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遲早會戰勝病毒,但人心的病毒呢?

我們遲早會戰勝病毒,但人心的病毒呢?


確診210644例,死亡9517例!

這是世衛組織3月23日公佈的,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數據。

新冠病毒是全世界共同的敵人。


在全球抗疫一盤棋面前,中國與很多國家在通力合作,在守望相助。

但總有很多人出來秀智商,秀下限。


在網絡上嘲笑其他國家不會“抄作業”,惡毒謾罵歸國同胞,在現實中排斥歧視湖北人。

疫情是一面鏡子,照妖鏡。把很多人內心的妖魔鬼怪全部照了出來。

我們遲早會戰勝病毒,但人心的病毒呢?

先說嘲笑派。

這些人的表情包是幸災落禍。

前段時間,日本、韓國疫情爆發,我們的微博、自媒體、朋友圈開始出現各種“嘲笑體”。“安培慌了……”“韓國崩潰……”等。

這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你們啊,連中國的作業都不會抄”以及“日本、韓國,大哥喊你來抄作業”。

好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優越感。

這些人的心態隨著歐洲、美國疫情進一步爆發,達到了自嗨的巔峰。

韓國、日本崩潰了嗎?沒有。

日韓在經歷了初期的慌亂之後,現在已經漸漸穩住了陣腳。而疫情日趨嚴重的歐洲和美國,相信最終也會得到控制。

回到“抄作業”這個問題上來。明明中國有大把抗疫的經驗,為什麼他們不學習借鑑?

我相信,這些國家能借鑑的一定會借鑑,但要讓他們都像中國一樣做到全民抗疫,全社會按下暫停鍵,所有工作都為抗疫讓路,這是很難的。


原因很簡單,國情不一樣,政治制度不一樣,社會動員模式不一樣,公民權利與義務不一樣,就連國民心態也不一樣。

正是因為這些不一樣,他們沒辦法做到跟中國一樣。疫情就像一道問答題,每個國家有自己的解題思路,無關優劣,我們沒必要讓所有國家套用一個模板。

殺豬殺屁股,各有各的殺法,解題思路不只一種,各國終究會找到適合自身的抗疫方法。

所以真的不要再嘲笑別人不會“抄作業”。

他們初期經歷的慌亂,暴露出的問題,醫療資源的集中擠兌,武漢在最初也經歷過。


況且日本、韓國在中國抗疫期間給予大量的援助。我們不能在人家遇到困難的時候去嘲諷。

事實上,無論是中國政府,還是民間組織,都為日本、韓國、意大利、伊朗等疫情嚴重的國家提供了物資援助甚至是專家支持。

在世界級的災難面前,我們正在努力塑造和提升正面積極的國家形象,這種狹隘的國民心態是在幫倒忙,要不得。

你有國家榮譽感和民族自豪感,但不要建立在嘲笑和幸災樂禍的基礎上。


因為別人也有國家榮譽感。在全球抗疫和人類命運共同體面前,我們需要的是朋友,而不是敵人。

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全世界各大經濟體的利益被高度綁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沒有誰能夠獨善其身。

新中國已經邁入第71個年頭了,21世紀也已經進入第二個十年,但很多人還活在大清國。

我們遲早會戰勝病毒,但人心的病毒呢?

如果說嘲笑他國不會“抄作業”還可以理解為認知偏差。


但攻擊謾罵同胞,尤其是歸國留學生和湖北籍人士,就是缺乏最基本的同理心。

前幾天,在西班牙踢球的中國球員武磊被確診為新冠病毒。國內主流媒體都進行了報道,在評論中也表達了對武磊的關切和祝願。

當這一話題上了微博熱搜,畫風突變。一群人跳出來發表惡毒言論,秀智商,秀下限。

他們攻擊的理由幼稚可笑:武磊不是中國人。

比如,他們說,“笑死了,一個西班牙人感染至於這樣嗎,西班牙在我們危難時候捐物資了嗎?”“動下你們腦子,武磊是中國人還會跑去外國球隊”。

比如,他們又說,“一個有擔當負責任有骨氣的球員,應該是想著如何讓自家球隊強大,而不是跑到外國樂不思蜀”。


武磊效力的俱樂部中文全稱是“皇家西班牙人足球俱樂部”。因為他們不懂什麼是職業體育,什麼是職業球員,所以就把武磊直接當成了西班牙人。

按照這種邏輯,姚明去NBA,朱婷去土耳其聯賽,都是不愛國的行為。

這種言論我們姑且可以理解為無知,但咒罵人家去死,說看球的都是腦癱,這就不是無知了,簡直是惡毒無恥。

看這些微博用戶的頭像,應該都是年輕人,搞不明白為何有這麼重的戾氣。


他們平時在生活可能也是講禮貌,樂於助人的小年輕,怎麼一到虛擬空間就成了鍵盤俠?

一個在西班牙踢球的中國球員況且遭遇如此謾罵,那些近段時間回國又不幸感染的人受到的責罵可想而知。

“建設國家你不在,千里投毒你最快”。這句話反覆高頻地出現在社交媒體上。

一名從意大利回國的留學生,在經歷近8000公里行程,輾轉約30小時後終於回到祖國。他也和同機人員一起配合工作人員完成了各項檢查,並遵照安排在指定地點進行了隔離。

這名留學生拍了一段Vlog,講述自己回國歷程,沒想到受到一些網友指責,說他千里投毒,回國添亂。

他覺得很委屈,發文回應:“留學生理應回國按流程隔離,遵循國家安排,不瞞報、不逃避,但我們不該被惡意攻擊,也不該被以偏概全。”

事實上,當國內抗疫最艱難的時候,恰恰是華僑和留學生拼命在海外採購物資,支援同胞。在危難關頭,他們盡了全力。

所以,真的不要動不動就站在道德制高點,打滿雞血,正義感爆棚地說人家“千里投毒”。


你在建設國家,別人也在建設。

我們遲早會戰勝病毒,但人心的病毒呢?

近段時間,國際疫情迅速蔓延擴散,對中國造成了非常大的輸入性風險。在本地病例陸續清零的情況下,新增的全部是輸入性病例。

這是事實。

但國家也採取了很多及時有效的措施。比如,加強入境人員核查、信息通報和數據共享,加強航空運輸、口岸檢疫、目的地送達、社區防控等措施並形成閉環。

特別是在北京、上海、廣東等重要入境口岸,制定了非常嚴密細緻的管理措施。

我相信,這些措施基本上是可以封堵漏洞,把牢關口的。即便有少量新增輸入性病例產生,各地也應該是可以有效隔離,防止擴散的。

這種情況下,我們不應該去標籤化,甚至汙名化那些因躲避疫情回國的人。

我就想問一句,如果你或者你的家人在國外留學、工作,所在地爆發了疫情,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你想不想回國?

如果告訴你所在地疫情嚴重,某某截止日前有飛機回國,就問你,回不回?

有句重慶話叫,火石兒沒有落到各人腳背上。

所以,能不能有點作為人的同理心,對自己的同胞客氣一點,理解一點。

人民日報也發文批評,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營造”出海外華人華僑回國就是坑害中國的輿論氛圍。

人民日報還說,祖國是他們的避風港,回到祖國懷抱是他們的合法權利,保護好他們也是國家的責任。

當然話分兩頭說,對於那些故意瞞報謊報個人情況,不配合防疫安排的回國人員,該依法處置就依法處置。

比如,前段時間的黎女士就是因為隱瞞自己個人健康狀況,給同機人員造成傳染風險,回國後以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又比如,一名從意大利歸來的留學生在被隔離期間,因為對隔離點只提供開水,沒有礦泉水而大為光火併試圖衝闖隔離點。還有一名從泰國回來的女子拒絕隔離,在機場並爆粗口與防疫人員發生爭執。

這些行為,都應該受到譴責,如果違法相關法律法規,就應該被依法處置。

但我相信,這些都只是個例,但個體行為因為網絡被放大,成了一個群體的標籤是不應該的。我相信,大多數回國人員是自覺遵循了相關防疫流程,並服從了相關安排的。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們的敵人是病毒,而不是感染病毒的人。


全世界不分國籍、種族、民族、政治立場,都是命運共同體,都應該並肩作戰,共同打贏這艱難一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