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易建聯寫給後輩們的一封信…

(故事來源2018年籃球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 2月23日 中國 73:82 新西蘭賽後)

2年前,易建聯寫給後輩們的一封信…

各位後輩們,你們好,我不是渣渣輝,我是易建聯,是兄弟就聽哥哥嘮叨幾句!

在迎戰從小喝酒吃肉長大的新西蘭漢子前,我徹夜未眠,小心臟撲通撲通亂跳。

放心,我沒有什麼心臟方面的老毛病,而是真的激動。

首先,這是我577天后重回國家隊,能夠再次為國出征,我明顯感到胸前的五星紅旗更耀眼了,這是一件多麼“颯”的事。其次,賽前,西裝筆挺的女兆日月主席找到了我,他用他的大手掌拍了拍我的肩膀。說:

“阿聯,待會兒有件禮物送給你。”

“so what?”

“一會兒你就知道了。”

過了一會兒,主席便將禮物送到了我的手裡。那是一件紅色的外套,在外套的袖子上,繡了五顆大星星,與六顆小星星。主席告訴我,“大星星,是你代表中國出征世界大賽的次數;而小星星,是你代表中國出征亞洲大賽的次數。”

主席歐巴也是相當有心了。

我徵了徵,一時語塞,畢竟大家都知道我是個內向的人。沒想到啊沒想到,我一個三旬老漢,居然已經征戰這麼多年了。

姚先生一口標準的上海普通話對我講,“待會兒,看你的了。”

2年前,易建聯寫給後輩們的一封信…

回想幾年前,主席總會拍著胸脯對男籃的兄弟們說,“瞧好了,待會兒看我的”。而如今,則變成了“待會兒,看你的了”。

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我終於深深的懂得,何為責任?

千鈞負一肩,微笑前行。

作為一位老將,有許多東西需要去捍衛。

我想要捍衛自己的地盤,因為今兒的比賽場館,恰恰就是廣東隊的主場;

我想要捍衛男籃的榮耀,因為在此之前,李楠指導的紅隊,已經連贏兩場,尤其客場殘陣力斬韓國,令人津津樂道之餘,忍不住血液翻騰,浮想聯翩;

我更想要以前輩的身份,守護我的後輩,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未經大賽考量的嫩雛。他們缺乏經驗,缺乏歷練。作為前輩,我得張開羽翼,去呵護,去罩著他們。

三軍用命,我拔劍出征。

2年前,易建聯寫給後輩們的一封信…

嗖嗖嗖,所有的鎂光燈,整齊劃一地全對準了我。而在球場上,無論隊友,還是對手,也都齊刷刷的盯著我。

隊友的眼神似乎在說,“今日一戰,能帶我們贏嗎?”

對手的眼神似乎在說,“只要防住他,我們就贏了。”

你要我戰,那我便戰;一切看淡,不服就幹。

事實證明,哪怕是體格健碩,從小喝奶吃肉的新西蘭漢子,也防不住我。

在外線,我可以做到百步穿楊;而在內線,我同樣能予取予求。

我不怕你犯規,我不怕對抗。我甚至在心中怒吼道:我要打五個!

我隨心所欲地得分,七進七出,猶如探囊取物,殺得酣暢淋漓,真是痛快,然而半場戰罷,我卻皺起了眉頭。


2年前,易建聯寫給後輩們的一封信…

38-37,只領先1分,這搞毛線啊?我明明覺得自己已經發揮很出色了呀。

我剛喝了口水,擦了把汗,下半場開場的哨聲響了!

第三節,我依舊砍瓜切菜一般,沒人能擋得住我,還有誰?

只是慢慢地,我的呼吸開始急促,我的腳步愈發緩慢。我感到了一絲疲憊,有點carry不動了。

真的希望有人可以站出來替我分擔一下,就像科比旁邊的家嫂,詹姆斯旁邊的韋德……但當我將目光掃視過去時,我感覺無比沮喪。我看到我的兄弟們,甚至比我更艱難。

反觀新西蘭,那些吃肉喝奶的漢子們,終於發揮出自己的體能上的優勢,他們開始肆無忌憚的衝擊禁區,開始利用防守的空隙投中三分。我咬牙,試圖撐住,奈何終究無果。

2年前,易建聯寫給後輩們的一封信…

我不是喬丹,以一敵五,臣妾真的做不到啊!

終場哨響,73-82,看著鮮紅刺眼的記分牌,我的心中泛起一絲悲涼,球迷落寞的背影,更是深深刺痛了我的心。

可是我知道,我不能倒下,更不能讓兄弟們看到我的脆弱。

我在賽後並沒有說過,“一個後衛也沒有。”球員通道里,與趙睿的交談,我說的是“(地鐵上)一個空位都沒有。”


2年前,易建聯寫給後輩們的一封信…

他們是我並肩戰鬥的兄弟,說他們不行就是打自己的臉,我們只能互相鼓勵,一起取暖。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對後衛們的整體表現感到滿意。而這,也是我寫下這封信的緣由。

在你們的身上,我感受到了青春洋溢,你們都很年輕,艾倫是93年的,金球更是97年的。年輕,便意味著希望,意味著未來的無限可能;

然而年輕,同樣意味著毛躁與冒進,數一數,昨天這場比賽,咱球隊鼓搗出了多少失誤?通過這些失誤,送給新西蘭多少分?

我並無意責備你們,只是這人生苦短,職業生涯滿打滿算也不過十餘年。

我們穿上這身紅裝,就一定要對得起它,對得起國家給予的信任。這絕不是光靠嘴上的豪言壯語就能實現的。需要的,是默默的苦練,大量的投入,以及成噸的汗水,得耐得住寂寞,耐得住誘惑。

大家每年拿幾百上千萬的薪水,比平常人再努力多一點不是應該嗎?

回想起當年,在NBA的那會兒,有多少人笑我,諷我,黑我;

2年前,易建聯寫給後輩們的一封信…

而如今,球迷對我的風評,發生了180°的大轉彎。當年聽起來挺刺耳的“易帝”,如今聽起來,已然帶著幾分敬意了。

無論江湖地位,還是坊間風評,都得靠自己的雙手去捍衛。而這,也是我給各位後輩們的忠告。

不要再去在意外界的指指點點,也不要去關心那些流言蜚語。你們要做的,是將全部精力投入到球場之上,是要全身心的扮演捍衛者的角色。

2年前,易建聯寫給後輩們的一封信…

我猛然想起小時候的那般瘋狂,我3歲時,就學會了怎樣把家裡的電器弄得四分五裂,4歲時就把鄰居的孩子打得跪地求饒。進幼兒園才一週,我就成了園裡的破壞大王。班裡的同學都不喜歡我,避而遠之。可那又怎樣,都是成長路上難得的資本,人生路且長著呢!

後輩們啊,不要再猥瑣發育了,浪起來吧!留給中國男籃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