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2018年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真題及答案

二、簡答題

26.簡述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係原理及意義。

【答案】(1)物質和意識的關係是:物質決定意識,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意識反作用於物質。堅持物質決定意識,就堅持唯物論;承認意識的能動作用,就堅持了辯證法。物質決定意識和意識的能動作用是辯證統一的。割裂這種統一,會導致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唯心主義片面誇大意識的能動作用,否認物質對意識的決定作用;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肯定物質對意識的決定作用,但缺乏實踐的觀點,忽視意識的能動作用。


(2)方法論意義:我們要尊重客觀規律,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按規律辦事,解放思想,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考點】客觀規鋒性與主觀能動性


27.簡要說明整個人類的認識是有限和無限的統一。

【答案】(1)認識的有限性:指每個時代的人每一次具體的認識是有限的;認識的無限性:是指整個人類無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認識是無限的。所以認識的有限性和無限性是辯證統一的。


(2)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人的認識運動是螺旋式的上升運動,這就是認識運動發展的總規律。

【考點】認識的辯證運動


28.超額剩餘價值是怎樣產生的?單個企業能夠穩定長期獲得發展嗎?

【答案】(1)在現實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總是從個別企業開始的。個別企業

率先採用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技術,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使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商品的個別價值低於社會價值,但商品仍按社會價值出售,就可以獲得更多的剩餘價值,這部分稱為超額剩餘價值。超額剩餘價值就是商品個別價值低於社會價值之間的差額。


(2)為了追求超額剩餘價值,各個資本家之間進行激烈競爭。少數企業不可能長期壟斷先進生產條件,當先進技術得到普及以後,該部門的勞動平均生產力將會提高,從而導致商品的剩餘價值下降,個別價值低於社會價值的差額便會消失, 原來的超額剩餘價值就不存在了。但是,由於勞動生產率普遍提高的結果,使單位商品價值降低,從而勞動力價值也相應降低,必要勞動時間縮短,剩餘勞動時間延長。因此,超額剩餘價值雖然在個別資本家那裡消失了。但所有的資本家卻都可以由於勞動生產率的普遍提高而得到相對剩餘價值。由此可見,相對剩餘價值是各個資本家追求超額剩餘價值的過程中實現的。在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中,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日益成為資本家加強剝削的主要方法。

【考點】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特徵


29.資本主義國家如何通過利率進行經濟調控?

【答案】(1)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宏觀經濟調控的主要政策。三種主要政策: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計劃管理。貨幣政策:一是對利率的調節,二是對貨幣流通量的調節。

(2)利率調節主要是通過利率高低和差別利率現宏觀經濟目標。例如,對國家支持的產業或企業給予優惠的信貸策件,鼓勵其發展,相反,對國家要控制的經濟活動則用較苛刻的信貸條件來制約。在經濟過熱時,適當提高利率,給經濟降溫;相反在需要刺激經濟發展,走出蕭條與不景氣陰影的時候,則適當降低利率來刺激投資與消費。

【考點】從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到壟斷資本主義


30.什麼是共產主義的精神境界?

【答案】在共產主義社會,全體社會成員都具有高度的思想覺悟和道德品質,人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表現在:高度自覺的勞動態度,遵守紀律,團結互助,誠信友愛等;摒棄了利己主義資產階級思想,樹立集體主義為核心的共產主義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

【考點】馬克思主義對共產主義社會的展望


三、論述題

31.試述上層建築必須適合經濟基礎發展的規律及其現實指導意義?

【答案】(1)上層建築必須適合經濟基礎發展求規律的內容有:

①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產生和上層建築的性質;經濟基礎的變化決定上層建築的變化。

②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集中表現為它是為經濟基礎服務的。當上層建築為先進的經濟基礎服務時,起推動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作用;當上層建築為落後的經濟基礎服務時,起阻礙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作用。

③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運動。由基本適合到基本不適合,再到基本適合的循環往復,不斷髮展的過程。

(2)上層建築必須適合經濟基礎發展要求規律的意義是:

①上層建築必須適合經濟基礎發展要求的規律,是無產階級政黨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理論依據。

②正確理解和運用這個規律,對於無產階級的革命和建設事業,特別是對於我國正在進行的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考點】社會基本矛盾及其運動規律


32.試述商品價值量的決定及其同勞動生產率的關係。

【答案】(1)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的價值量。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的商品價值量,叫做商品的社會價值。

(2)勞動生產率是指勞動者的生產效率或能力,通常由單位勞動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或生產單位產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來表示。

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包含在商品會必要勞動量成正比,而與生產該商品的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考點】資本主義的形成


33.論述社會主義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答案】(1)社會主義民主是人類最高類型的民主,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2)社會主義民主首先是社會主義的國家制度。國體上說,社會主義國家是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從政體上說,社會主義國家採取民主共和國的形式,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組成政府,管理國家。

(3)社會主義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統一。社會主義民主作為上層建築是為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服務的,從這個意義上講社會主義民主是手段。作為一種優越的社會制度,社會主義民主是實現人民當家做主,完善社會主;從這個意義上講,社會主義民主又是目的。

(4)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是重要目標和任務,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社會主義民主建設需要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在尊重客觀規律和人民意願的基礎上,穩步前進。

【考點】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