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法官,不能上任?

林郑月娥24日正式任命终审法院常任法官张举能,明年一月接替马道立担任终审法院首席法官。但由于反对派拉布,香港立法会内务委员会无法选出主席,媒体预测法官任命恐将成为难题。


反对派在立法会和区议会的搞事行为,让宪制秩序受损、社区服务瘫痪、建设项目搁置,可谓危害极大。


首席法官,交接成疑


终审法院首席法官非同小可。


据《大公报》介绍,在维护“一国两制”宪制秩序、维护香港法治、推动维护社会公义各方面,首席法官都担当极其重要的角色。


首席法官,不能上任?

左为张举能,右为马道立


根据香港终审法院官网消息,张举能在香港出生和接受教育,2011年,张举能获委任为高等法院首席法官,并成为高等法院上诉法庭庭长,2018年10月25日获委任为终审法院常任法官。


香港终审法院是特别行政区最高的上诉法院,聆讯来自香港高等法院(包括上诉法庭及原讼法庭)的民事及刑事上诉案件,对香港司法管辖权范围内的诉讼有最终审判权。


按《基本法》第九十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和高等法院的首席法官,应由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


可见,这一职位对于维护香港法治和宪制秩序多么重要。


香港之所以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正是因为享誉世界的法治,这也为香港赢得“法治之区”的美名。


如今,国际法治之区竟然让首席法官不能上任,可真是搞出了“国际笑话”。


首席法官,不能上任?


民生法案,停滞不前


反对派的拉布、搞事导致大量经济民生议案被耽搁,多项涉及民生的工程受延误。


首席法官,不能上任?


比如,增设一手空置税是为香港楼市降温的关键。


根据法案草案,一手私人住宅所有者每年需向差饷物业估价署申报过去12个月内的房屋使用状况。如果12个月内房屋始终未能出租,那么房屋所有者就要缴纳该住宅正常租金的两倍金额,作为空置税给特区政府。


但这条法案被反对派的拉布所阻碍,不知道他们多年来讨伐“地产霸权”的决心去了哪里?


近日特区政府为了缓解人群聚集,拟对餐饮、零售业做出更严格限制措施,这无疑让一众商户更趋艰难,需要拨款救济。


此时的立法会却受到拉布影响,无数人在等待通过拨款挽救困局,当中可能涉及7700个职位。

首席法官,不能上任?


区政瘫痪,抗疫不力


反对派在立法会尚为少数,他们就在内委会和财委会兴风作浪,搞得“好不热闹”。已由他们占据多数的区议会,就更是乌烟瘴气、臭不可闻了。


区议会原有的社区议题被反对派高度政治化,通过许多无意义议案,瘫痪了社区服务机制。


更有甚者,不断搞事使分发防疫物资等工作困难重重,危害防疫大局,市民怨声载道。


近几个月,疫情在香港蔓延,已经习惯区议员来解决问题的香港市民发现,现在的区议员搞不到口罩,也搞不到消毒水,反而抱怨市民将他们当做“口罩供应商”。


据《文汇报》报道,口罩荒造成市民生活上的不便,故此还是民建联、工联会等建制团体急市民所急,将义工联盟赠送的口罩向市民派发以解燃眉之急。


首席法官,不能上任?


而主要由建制团体组成的全港社区抗疫连线更是派发了超过百万的口罩,让许多长者不至于担惊受怕。


首席法官,不能上任?


区议员作为市民与政府沟通的重要桥梁,所提供的服务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发挥一定的解决民生的作用。


但面对疫情扩散,反对派区议员本应通力与政府合作,关注口罩等防疫物资出现短缺、炒卖问题,要求政府迅速作出回应措施,以解决口罩短缺及遏制炒卖风气,安抚民心。


但反对派区议员却背道而驰,向市民抱怨,大吐苦水,这些行动令市民对区议员信任度大大降低。


难怪有受骗市民感慨:“反对派做区议员,究竟是想服务市民,还是来骗钱骗选票?”(文/伊佳卿)



综合《大公报》、《文汇报》报道

首席法官,不能上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