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创造力是可以被“设计”出来的!

一直以来,我们都倾向于认为,创造力是无法锻炼的,它是一种无章可循的灵感。可是,创造力真的这么神秘吗?


你可能不知道,创造力是可以被“设计”出来的!

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家、创造力研究专家Ken Robinson(肯·罗宾逊) ,在《让天赋自由》一书中明确提出:创造力并非一成不变的,它可以通过后天的有效锻炼进行提升。你完全有可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变得更有创造性。


近几年,随着各行各业对创新性、创造力的强调,“设计思维”也成为风靡商界、工业界、科技界、教育界的流行词。它被视为一种创意激发的方式,也是一种创新式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设计思维”发源于设计界,后来被各行各业借鉴,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把它归纳成一套科学方法论。它一共分为下图这5个步骤,引导孩子们以“人的需求”为中心,通过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获得创新。


你可能不知道,创造力是可以被“设计”出来的!

同理心(Empathy):收集对象的真实需求

定义(Define):分析收集到的各种需求,提炼要解决的问题

头脑风暴(Ideate):打开脑洞,创意点子越多越好

原型制作(Phototype):把脑子中的想法动手制作出来

测试(Test):优化解决方案


其实,设计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随处可见。无论是一款富有创意的产品,还是一个别出心裁的解决方案,设计思维都能让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得更美好。


比如,儿童专属核磁共振检查室的诞生。在医院里,核磁共振检查是十分常见的检查方式。然而对孩子来说,要保持长时间一动不动地躺在冷冰冰的扫描仪器上,是种煎熬。据统计,有将近80%的儿童(7岁以下)患者需要注射全身麻醉才能配合完成核磁共振检查。


如何消除儿童患者的焦虑与不安,降低全身麻醉的使用率呢?放射科医生Doug Dietz把这个问题带到了斯坦福大学开设的设计思维课程中,并得到了解决方案:一个海盗船核磁共振仪!


你可能不知道,创造力是可以被“设计”出来的!

这个核磁共振仪没有做任何技术上的改动,只是把仪器画成了一个海盗船,而做核磁共振检查,就变成了迪斯尼的娱乐项目——海盗船!

当孩子躺上检查台时,不用穿上病服,而是需要穿上海盗服。医生会神秘地告诉孩子,“你的任务就是要潜入这艘海盗船。船体会发出各种响动和声音,你千万别动,一动就会被海盗发现,任务就失败了!”

经过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动,注射全身麻醉的孩子的比例,从原来的80%直接降到了10%。这位医生,用的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设计思维”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未来世界对青少年的创新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设计思维不仅进入了大量的美国中小学,还迅速风靡全球高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