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打綠:一杯看似清新的搖滾特飲,三年休團期滿,如今高調回歸

停不了對夢想的渴望

那就放膽一搏再去闖一闖

Tomorrow will be fine

“我們能再相聚,終究還是為了音樂和彼此的友誼。”--何景揚。

休團滿三年後,華語樂壇知名搖滾樂團,蘇打綠(Sodagreen)終又合體復出。

給歌迷的承諾,2020年春天兌現了。

在微博官宣迴歸的同時,還拋出了一首新歌「Tmorrow will be fine」。

蘇打綠:一杯看似清新的搖滾特飲,三年休團期滿,如今高調回歸


蘇打綠,長期以來被很多人誤解。

如果你只聽過蘇打綠的“好、無、情,”那麼很容易將其劃為小清新流行樂團。(我好想你,無與倫比的美麗,小情歌)

實際上,這是一支頗具個性且足夠獨立的搖滾樂隊。

蘇打綠的歌,乍看像清新無毒的泡泡汽水,實際上是喉舌熱辣的搖滾特飲。

蘇打綠:一杯看似清新的搖滾特飲,三年休團期滿,如今高調回歸


在綠團復出之際,我打算帶你重走一下他們的音樂之路。

一場純粹的作品巡禮。

看完這場巡禮,也許會顛覆你對這支樂團的固有認知。

早期的蘇打綠,帶有濃厚的另類搖滾風格。

當時的作品,率性自我,叛逆真誠。

2004年5月,樂隊推出首單,「空氣中的視聽與幻覺」,並以獨立搖滾樂團的身份正式出道。


空視幻的旋律隨性但上乘,清新與迷幻混合發酵,畫風奇特。

同年11月的live歌曲,「Believe In Music」、「蜘蛛天空」、「I don’t Care」,以及05年推出第一張同名專輯《蘇打綠》,帶有抒情搖滾和另類搖滾的特質。

講真,綠團的早期作品,讓人聽起來不太習慣。

乍聽之下內心無甚波瀾,甚至有點不易接受。

隨著欣賞次數的增加,才能漸漸get到其中的妙處。

蘇打綠:一杯看似清新的搖滾特飲,三年休團期滿,如今高調回歸


那些個性的旋律和歌詞,那些樂器音色的交織與碰撞,越聽越上癮,越聽越無法抗拒。

除了編曲精緻外,主唱的音色和唱腔別有魅力。

時而細膩空靈,時而野性灑脫,柔軟卻帶有刺透人心的力量。

對吳青峰的聲線,我經歷了從排斥到深陷的巨大反差。

蘇打綠:一杯看似清新的搖滾特飲,三年休團期滿,如今高調回歸


Sodagreen,“就像一杯慢性腐蝕心靈的旋律性飲料,具有某種變調搖滾精神,它試著改變受眾的音樂習性,綿密而愉悅,輕鬆又溫柔。”

後續推出的幾張專輯,讓樂團成員的才華展現得淋漓盡致。

2006年,專輯《小宇宙》問世。

那一年,他們剛剛大學畢業,離開校園後的作品,多以觀察生活的視角切入,以期描繪複雜的社會面貌。

即使城市再嘈雜混亂,音樂深處也會始終藏著一片方寸之地,那裡純淨且美好。

《小宇宙》是一張出圈之作,憑藉該專輯,蘇打綠獲得第18屆臺灣金曲獎最佳樂團獎。

其中收錄的那首「小情歌」,更是傳遍了街頭巷尾。(金曲獎最佳作曲)


蘇打綠:一杯看似清新的搖滾特飲,三年休團期滿,如今高調回歸


樂隊幾乎是瞬間走紅,可也正是因為小情歌,蘇打綠被牢牢地打上了小清新的標籤。

撕都撕不下來。

2007年,發行專輯《無與倫比的美麗》。

一張豐富且極有特色的專輯,裡面每首歌的尾奏都與下首歌的前奏相接,巧妙地體現了音樂的整體性。

像《白日出沒的月球》等作品,依然是獨具蘇打綠特色的另類搖滾風。

我非常珍視這張專輯。

用他們的一句歌詞來形容,應該是:純真的信念,讓我瞬間充滿了喜悅,口滿了稱謝。

2011年,《你在煩惱什麼》。

在許多人看來,這是最具流行氣質的一張專輯。

處處瀰漫著溫暖和治癒,美好悄悄流進心窩。

旋律靈動跳脫,每一件樂器都做到了巧妙編排。

聽蘇打綠,魅力絕不僅僅來自主唱的聲音,耳朵在張望時,隨處都有新驚喜。

浪漫派蘇打綠 - 你在煩惱什麼

蘇打綠:一杯看似清新的搖滾特飲,三年休團期滿,如今高調回歸


只有跟著心的感覺率性創作,才能真正實現突破。

蘇打綠:一杯看似清新的搖滾特飲,三年休團期滿,如今高調回歸


綠團的音樂風格十分多元,絕不囿於特定的內容或固定的曲風。

簡單的一句有才華遠遠不夠。

這既需要成員間有絕對的默契,更要對音樂藝術有獨到的認知。

想單獨拎出阿龔說一下,樂團的鍵盤兼中提琴手。(龔鈺祺)

雖然他總是被人們在無意間忽略,但在藝術性方面的貢獻,阿龔不可或缺,尤為重要。

樂隊的魅力就在於此,多人才華有機疊加。

如果要問哪張專輯最能體現蘇打綠的創作天分?

無疑要屬《韋瓦第計劃》的四季概念專。

這也是為什麼我要把它單獨拿出來說。

這四張專輯,不僅每張的音樂風格各異,完成度極高,而且還做到了文學性和藝術性的兼容美。

2009年5月,《春·日光》。

沒人會拒絕好聽的民謠。

囊括了很多大自然中的美好事物,蝴蝶與花的各站停靠,用交響夢形容一場春雨,用異次元的玫瑰比喻晚霞……

蘇打綠:一杯看似清新的搖滾特飲,三年休團期滿,如今高調回歸


歌詞與旋律搭起的優美意境,引人遐想,令人沉醉。

於欣喜歡快中,展現著春天的蓬勃生機與魅力。


2009年9月,《夏/ 狂熱》。

熱烈的英倫搖滾。

揭露現實的痛徹,也讚頌平凡的可貴。不媚俗,不做作。

肆意張揚,痛快的宣洩與對抗,戲謔又辛辣的諷喻,堅定自我的狂熱。

蘇打綠:一杯看似清新的搖滾特飲,三年休團期滿,如今高調回歸


“誰都沒有權力支配,我一生一趟忠於自己的表演,無論有多少清高的嘴,我會重生在粗暴讚頌中的美。”“夏日已老,我已熟悉黑夜。”

狂躁貫穿了整個夏季,專輯的最後一首「近未來」就像是夏日終曲,旋律悠揚綿長,細膩而奔放。

不忍結束,不想離開。曾好幾次聽著它元神出竅。

生活會丟過來很多困難,通往理想的道路上,會有各樣的阻礙和嘲笑,但最後也終於瞭解,“生命必須有裂縫,陽光才照得進來。”

不要放棄對未來的期待。

2013年9月,《秋:故事》。

詩意盎然的國風。

傳統樂器的加入,歌詞中的文學典故,都應景著秋天的味道。

蘇打綠:一杯看似清新的搖滾特飲,三年休團期滿,如今高調回歸


秋是孤獨的,寒涼的,令人思念的。

即便再如何悲愁,也要看到秋日裡的陽光明媚。

別忘了,秋也是收穫的。

表面上對詩情畫意情有獨鍾,實則是心向自然超然物外。

這張專輯的思想性很值得推崇,整體傳達出一種既出世又入世的情懷。

蘇打綠:一杯看似清新的搖滾特飲,三年休團期滿,如今高調回歸


我特別想說下「拾穗」,非常厚重的一首歌,辛勤勞作後換來豐收的喜悅,承載著對自然的敬仰與感恩。

這首歌最大亮點是間奏部分,吉他陪襯著嗩吶的演奏,將氣氛帶到最高點,震撼人心。

莊嚴、神聖、詩意、讚頌。

一首在文學、藝術和技巧上有著超高水準的歌。


2015年11月,《冬 未了》。

宏大細膩的交響樂。

視野寬廣,思想深邃。

蘇打綠:一杯看似清新的搖滾特飲,三年休團期滿,如今高調回歸


在寫到冬專的時候,我停了兩天,並沒有隨著秋一筆寫到底。

水平有限,實在不知如何描述這張專輯的宏大與細膩。

除了音樂本身帶來的震撼,每一首歌的意義都值得細細思考。

犀利、冷峻、溫熱、痛快、抗爭、愛與關懷。

莊嚴宏大的交響樂章,融合了西方哲學與古典文學的歌詞,讓蘇打綠在第27屆金曲獎上入圍8項大獎,獲獎4項。

最佳作詞「他舉起右手點名」,最佳編曲「痛快的哀豔」,最佳國語專輯,和又一次的最佳樂團。


蘇打綠:一杯看似清新的搖滾特飲,三年休團期滿,如今高調回歸


聽蘇打綠這麼多年的感覺,恰如他們在「博物館」裡的歌詞。

我 埋怨你的冷若冰

埋怨你的馬耳東風

耳邊風

埋怨你的粗神經

而我 當我展覽出你的優點

卻發現自己

不過是一尊藝術的門外漢

而我 當我陳列出你的缺點

卻發現自己

已成為一座想念的博物館

用了六年的時間,我們走過了四季,每一季每一處,都風景絕美。

完成“韋瓦第計劃”後,蘇打綠取得了巨大成就。

然而樂團卻突然宣佈,自2017年起,休團三年。

在用盡全力綻放光芒後,他們選擇暫時隱退,迴歸個人生活。

藝術源於生活,生命需要沉澱。

我記得成蹊曾在文章裡寫道:在聽音樂這件事上,一見鍾情真心不如相見恨晚,因為一見鍾情大多與快速生厭離得很近,而相見恨晚卻往往能鍾愛一生。

我與蘇打綠,便是相見恨晚。


清新是很容易落俗的,而蘇打綠卻能做到脫俗。

蘇打綠:一杯看似清新的搖滾特飲,三年休團期滿,如今高調回歸


不陷入一種風格,不困於一種成功,沒有甜膩的你儂我儂哀怨纏綿,更沒有苦情芭樂。

他們對親情、友情、大自然以及世間萬物都滿懷感情,然後將這份感情以自己的節奏唱給你聽。

蘇打綠從不吝嗇讚美和關懷,比如生命的感悟,自然的敬畏。

也絕不遷就病態、麻木和醜陋,對扭曲的現象,毫不留情地諷刺批判。

溫暖細膩、深沉感傷、恣肆奔放和自由灑脫,原來是可以相溶的。

最難得的是,聽他們的歌,你會單純地因為音樂而感動,而不是什麼顏值或話題。

這無比珍貴。

綠團迴歸,以全新的姿態再出發,期待他們創造出不一樣的新精彩。

蘇打綠:一杯看似清新的搖滾特飲,三年休團期滿,如今高調回歸


正像主唱青峰說的:還能用音樂與那些我們想念的聽眾對話,用音樂讓我們六個人對自己說話,因此,我們相信,Tomorrow will be fine。

如果你喜歡音樂,並擁有自己的摯愛,不管是傾心何種音樂類型,鍾愛哪支樂隊,還是哪位歌唱者、創作者,我都覺得這是件很幸福的事。

這將使你不孤單不害怕,在無盡的生活曠野中,那顆漂流的靈魂也得以有處安放。

因為熱愛,所以才會用心去感受,欣賞每首作品的色調、編曲、結構,歌詞含義等等,感受創作者想傳達給你的思想感情。

蘇打綠:一杯看似清新的搖滾特飲,三年休團期滿,如今高調回歸


如果現實只能讓你屈服於眼前的苟且,那麼音樂會帶給你想要的詩和遠方。


文 / 鮮小蛋

編 / 成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