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話”越多的家庭越幸福

不久前,綜藝節目《奇葩說》的辯題——“正確的廢話要不要說”衝上話題熱搜。

針對這個辯題,正反雙方都展開了不同角度的論述,可畢竟是廢話,很多人在最開始都是不支持說出來的。

但其中,儲殷教授的一段言論讓現場觀眾瞬間倒戈,將票投給了“要”,他是這樣說的:

“說正確的廢話,經常是需要付出時間的。二十歲以前,你會覺得父母很嘮叨,四十歲以後,你會覺得有父母嘮叨真好。因為你會明白父母講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在為你付出時間和感情。”

“廢話”越多的家庭越幸福


伴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也逐漸變快,很多話儘管聽起來有用,也覺得是可有可無的廢話。

就好像每一個孩子都覺得自己的父母很嘮叨、很喜歡說廢話,在他們耳朵裡這些話毫無用處,但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

上個世紀,美國人類學家貝蒂·哈特和託德·雷斯利曾展開了一次著名的調查。他們用數年的時間,跟蹤了42個家庭,記錄下了他們親子之間的對話。

最後發現,到四歲時,出生在富裕家庭的孩子會比貧困的家庭多聽到3000萬個單詞。

而這些單詞哪裡來的呢?它們並非是由在輔導班或者學校學習到的,它們來源的渠道竟然是父母的嘮叨!

既然這些嘮叨有必要說,那家長們究竟該怎麼說才能不讓孩子反感呢?

1、不指手畫腳,給予足夠空間

為人父母總是想要儘可能多的參與孩子的生活,於是便可能會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干涉孩子的行為,但是,成長最主要還是由孩子自己來完成的,他需要足夠的空間去探索、去嘗試,一味地被父母護在身後是無法長大的。

父母只能以一個建議者的身份站在一旁,以鼓勵的姿態把該由他獨立完成的事情交還給他,只在某個特定的時間點或場景下,用嘮叨給予出自己的建議,這時的嘮叨才會贏得孩子的尊重。

另外,孩子的很多想法是與父母背道而馳、且不被理解的,但他們可能又有自己的道理,如果這時父母們單純的以大人的眼光去判斷對錯,忽視他們的想法,更容易觸發家庭矛盾。

2、不舊事重提,改變說話規則

很多家長嘮叨的語速總是非常快,一個勁地要把自己想說的都說出來,這會造成話已經說出口了,但大腦還沒有反應過來,於是這些話是否重複也無從知曉。但孩子們會記得,他們會在心裡留下翻舊賬的印象,同時這也會非常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很難讓他們接受。

在嘮叨時家長可以注意放緩自己的語速,將自己要說的話慢慢說完,緩慢的語言更容易讓孩子沉浸下來去聆聽。

另外,父母在嘮叨時可以嘗試改變自己說話的風格,寓教於樂,總是嚴肅的對話很難提起孩子的興趣,嘗試在嘮叨裡穿插一些有趣的故事,把孩子當成朋友,讓他們覺得父母的嘮叨並非千篇一律,也會很有意思。

3、不過分關注,適當忽略轉移

有了孩子之後,很多家庭的重心便都轉移到了孩子的身上,以至於家長每天的眼睛裡都是孩子,會有無數件想要去嘮叨、去督促的事情,但這些目光的聚集,只會讓孩子備受壓力、讓他們手忙腳亂,最後出現的問題更多,成為惡性循環。

作為家長可以適當的進行視線轉移,不要把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這樣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並非完全是家庭的重心,身上的壓力也會減輕,親子關係則更容易變的和諧,孩子也更願意聽這類“為數不多”的嘮叨。

4、不一味輸出,增加反饋效果

父母在嘮叨的同時總是會忘記嘮叨的本意:是希望孩子完成某件事,而不是讓孩子感到厭煩,更不是滿足自己的說話慾望。如果一味地去嘮叨,而不管孩子是否聽進去了,那這樣的嘮叨不僅孩子不願意聽,自己也會變得很累。

學會傾聽,不止讓自己的嘴巴說,也讓耳朵工作起來。在嘮叨的時候注意觀察孩子的反饋,當他表現出厭煩或不安的情緒時,便及時打住,不再糾纏;當他願意聽的時候再繼續深入地說下去。

當反饋成為嘮叨中的一環,家長們可以更好地看見孩子的問題,孩子們也可以更好地接受父母的嘮叨。融洽的親子關係、和諧的家庭氛圍,從來不是父母或者子女單方面付出努力就可以實現,而是需要雙方共同去建設、維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