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 拜軒轅!共同戰“疫” 佑我中華

三月三 拜軒轅!共同戰“疫” 佑我中華

三月三,拜軒轅。今日9時30分,庚子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鄭州新鄭黃帝故里舉行。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齊續春繼續擔任主拜人,以現場簡約而莊嚴的儀式、全球網上拜祖、電視連線等線上線下、大屏小屏互動交互的形式進行。世界五大洲華人拜祖畫面、主持人和專家訪談等節目也精彩呈現。

三月三 拜軒轅!共同戰“疫” 佑我中華

九項儀程 敬拜軒轅黃帝

“三月三,拜軒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連年成功舉辦的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牽動著億萬炎黃子孫的悠悠情絲,承載著華夏兒女對新時代美好未來的嚮往。每到三月三,人們對軒轅黃帝的敬仰,不僅是對歷史的回顧,更是立足現實,闊步走向未來的一種文化自信和堅定。

由於疫情原因,庚子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以“現場無嘉賓、無觀眾、無演員表演”、大典“規格不降、影響力不降”為基本遵循簡約莊嚴舉辦,個別環節由黃帝故里群眾完成。

為保證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性和莊嚴性,今年現場繼續保留大典的九項儀程。

九項儀程分別為:盛世禮炮、敬獻花籃、淨手上香、行施拜禮、恭讀拜文、高唱頌歌、眾志成城、祈福中華、天地人和。

九項儀程主要通過現場直播連線、主持人和專家解讀、網上拜祖等方式完成,個別儀程由黃帝故里少量工作人員完成。

“恭讀拜文”環節,由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齊續春主拜人在北京錄製恭讀《拜祖文》視頻,傳至大典現場、央視和全球華人拜祖平臺。

“高唱頌歌”“眾志成城”“祈福中華”“天地人和”等儀式均取消演員表演和集體參與,改為主持人和專家講述並配以直播連線畫面及海外五大洲拜祖畫面等方式完成。

同時,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法國、英國、贊比亞等五大洲的世界華人和香港、澳門、臺灣同胞,通過庚子年黃帝故里網上拜祖祈福平臺進行以“長江黃河共戰‘疫’,軒轅黃帝佑中華”為主旨的網上拜祖,以個人、家庭等為單位開展非聚會、分散性拜祖活動,表達他們對文明始祖黃帝的敬拜,共同祈福祖國繁榮昌盛,祝願世界和平安康。

網上拜祖 聯結全球華人

今年特別推出的“庚子年黃帝故里網上拜祖祈福平臺”(hd.huangdinet.cn)已於3月21日上線。海內外中華兒女可以手機登錄,網上禮拜人文始祖,跨越地域和時差、不論國籍和姓氏,實現“同拜先祖、祈福中華、祈福世界”的美好祝願。

網上拜祖祈福平臺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完美結合,為全球華人在網絡空間拜祖祈福提供了豐富的體驗環節。領取黃絲巾製作專屬祈福頭像、寫下祈福語為祈福樹添加黃金葉、在朋友圈中“曬”出自己身穿傳統服飾的祈福海報……網友們在平臺上用這些充滿新意的祈福方式獻出自己美好的祝願,刷爆互聯網。

不僅人民網、新華網、央廣網等中央媒體以及新浪、騰訊、搜狐等商業網站紛紛發佈消息,網上拜祖在微信、微博、今日頭條、澎湃抖音等自媒體平臺也成為熱門話題。

同時,來自五大洲的海外華人媒體和自媒體平臺也都積極發佈相關話題,對網上拜祖祈福平臺做了多語種的圖文報道。

截至3月25日22時,網上拜祖祈福平臺共收到全球華人發出的祈福語70萬餘條,真摯的祝福匯聚於金燦燦的祈福樹下,傳遞著炎黃子孫共同的心聲。

“長江黃河共戰‘疫’,軒轅黃帝佑中華”,網上拜祖祈福平臺將河南鄭州新鄭黃帝故里拜祖祈福引向了一個全新的維度,引起了海內外華人的共同關注。

農曆三月三過後,“網上拜祖祈福平臺”將永久保留,廣大網友每天都可以在網上向軒轅黃帝獻花籃、敬香、行施拜禮、祈福並留下文圖照片。同時,平臺上的“黃帝文化”“黃河文化”“華人故事”“全球共戰‘疫’”“姓氏起源”等板塊內容還將持續更新,展示黃河文明、黃帝文化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增強中華兒女國家認同、民族認同、文化認同,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最終打造成聯結全球華人的大型交互式網絡大平臺。

尋根鑄魂 延續歷史文脈

今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突出展現抗擊疫情中的民族精神。除大典過程中主持人和演播室專家會解讀相關內容,藉助網絡平臺的無地域差別、無接觸、不聚集、即時性等特點,在“庚子年網上拜祖祈福平臺”上,突出宣傳“長江黃河共戰‘疫’,軒轅黃帝佑中華”的相關內容,讓全球華人同拜先祖,共同祈福祖國繁榮昌盛,祝願世界和平安康。

黃帝是黃河文明的締造者,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帝從黃河走向中華大地,使黃河成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從庚子年開始,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把黃帝文化與黃河文化融匯在一起,整體提升拜祖大典“根脈所繫、魂魄所依”的時代主題和歷史定位,將“二黃”的文化源流、文明脈絡有機地貫穿整個拜祖大典的始終。

無論是主持人和專家訪談話題、大典現場展現,還是在網絡平臺,都設計和增添了黃河文化與黃帝文化融合的內容。同時,在網上開闢專欄、開設論壇、廣泛徵集關於黃河文化與黃帝文化的論文,梳理延續歷史文脈,挖掘傳統文化時代價值,提升拜祖大典文化內涵。

講好黃帝故事,體現黃帝文化時代價值。大典期間,還將繼續徵集作品,舉辦“全球華人書法繪畫(網絡)展”“根親中國微電影(網絡)大賽”等文化活動。

來源:鄭報全媒體記者 趙文靜/文 丁友明/圖、鄭州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