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那麼多書,為什麼沒有用,原因是這個!


讀了那麼多書,為什麼沒有用,原因是這個!

有一天,我打開電腦,正準備寫作,卻不知道如何下筆……

我左思、右想,就是不知道如何下筆。

我打開百度,敲下了幾個字,如何尋找寫作話題。百度不愧是大師,一秒鐘的時間,給了我很多答案。

我打開了其中的一篇,感覺沒用,我又打開了另外一篇,我連續打開了好幾篇,可就是沒有找到想要的答案。

就在我看不清前方的路時,我突然想到,我不是買了好幾本寫作書嗎。

我到書櫃一看,果然沒記錯,六七本還沒有開封的新書,正躺在那裡睡大覺呢。

看到這麼多書,我又開始犯愁了,我該先看哪一本呢?這一本不錯,那一本也不錯……

看到上面的場景,不知道你是否有一種熟悉的味道。

額,這篇文章不錯,收藏起來,這個方法很好,收藏起來,這個視頻也很好,保存下來。

誒,這個方法更好,這個做法好像更有效……囤積好文章、好方法、好視頻,是大多數人的習慣做法。

囤積好東西,並沒有錯,但囤積得再多,那也不是自己的,這就好比,我買了許多寫作書,卻不去看,不去踐行,那除了浪費錢,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同理,我們今天看到一篇好文章,明天看到一個好視頻,後天看到一個更好的,如果我們不去做,或者我們每天都糾結於哪個更好,而白白地讓時間流逝,都是不明智的做法。

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長期來看,事物是向前發展的,每天都會出現很多新東西,新知識、新方法、新技巧,從這個角度看過去,我們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大腦想到的東西,都不可能是最好的,因為在這個變化的世界,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其二,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好東西,適合別人,未必適合自己,即便是同樣的知識,因為個體差異,可能並不適合直接套用,而是需要變通。

寫作書好不好,我不能只看書的封面,也不能只看書名,更不能看內容的多少,我要做的是,從其中的一本書開始,一本一本的把它們讀完,認真的讀完,找到書中的精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認真的用行動去踐行,那方法好不好,只有做了並且做對了,才知道。

更為關鍵的是,就算那方法並不是那麼好,只要我去行動,就有可能找到更好的方法,比起我糾結於先讀哪本書,不是更好的選擇嗎?

互聯網時代,我們並不缺方法,也不缺知識,我們缺的最多的就是行動,持續的行動,你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