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古道爾丨希望的理由

珍·古道爾丨希望的理由

一直很少讀傳記,不過珍·古道爾很吸引我。

閉關讀書的假期,我選擇它一同踏入精神之旅。

我也認識從事動物保護的朋友,好奇的是,女性在這個領域是怎麼工作呢。

或者說,什麼樣的人可以從事這項工作?

讀了不久,我在書中找到了答案——

一個有開闊的思路,強烈的求知慾,熱愛動物,極有耐心的人。

尤其重要的是,這個人要工作勤奮,能夠長期遠離文明。

珍·古道爾丨希望的理由

珍·古道爾從小痴心於動物,愛讀動物故事書。她知道非洲的哺乳類動物最豐富,很想到那裡去。

26歲時前往非洲的原始森林,為了觀察黑猩猩,度過了38年的野外生涯。

有人問,為了研究黑猩猩,失去了很多常人本該有的快樂。回想起來,有後悔嗎?

她承認身處非洲令她錯過了很多;但是能夠實現去非洲的夢想,能夠沉浸於對黑猩猩生活的研究,讓她覺得一切都值得。

她得到了母親的支持,利基博士的幫助,以及很多人的鼓勵;學到了關於黑猩猩的知識,關於人類及人類身處環境的認識。

越發覺得,沒必要碰到什麼人,就問人家有什麼後悔沒。

人生並不是為了總結後悔才來的。

生活就是一種選擇,弗羅斯特早就告訴過我們:樹林裡分出兩條路,不能同時去涉足。

只要在自己的選擇中,得到自己想要的,已經是值得的人生。

一場雨後的場景,令我至今印象深刻。

一個多鐘頭過後,暴風雨的中心向南移去,雨勢慢慢減弱。

到4點半的時候,黑猩猩們從樹上爬下來,而後它們穿過溼漉漉還在滴水的植被下山。

他們來到一道長滿了荒草、可以俯瞰大湖的山脊上。


太陽露了臉,顯得昏慘慘、溼淋淋。陽光照在雨滴上,似乎每一片樹葉和每一根草葉上都掛著閃亮的珍珠,把這個世界裝扮得更加美麗。

前方小路上有一張編制精巧、掛滿晶瑩剔透水珠但卻不堪一擊的蜘蛛網,為了不把它碰壞,珍蹲下來從它下面挪了過去。

黑猩猩“菲菲”一家碰到黑猩猩“梅莉莎”一家時相互打招呼,它們都爬到一棵矮樹上去吃鮮嫩的樹葉。

珍走到一個可以立住腳的地方,看著他們享用當天的最後一餐。

下方那依然灰濛濛的湖面上白浪翻滾,南面的天空還是黑壓壓的烏雲。

北面的天空已然放晴,只有幾絲灰色殘雲。這一景象美得令人陶醉。

柔和的陽光在黑猩猩身上罩上一層古銅色。

它們所坐的樹枝又溼又黑,就像烏檀木。新長出的葉子淺綠色,油亮油亮的。

它們的身後就是那充滿戲劇色彩的靛藍天幕,電光閃閃,雷聲隆隆。

珍·古道爾丨希望的理由

作者全然沉浸在周圍的美景之中,語言已無法描述出來。

”自我“這個在文明世界過分重要的東西似乎不存在了:她和黑猩猩,和大地、樹木、空氣融合成一個具有自身精神力量的整體。

這就是我向往的境界。

非關書籍,或者任何文明。

但似乎正是它們一路引領,才到達此地。


人類一直在尋找世間事物的含義,原來可以通過許多窗口來觀察周圍的世界。

對動物的研究,有助於準確說出它與我們的相同之處,以及彼此之間最大的不同。

並非只有人類才具有人格個性、推理能力、愛他主義、喜怒哀樂的情感,也並非只有人類才能夠體驗心理和身體上的痛苦。(正好同期讀到《鳥類的智慧》)


只是人類從類人猿的行列中脫穎而出後,在智能方面的複雜性方面獲得了巨大的發展。

人類,而且只有人類,具有高度發達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有了言語,就可以問”我們是誰“”為什麼在這兒“之類的問題,而其他動物無法做到。

這種高度發達的智能,意味著對這個星球上的其他生命形式負有一種責任。


只是人們,是怎麼履行這種責任的呢?

這個問題在當下, 簡直振聾發聵。

如果失去所有的神秘感和畏懼感,把最裡層的、內心和靈魂深處的東西隔絕開來,那是多麼可悲和慘痛的事情。

愛因斯坦一直對生命持神秘的看法,所根據的是他在注視星星時產生的神奇和卑微的感覺。

若干年後,當人們再度審視這場疫情,是否能吸取教訓,將人與動物與自然放在正確並且敬畏的位置。

世界,並沒有完全無關的兩件事。並沒有完全無關的兩個人。

忽然想起一件事情來。(現實和小說中)動物保護主義者的態度都是要依靠人們的自覺,我一直認為這太理想化。

珍認為未來有希望,基於4條理由:人類的大腦,大自然的復原力,全世界年輕人身上所具備或者能喚起的精力和熱情,以及不可戰勝的人的精神。

每個人都很重要,都在起一定的作用,都能有所作為。

重建與自然界以及我們身邊精神力量的聯繫,才能吸取教訓,重拾平靜,讓希望揮灑下去。

回到當初的星光

回到絕對的平靜

只有他們能把希望之歌輕聲獻給

向著光明奮鬥卻又無望得到的人們

永恆的力量包含生命的開始

也概括了它的結局

把它們,像約瑟的衣服似的

蓋在一成不變、不斷移動的帆布上

那帆布向宇宙不斷延伸

但卻被一隻小青蛙

完全看在眼裡


珍·古道爾丨希望的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