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把紫砂琴拥有“传世唯一”的标签,乾隆帝当时误判了它的材质

台北故宫博物院是台湾最大的博物馆,其中收藏着许多珍奇文物,约69.6万件,包括青铜器、历代瓷器、玉器、书画、钱币以及雕刻品等琳琅满目,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紫砂仿仲尼琴,它堪称传世唯一杰作。

这把紫砂琴拥有“传世唯一”的标签,乾隆帝当时误判了它的材质

紫砂,通常情况下我们见到最多的就是壶制品以及大小型摆件,如果用它来制作一把琴,可能会略显笨重。不过,紫砂仿仲尼琴的出现着实引起文物界和紫砂界一阵轰动,这把琴的所有部件几乎完好无损,而且极有可能弹奏出美妙的音乐。

这把紫砂琴拥有“传世唯一”的标签,乾隆帝当时误判了它的材质

该琴总长约110.7厘米,雁足与琴轸处为白玉所制,起项处、轸槽以及雁足孔未上釉,露出紫砂胎。琴轸处系以7根丝线流苏,龙池内用篆书刻着“维沙陶瓦,制从鸿蒙。鸢飞鱼跃,为歌南风。”两句诗。

这把紫砂琴拥有“传世唯一”的标签,乾隆帝当时误判了它的材质

琴背的凤沼处亦有“修身理性”四字,当然最为醒目的就是琴额处的题诗,该诗为乾隆御诗《宋瓷琴》,从诗尾“乾隆丙寅秋八月御赏幷题句”得出此诗为乾隆十一年,1746年8月所作。

这把紫砂琴拥有“传世唯一”的标签,乾隆帝当时误判了它的材质

乾隆帝亲自题诗咏宋瓷琴,可见对紫砂仿仲尼琴的重视,不过他误断了这把琴的质地,认为是一把陶瓷琴,而且当时故宫人士也一致认为是陶瓷制品,直至去年的紫砂展览,才被人们重新认识。

这把紫砂琴拥有“传世唯一”的标签,乾隆帝当时误判了它的材质

目前台北故宫博物院将这把琴定为清乾隆,修身理性款紫砂茶叶末釉琴,对于紫砂仿仲尼琴的断代,争议也比较大,各说法不一。但它确实是世间独一无二,没有可比性,也无法估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