蘭裙變五五分身材”這樣詼諧的標題出現。

顛覆男裝的蘇格蘭短裙為何能傳承至今?因其濃縮了一部“英國史”

穿著蘇格蘭短裙的查爾斯王子

雪梨查閱資料後發現,查爾斯王子在出訪蘇格蘭的時候也經常會穿格子短裙,然而縱觀英國曆史,查爾斯王子並非第一位這麼做的王室成員。


一、第一位穿格子短裙出訪蘇格蘭的君主:格子呢獲得官方“正名”

喬治四世,一位親民且性格隨和的國王。其在位時期正值英國漢諾威王朝,他在登基第二年(1822年)訪問了位於蘇格蘭的愛丁堡。繼上一次英格蘭君主的來訪,已經過去一個多世紀了。愛丁堡的貴族特別欣喜,紛紛穿上了當時頗具代表性的高地服飾——蘇格蘭格子短裙,迎接這位君主。這並不稀奇,稀奇的是這位胖胖的國王,他的穿著。

愛丁堡的荷里路德宮陳列著一幅喬治四世的畫像,這幅畫就創作於他訪問愛丁堡期間。畫中的喬治四世身穿紅綠相間的格子短裙和夾克,儼然一副高地人的裝扮。這在以前是從未有過的,因為英格蘭人一直將高地服飾看作“野蠻、奴性”

的象徵。

顛覆男裝的蘇格蘭短裙為何能傳承至今?因其濃縮了一部“英國史”

喬治四世畫像

而喬治四世此次主動穿上高地服飾訪問愛丁堡,足以見他的誠意:對蘇格蘭文化的熱忱和認可,同時也希望得到當地民眾的支持,擁護漢諾威王朝。

所以喬治四世的這次訪問,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其加速了英格蘭與蘇格蘭的融合,還順便為蘇格蘭短裙正名,使它成為了欽定的蘇格蘭代表服飾。

其實,蘇格蘭服飾的正名之路非常曲折,它經歷了漫長的“轉正”過程,是蘇格蘭人民艱辛抗爭的結果。

二、格子呢“正名”前的曲折歷史:蘇格蘭人為保持民族獨立性的抗爭

· 格子短裙的前身

蘇格蘭格紋服飾主要起源於蘇格蘭高地,那裡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是自給自足的氏族制。高地的傳統服飾最早並不是格子短裙,而是格子束腰披風。這種披風出現於16世紀末,非常適合當時需要經常戰鬥的高地武士,由於高地氣候常年寒冷,風雨不斷,呢子束腰披風可以很好地防風保暖,同時,及膝的設計也很適合武士們渡河。

顛覆男裝的蘇格蘭短裙為何能傳承至今?因其濃縮了一部“英國史”

穿束腰披風的高地武士

而且披風還能通過色彩體現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如:族長的披風顏色比較鮮豔,而武士和平民的披風則比較暗淡,這樣在野外不容易被野獸或敵人發現。

此時的蘇格蘭低地和英格蘭男士則身穿寬鬆的馬褲,與高地的披風形成鮮明對比。雙方是一種互不干涉的態度。


1603年,英格蘭與蘇格蘭實現王位聯合,進入斯圖亞特王朝時代。名義上雖說是合併後兩國獨立、平等,但實際上英格蘭控制了蘇格蘭,使其成為附屬國,並切斷了蘇格蘭與法國、荷蘭等國的貿易,對蘇格蘭經濟產生了沉重打擊。這一系列的舉動引起了蘇格蘭民眾強烈的不滿。

1707年,外來王室漢諾威取代了斯圖亞特王朝。為獲得蘇格蘭的支持,取得政權的合法性,英格蘭在《聯合法案》中默認族長對高地的統治權,保留其獨立權利,承認南北差異。

顛覆男裝的蘇格蘭短裙為何能傳承至今?因其濃縮了一部“英國史”

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訂立《聯合法案》

其實在之後的30多年裡,英格蘭與蘇格蘭之間也並不安寧。縱觀歷史,幾乎所有新王朝上臺後,都需要一段時間來穩固政權。詹姆士黨人和蘇格蘭高地、低地的一些擁護前朝的人民並不滿意漢諾威的統治,他們在時刻密謀著復辟之事,所以對抗政府的小規模戰爭也是不斷的。在此期間,高地人包括軍人在內,還是穿著他們的頗具民族色彩的傳統服飾,格子呢束腰披風。

直到1744年,詹姆士二世之孫“小王子查理”,身穿一套用來凝聚詹姆士黨人的格子呢服飾,發動了大規模的蘇格蘭叛亂,欲推翻漢諾威王朝,實現斯圖亞特王朝復辟。但是最終夢想破滅,1746年卡洛登戰役的失敗,宣告了斯圖亞特王朝的覆滅。

顛覆男裝的蘇格蘭短裙為何能傳承至今?因其濃縮了一部“英國史”

卡洛登戰役

·《服裝禁令》的頒佈,格子呢命運的劇變

好!現在該反過來收拾殘局了!憤怒的英國政府對蘇格蘭高地展開了殘酷的大清洗,取消了私家軍隊。1746 年喬治二世藉機頒佈了《服裝禁令》,規定:

“任何蘇格蘭男性或男孩(部分軍人除外)不得以任何藉口穿戴高地服飾,包括格子花呢製品、高地緊身褲、肩帶等;禁止在束腰披風和上衣裝飾格子圖案或任何表明黨派立場的圖案。如有違抗,初犯入獄6個月,再犯被押至海外種植園勞作7年。”

這個規定明顯透露著漢諾威王朝的擔憂:因為小王子查理叛亂時是穿著高地格子呢服飾,如果現在再有蘇格蘭人敢穿這類服飾,就有支持斯圖亞特王朝的嫌疑,這是對以倫敦為核心的現代資本主義制度的公然挑戰!

顛覆男裝的蘇格蘭短裙為何能傳承至今?因其濃縮了一部“英國史”

穿高地格子呢服飾的小王子查理

格子呢披風被打上了深深的政治“烙印”,雖然蘇格蘭民眾還在默默反抗:如女性仍然身穿豔麗的格子長裙;演員也會穿戴高地服飾;一些蘇格蘭人民會掛一些身穿格子呢服飾的人物肖像畫(當然是在自己家裡這種私人場所)……蘇格蘭人以上種種作為可以看作是對英國政府的柔性反抗。

但是,格子呢披風,這種古老的、真正象徵著蘇格蘭高地的傳統服飾,從那時起,就在歷史上消失了。


蘇格蘭人民心裡不甘啊,他們為了不被英格蘭同化,與之頑強鬥爭了30多年,終於,漢諾威王朝在1782年取消了“服裝禁令”。但是格子束腰披風是沒法再穿了,聰明的蘇格蘭人找到了披風的替代品——格子呢短裙

就這樣直到1822年的喬治四世訪問愛丁堡,國王親自穿上格子呢短裙,正式為其正名,從那時起,格子呢短裙不但成為欽定的蘇格蘭代表服飾,而且一躍成為上層社會禮服。同時,格子呢亦成為蘇格蘭重要的產業之一,到19世紀末,有地位、有身份的家族幾乎都有了屬於自己的格子圖案,氏族蘇格蘭格子得到空前發展。

顛覆男裝的蘇格蘭短裙為何能傳承至今?因其濃縮了一部“英國史”

大家可能會好奇,僅僅因為一位國王就讓原本只屬於蘇格蘭的“野蠻”的民族服飾成為大英帝國的象徵,並頻登大雅之堂嗎?其實,民眾對“移風易俗”的接受,是有很深層的背後原因的,我們可以大膽推斷:他們必須先在心理上已經接受了新的社會制度。

為什麼一直在抵制蘇格蘭民族服飾的英格蘭,突然接受了他們的服飾,且國王都親自穿上,並主動拜訪愛丁堡?

為什麼蘇格蘭貴族拋棄了斯圖亞特時期的束腰披風,紛紛換上了“現代產物”格子呢短裙,去迎接這位漢諾威王朝的國君?

種種跡象表明,南北真正的融合即將到來。

顛覆男裝的蘇格蘭短裙為何能傳承至今?因其濃縮了一部“英國史”

三、格子呢復興的背後原因:社會制度的改變

促進南北融合有一個重要因素——高地氏族制的瓦解。

英國早在15世紀末就開始了歷史上著名的“圈地運動”,其也被稱為“羊吃人”運動。如英國作家托馬斯·莫爾所寫:“你們的綿羊本來是那麼馴服,吃一點點就滿足,現在據說變得很貪婪、很蠻橫,甚至要把人吃掉……”

圈地運動致使大量農民的土地使用權被強行剝奪,失去了生存保障,成為“流浪漢”。

這場殘酷運動的觸手最終也伸到了蘇格蘭高地上,在1746年小王子查理復辟夢破碎後,緊接著,高地上的圈地運動爆發。

大多數高地佃農失去了土地,被族長驅逐,去南部參軍或者移民北美。氏族土地公有制變成了族長私有制,商品經濟快速發展,氏族制崩潰,高地邁入了資本主義社會。原先的族長都搖身一變,成了土地領主和資本家。

他們渴望得到政府的認可,鞏固自己的土地財產權,發展羊毛出口貿易,甚至在議會獲得一席之地。所以他們離不開漢諾威王權的支持,他們必須依賴政府。而王室也正好希望得到高地人的擁護,鼓勵他們投入到英帝國的殖民擴張活動中來。

顛覆男裝的蘇格蘭短裙為何能傳承至今?因其濃縮了一部“英國史”

在這樣一種雙方互相需要的背景下,再加上文壇颳起的“浪漫主義風”的催化——一些描寫高地蓋爾文化的歷史小說興起,其中以

沃爾特·司各特發表的《威弗利》為代表。喬治四世在這個時候,受到了這些文學作品的影響,因此便促成了他的愛丁堡之行。

之後,在漢諾威王朝晚期的維多利亞時代,英政府進一步肯定了高地蓋爾文化,同時還拓展了高地旅遊業,王室貴族經常到高地度假,王子、貴族們紛紛穿上了格子呢短裙;同時,在當時的報刊和藝術作品中,也充分肯定了高地軍隊為帝國作出的巨大貢獻。

就這樣,蘇格蘭和英格蘭、高地與低地,在漢諾威王朝時期被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高地文化連同格子呢短裙一起,得到了官方的認可,蘇格蘭短裙至此發展成為大英帝國象徵。

顛覆男裝的蘇格蘭短裙為何能傳承至今?因其濃縮了一部“英國史”

最後的話

說了半天,蘇格蘭這個“半路出現”的格子短裙到底是誰發明的?蘇格蘭人最早是什麼時候開始穿它的呢?

歷史上對此頗有爭議,而有意思的是發生爭議的兩派學者恰好位於英國南北兩面:

首先,南面英格蘭學者認為,格子呢短裙是英格蘭人發明的。他們考證後說 1727 年,一位名叫托馬斯·羅林森的英格蘭人在高地有鍊鐵鑄造廠。羅林森看到工人穿著束腰披風不方便進行伐木工作,於是請來裁縫將披風一分為二,即上身夾克,下身短裙。

其次,北面蘇格蘭學者否定了英格蘭學者的觀點。他們認為,格子呢短裙早在1639 -1649年間伊尼戈·瓊斯繪製的服裝圖《英格蘭人、愛爾蘭人、蘇格蘭人》中就存在了。但此考據無法證明格子短裙不是英格蘭人設計的。

顛覆男裝的蘇格蘭短裙為何能傳承至今?因其濃縮了一部“英國史”

不管怎樣,蘇格蘭人在“服裝禁令”後被迫拋棄了傳統披風,並在漢諾威國王訪問期間選擇了穿著與國王一樣的格子短裙,說明他們從心理上接受了新的政治、社會制度,決定擁護新的王朝;而英格蘭對格子短裙從鄙夷到接受的態度轉變,表達了其對高地從對抗到包容的過程。以上種種都是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擴張的必然結果。歷史走向決定了當時的英國必須走南北融合的道路,最終形成大不列顛文明。


您的點贊、關注、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期待與您一起交流探討,非常感謝!

於汶可:《蘇格蘭格子形制密碼研究》

趙羲:《服飾與制度:格子裝演變折射的蘇格蘭高地社會制度變遷與文化表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