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山東對於中國來說意味著什麼?在電影《我的1919》中,陳道明飾演的顧維鈞面對巴黎和會上的各國代表,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在劇中,顧維鈞把山東比做宗教聖城耶路撒冷,便於讓西方人迅速領悟到山東對於中國的重要性。但實際上,這一比喻是電影的文學加工。顧維鈞的原話是:"山東省是中華文明的搖籃,孔子和孟子的誕生地,對中國人而言,這是一塊聖地。"真正的外交辭令顯然比文學加工的版本表述更為準確。

那麼,為什麼說山東省是中華文明的搖籃呢?首要的因素當然是孔孟聖賢、儒家學派誕生於山東,儒家思想受到歷代王朝的推崇,在方方面面影響著中國人,成為中華文明的主流思想。

地域圖鑑山東|


可是,山東對於中華文明的貢獻又不僅於此,春秋戰國時期,今天山東省境內誕生過多個學派,這些學派同樣是中華文明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比如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翟就長期生活在魯國。墨翟的年代稍晚於孔子,國籍有多種說法,他反對儒家的繁文縟節,崇尚節儉,提出人與人之間無差別的"兼愛",反對諸侯間為了利益而互相攻戰,主張不分貴賤推舉人才,並且尊崇鬼神以賞善罰惡。

地域圖鑑山東|

墨家是一種民間的結社,有著嚴密的組織紀律。墨者多數來自社會底層,不但生活極為清苦,而且為了"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可以赴湯蹈刃,死不還踵。墨家結社的領袖叫做"鉅子",在團體中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威。這種結社組織,很像後世的江湖幫派。

墨家在戰國時代是顯學,江湖地位不亞於儒家。但由於墨家思想很難被統治者接受,加上結社組織不斷分裂,到秦漢就沒落了,成為了活躍在底層社會的遊俠、黑社會。後世的江湖俠客文化,實際上源於墨家。

山東北部的齊國,同樣是哺育先秦思想流派的一塊熱土。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諸侯的事蹟和政治主張,多為戰國法家所借鑑,所以管仲被尊為法家學派的先驅。現存的《管子》這部書,內容十分龐雜,大約是戰國時期齊國一批粉管仲的學者寫的。《管子》中論述了很多發展經濟、積累財富、宏觀調控的方法,甚至還記錄了利用貿易戰搞垮敵國的策略,對今天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地域圖鑑山東|

田氏代齊後,大約是考慮到自己得位不正,對社會輿論極為重視,因此擴大了其最高學府稷下學宮的規模,廣招天下名士,使這裡成為了百家爭鳴的主會場。齊國也是儒家學派的重鎮,戰國大儒荀子曾三次擔任稷下學宮的祭酒(相當於校長),儒家公羊學派同樣誕生於齊國。

戰國末年,活躍於稷下學宮的齊國學者鄒衍創立了陰陽家學說。鄒衍除了"大九州"世界觀外,他的"五德終始說"對後世影響很大。所謂的"五德終始"就是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剋的原理,來解釋朝代更替的歷史規律。

陰陽家認為,一個王朝要獲得天命,統治天下,必須獲得與五行相對應的五德,而且後一個王朝所代表的五德,必須能剋制前朝之德。比方說,舜帝獲得了土德,木克土,夏朝就主木德,以此類推,商朝主金德、周朝主火德。後來,秦始皇特別信仰這一套,為了取代周朝,秦朝就必須主水德,為此,顏色必須尚黑,數字必須尚六,而且要以嚴刑峻法治理天下……

陰陽五行學說的應用,不僅限於歷史哲學,在中醫理論、曆法、樂律都可以用這一套來推演,陰陽五行學說實際上是我國古代一種樸素的唯物哲學。

另外,齊國還盛產兵家,司馬穰苴、孫武、孫臏等軍事家都是齊國人,他們的兵書中總結的戰爭規律,甚至適用於現代戰爭。

田氏齊國擴大稷下學宮的規模,恩養了大批學者,但是並沒有改變其衰亡的國運。這是因為,百家爭鳴沒有形成比較統一的結論,無法對齊國進行政策指導,加上齊國一直比較強盛,缺少變革的動力,最終被後起之秀秦國所滅。但是稷下學宮所誕生的思想文化極大地豐富了中華文明的精神寶庫。

山東對中華文明的貢獻還不止於此,秦漢兩代活躍於民間、廟堂,對多位祈求長生的君主施加影響的神仙方士,也多半來自齊國故地。在方士們的渲染下,山東蓬萊成了神仙的居所,後來的道教也正起源於這些神仙方術。

那麼,山東為什麼能誕生了這麼多學術流派呢?主要有兩點原因:

首先,山東經濟歷來富庶,《管子》中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如果一個地方的人始終掙扎求生、無法解決衣食溫飽,是不大可能誕生優秀思想文化的。

齊國本身有漁鹽之利,加上統治者重視工商業,只要沒有內亂和戰爭,民生就比較殷實。魯國的自然資源沒有齊國那樣豐富,但是據《史記·貨殖列傳》記載,也"頗有桑麻之業",雖然不足以稱霸諸侯,但衣食問題並不難解決,所以魯國在春秋時期同樣是很有影響力的大國。

地域圖鑑山東|

其次,在山東境內,多種古文化的積澱得以保留。姜太公順應夷人舊俗,夷人文化得以保留在齊國;周朝禮崩樂壞後,而西周禮樂文化得以保留在魯國。除此之外,齊、魯兩國相比中原其他國家而言,政局較為穩定,戰火較少波及,很多來到齊、魯政治避難的卿大夫帶來了他們本國的文化。

比如說,讓孔子三個月不知肉味的《韶》樂,可能是由陳國大夫陳完(即田氏始祖)帶到齊國的。因為《韶》樂是舜帝的樂舞,而西周把舜帝的後代封在陳國。由於宮闈之變,陳完一族前往齊國避難,也帶來了舜帝的樂舞,山東淄博至今留有孔子聞《韶》處。而孔子的祖先是宋國人,宋國公族又是殷商帝胄的後裔,所以孔子思想中帶有某些殷商文化的印跡。各種古文化積澱的交融,造就了山東文化的昌明。

地域圖鑑山東|

古代山東誕生的這些思想文化,方方面面塑造著後世中國人的性格。所以顧維鈞說"山東省是中華文明的搖籃",是並不為過的。

作為“孔孟之鄉”的山東應該是中華大地上最講究規矩、禮數的省份。為何鄒魯文化會成為中華文化的主流呢?敬請期待鏟官漫畫系列:地域圖鑑漫畫——山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