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修行在於自身,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得去做什麼樣的事。

上一篇寫到“朋友”對自身的影響是遠大深刻的,確實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你就很容易成為那樣的人,所謂擇友而交,擇善而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今天想寫寫,其實除了朋友,真正影響自己成為,想要成為的那個人,更重要的還是要看自己。

朋友的行為能對你產生影響,這是一定的,而真正能夠讓你發生改變的,其實還在於自己的大腦,在於自身的執行力度。

佛說一念地獄,一念天堂,天堂或是地獄,僅在我們一念之間。他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去做選擇的能力。

佛學最注重因果,無論你是想去天堂,還是想下地獄,是想做好人,還是做一個壞人,全在於你一念之間,靠的就是你自己在做決定,自己種下什麼因,就會開出什麼果,所以凡事要三思而後行,對與錯之間要好好抉擇。

最好的修行在於自身,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得去做什麼樣的事。


所以說,一個人無法決定自己的父母,無法決定自己的出生,卻能夠決定自己的人生,你想要什麼樣的人生,你就去走什麼樣的路。

寂靜法師有一個著名的理論,那就是空瓶子理論,他是這樣說的:“人什麼都不是,人就是一隻空瓶子,你向瓶子裡倒什麼,你得到的就是什麼。”讀到這段話的時候,我立刻就想到了三字經裡面的開頭篇:人之初,性本善。


最好的修行在於自身,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得去做什麼樣的事。


這段話非常有道理,正所謂人人如空瓶,你給自己的瓶子裡裝入什麼,最後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也就是說,你之所以成為那樣的人,有用的,無用的,對社會有貢獻的,還是危害社會的,其實都在於你自己的一念之間。

看到修仙小說的人都知道這樣一句話:修行最好的道場就是俗世。

因為人是各種各樣的,是人就會有慾望,有七情六慾,在喧囂與充滿誘惑的俗世裡,有的人歷經世事,卻依然能夠保持赤子之心,保持純良的秉性,絲毫不會被外界所影響,而他們的瓶子裡就像裝滿了清水,沒有任何的雜質,清澈而見底。

也有的人本性善良憨厚,卻在遭遇一次又一次的打擊與挫折之後變得自私自利,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從而讓自己陷入萬劫不復之地,反觀他們的瓶子早已變得汙泥濁水,破爛不堪。

最好的修行在於自身,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得去做什麼樣的事。


一切的改變都源自於自己思想上的轉變,思想支配著行動,而行動則讓你導致最終的結果,善惡只在一念之間,是選擇積極向上,還是選擇不思進取,一切都在於起心動念的一瞬間。

同樣的事情,不同的選擇,結果也截然不同,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夠朝美好的一方面去選擇呢?

當然外界的各種誘惑非常的多,你除了選擇之外,還必須要懂得堅守,正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自身意志堅定,才能不夠外界所動搖”,無論任何時候,你都要記住這句話,且要用這句話來勉勵自己,直到它成為你人生中的一部分。

只有心無雜念,堅守自己的初心,最終你會發現,你自己就在不知不覺間,成為你當初想要成為的那個人。

最好的修行在於自身,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得去做什麼樣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