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小故事》分享|【韓康賣藥】

• 聆聽聖賢教誨,淨化心靈;體會聖賢行止,指導人生;感悟聖賢心境,迴歸本心。與聖賢為伍,乃人生幸事!

今天和大家分享德育小故事:韓康賣藥。

讓我們一起學故事,明事理,存善念,做好人。

韓康賣藥

《德育小故事》分享|【韓康賣藥】


漢朝的時候有一個叫韓康的人,字伯休,他在長安市街頭賣藥,童叟無欺,從來沒有兩樣的價錢,這樣賣了三十多年。

一次有一個愛講價錢的女子向他買藥,韓康守著價錢不肯讓價,那女子生氣了,說道:“難道你是韓伯休嗎?為什麼不肯讓價呢”?韓康聽了,嘆著一口氣說道:“我本來是為了要避去名聲,所以才在這裡賣藥,現在連女子也曉得我了,我還賣什麼藥呢!”於是就到霸陵山裡的地方隱居了。朝廷屢次徵召他,他也不肯出仕,皇帝用厚禮去聘請他出來,他還是偷偷地逃走了。

❀❀❀❀❀❀

《德育小故事》分享|【韓康賣藥】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一生奉行,無事不成。

韓康賣藥的故事給我們如今經商的人很好的經驗,如何將企業做大做強,生意能長久,跟韓伯休學就可以了,把這個故事多讀幾遍,用心去體會,不用去外面交很多學費學經驗,守住誠信,對顧客誠信,對員工誠信,對供應商誠信,以誠信為本,沒有做不長久的,當然前提是要保證商品質量。

講誠信,童叟無欺,這樣心就定了,心定,人就容易生智慧,格局會變大,眼光會放長遠,不會見利忘義,更不會因眼前的蠅蠅小利而患得患失,這樣就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抉擇。所以這樣的人生意能做長遠,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為什麼要欺騙?無非是想利益最大化,知道因果的人不會這樣做,也不敢這樣做,以欺騙為基礎得到的利益不會長久,還會給自己帶來無窮的災難。

不要小看我們當下的每一個言行,從長遠角度講,我們的人品格局都是由當下的一言一行形成的。比如說,某個人很講信用,從不信口開河,對自己的說的話、行的事,負責任,不推脫給別人,我們看到這樣的人,就會感覺這個人很可靠。這就是我們平時的言行形成了我們的磁場,能瞞得了誰呢!如果小偷小摸的事做多了,那麼我們一看到這樣的人,就會感覺這個人賊眉鼠眼,不像個好人,當然就會離此人遠遠的。

人生處處皆因果,自己種什麼因結什麼果,跟別人一點關係都沒有,所以我們要想在人生這條路上走的順暢,就要自己存善念,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

不要管別人,誰做誰受益。

今日分享就到這裡,以上觀點皆是個人理解,感謝您的關注。

《德育小故事》分享|【韓康賣藥】


故事參考:《德育課本》 蔡振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