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業併購案頻仍,為何?

國際書業併購案頻仍,為何?

3月4日美國維亞康姆CBS公司集團出售西蒙與舒斯特的消息一公佈,旋即成為業內外的焦點,大家都在觀望五大社是否會合併為四大社的後續結果。回首2019年至今,全球書業的幾次大型併購都令人矚目:教育出版社麥格勞-希爾與聖智合併,成為市值50億美元、僅次於培生的美國第二大教育出版社;貝塔斯曼購買大眾出版社企鵝蘭登剩餘25%股份,成為其全資母公司,西蒙與舒斯特的母公司CBS與維亞康姆合併,組建維亞康姆CBS公司;學術兼大眾出版社Rowman & Littlefield(R&L)收購普羅米修斯出版社(Prometheus Books)和McBooks。在圖書零售市場,美國巴諾連鎖店被英國連鎖店瓦特斯通的母公司艾略特管理公司以6.83億美元收購,瓦特斯通CEO詹姆斯·當特執掌巴諾帥印。雖併購數量不多,但規模並不算小。

可以看出,國際書企在併購中都更加註重從長遠考慮,選擇優質資產實現有機增長,並著力確立自己的優勢地位。

01

教育出版商力拓數字平臺

兩家教育大社的合併,是在美國教育出版尤其是高校教材市場持續萎縮的背景下發生的。根據美國出版商協會委託Student Monitor機構做的統計,2019年秋季學期,美國高校學生購買或租賃教材的平均支出比2018年同期減少23%至205美元,與5年前相比減少了29%。

根據標準普爾全球公司(S&P Global)的分析,美國高中畢業生數量逐年減少,現在美國高校本科生的構成已經發生改變,有75%的本科生是有全職工作的校外生,37%的本科生有兼職工作,國際學生入學數量也在減少。美國的大學面臨財政壓力,因此紛紛與其他大學建立戰略合作,共同投資於在線學習基礎設施和高端的營銷方案。

美國出版商協會也認為,美國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收入仍將繼續下滑。這主要基於幾方面因素:美國各州10年來給高校劃撥的預算縮減了10%,並將繼續下滑,美國社會動盪不安,面臨財政困難的高校越來越多,法律監管環境不穩定,整個社會的經濟增長率在2%以下。標準普爾基於這些因素對美國高教市場也做出了悲觀的預測。

麥格勞-希爾與聖智的合併在今年初遇到了來自英國方面新的質疑,原計劃3月底完成的交易可能會拖到6月。據悉,合併後的公司將控制美國高校教材市場41%以上的份額,幾乎與培生旗鼓相當。美國40多所高校及代表3萬多家大型書店的美國大學書店協會先後提出反對,認為這將減少競爭,這幾家社通過規模化運作或將操控市場並實施提價策略,最終將取締二手書市場。英國方面也提出了市場壟斷的擔憂。對此,美國司法部要求出版社提交合並不會帶來市場壟斷的證據。出版社正在為此準備提交的資料。

2019年底,美國的大學書店就遭遇到來自出版社的壓力。聖智出版社的紙質教材在大學書店的售價一直與聖智網站的價格相同,可以8折銷售。但是12月中旬,聖智規定書店必須以原價銷售,這意味著書店的零售價更高,書店的銷量則將減少。對此聖智表示,出版社向美國高校派出幾千名駐校代表來宣傳推廣數字教材,在數字教材日益普及的同時,大學書店和紙質教材的功能在弱化。提高紙質教材售價是根據經營成本核算作出的決定。然而,書業及相關人士更擔心的是,併購完成後,麥格勞-希爾和培生各自憑藉市場規模和壟斷地位,對其數字化產品實施提價。

培生、麥格勞-希爾、聖智等教育出版社均推出了數字化平臺,並開展費用全包式的教材訂閱模式。麥克米倫在2019年秋季推出“Achieve”平臺測試版的基礎上,今年秋季也將正式上線該平臺。此外,威立公司於2019年5月收購自適應技術公司Knewton後,也在整合Knewton公司旗下的Alta平臺的自適應技術優勢,將其開放教育資源內容與威立的用戶資源進行整合,為滿足師生教學需求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更多商家的殺入,也將使高校數字教材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

02

大眾出版注重確立優勢地位

貝塔斯曼通過收購企鵝蘭登25%股份,鞏固了在全球大眾出版市場的領軍地位。

企鵝蘭登在2019年有多起併購,尤其以童書領域的併購為主:3月收購英國童書出版社小老虎集團(Little Tiger Group),5月收購西班牙Salamandra公司,6月購買了美國最大的獨立出版社Sourcebooks 45%的股份,7月購買了剛申請破產的F+W Media公司的圖書資產,7月收購西班牙加泰羅尼亞語出版社La Campana Llibres,在新加坡推出第一批書目,加持巴西最大的大眾出版社Companhia das Letras的股份,10月收購Zahar出版公司,11月收購印度童書出版社Duckbill Books,企鵝青少出版公司5月通過收購著名繪本作家埃瑞克·卡爾(Eric Carle)的公司,掌握了卡爾所有童書作品的全球出版權及版權授權業務。

貝塔斯曼通過企鵝蘭登的多次併購,實現了在全球範圍內的本土化增長策略,即通過出版當地最優秀的圖書、併購新的公司以及吸引公司裡優秀的人才加盟來實現。

維亞康姆CBS集團之所以出售西蒙與舒斯特,在該集團CEO鮑勃·巴克西(Bob Bakish)看來,是因為西蒙與舒斯特的產業不是基於視頻,而影視業務已成為維亞康姆的核心業務。西蒙與舒斯特的接盤者很可能是某一家大型出版社。有消息稱,哈珀·柯林斯的母公司新聞集團和阿歇特的母公司拉加代爾都對圖書業務感興趣,如新聞集團2014年併購愛情小說出版社——禾林出版社,阿歇特圖書集團近年來也收購了亥伯龍(Hyperion)和珀修斯圖書集團(Perseus Books Group)。這兩大老牌出版社都可能通過併購繼續壯大圖書業務。

這次併購將是繼企鵝蘭登併購之後美國大眾出版業的又一次大盤整。分析人士預估,西蒙與舒斯特的收購價將高達15億美元。有消息稱,除了這兩大出版社之外,風投公司KKR也有意收購,該公司曾在幾年前先後收購了有聲書出版社RBmedia和電子書發行商OverDrive。

童書領域,美國Highlights兒童雜誌社將旗下大眾圖書出版部Boyds Mills Press及其附屬品牌Calkins Creek和WordSong賣給了美國知名童書出版社Kane Press。該社專注於出版生動有趣的少兒教育繪本,2016年被中國的新經典文化公司收購,這為新經典深入美國童書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

03

學術出版併購注重以技術服務科研

學術出版領域,在OA2020和S計劃的推動下,全球學術界及出版商在朝著開放獲取的方向轉型。與各大出版社、各國科研機構和大學達成的越來越多的開放獲取新協議相比,2019年至今學術出版社併購的數量並不多,規模較大的有施普林格·自然集團把位於英國的參考文獻管理工具Papers賣給了軟件開發公司ReadCube。

威立公司2016年收購的出版軟件公司Atypon在中國市場取得了新進展。2019年5月,Atypon公司在Literatum平臺上設立了中國化學學會出版網站,來幫助該學會提高可見性、傳播範圍及全球影響力。Atypon公司在使用AI技術改善用戶體驗、支持更豐富的內容以及實現永久保存等方面具有更強的交互性。Atypon公司2019年6月收購RedLink公司,又增強了讀者對文章作註釋和寫批語的交互功能。

橫跨學術出版及大眾出版兩個領域的R&L出版社從1975年創立至今,有過48次併購,發展至今有9個分公司、6.4萬種動銷書。該社在2019年進行了5次併購。該社旗下還有NBN圖書發行公司,通過向圖書館提供學術書、向學校直銷圖書已成為美國前5位的圖書發行商。該社每年向客戶郵寄200萬份書目,通過做書目調查來助力其直銷業務。2019年該社新成立的R&L有聲業務部出版了35種有聲書,2020年計劃出版50部有聲書。

此外,美國對沖基金企業——艾略特管理公司2019年6月收購巴諾書店,則為深陷危機、裁員1800人的巴諾書店帶來了一絲轉機,美國出版界對新掌門人當特充滿期待。他真的能夠力挽狂瀾,挽救美國圖書零售業最後一家大型連鎖店?我們拭目以待。

記者 /樂毅

©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