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國人是“豬”的蔣逸文,沒有現成的詞能形容,得造個新“成語”


罵國人是“豬”的蔣逸文,沒有現成的詞能形容,得造個新“成語”


罵國人是“豬”的蔣逸文,沒有現成的詞能形容,得造個新“成語”


那個加入美籍的蔣逸文,公然在社交媒體上罵父母之邦的人(應該包括其父母)是“豬”。


我真的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成語,來形容這麼奇葩的行為,雖然我在讀書時曾背過一本很厚很厚的成語詞典。


有的網友說他是“數典忘祖”,我覺得還不準確,“數典忘祖”只是“忘”,人家可沒有到罵的程度。


有的網友說他這是“吃裡扒外”,好像也不準確,說不定在人家眼裡我們已經是“外”了,美國才是他們的“裡”。


“漢兒盡學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有網友用了唐代司空圖的這句詩,這個和蔣的行為比較接近了,但也還有點不一樣:司空圖詩裡的“漢兒”是當時唐朝被吐蕃奪去的土地,這片失地上的漢人天長日久,受吐蕃的影響、同化,反而與漢人為敵,他們全家人都在吐蕃控制區。但蔣逸文他們不同,他從小到大很長時間,是在中國受教育,關鍵是父母親人也還在國內。再說兩句詩形容一件事,有點長,遠不如用一個詞來得簡捷。


罵國人是“豬”的蔣逸文,沒有現成的詞能形容,得造個新“成語”


所以,我一時之間,竟想不到一個合適的詞語。


1、還不如他們


對於蔣逸文罵“前同胞”(人家現在和我們已不是同胞了)是“豬”。我是非常不理解:你和我們是一樣的呀!我們都是“豬”的話,你換了個國籍就不是了嗎?


說實話,我覺得這些人比漢奸還可惡,漢奸做個壞事往往還是為自己的利益,或存在個報復心理。


比如漢朝那個大漢奸中行說,他之所以做漢奸,一是漢朝切了他的老二、讓他做了太監,二是強迫他(亦或該用“她”)送公主和親去匈奴。就算是傷害了他吧。所以我讀書時,每看到中行說的助匈抗漢,雖然不贊成他的人品,感覺並也不太恨他,就把他當成匈奴人好了。


罵國人是“豬”的蔣逸文,沒有現成的詞能形容,得造個新“成語”


再比如大漢奸汪精衛,之所以做漢奸,是因為和蔣介石爭權失敗,心理不平衡,想獲取更大的政治利益,才投靠日本人,做個偽政府主席。


雖然對其行為不齒,但他的“損國”是為了“利己”,算是他的一點理由。


像蔣這樣“損同胞”,不,是“損前同胞”,並沒有讓蔣利到“己”呀?!實在不太明白他們的邏輯。如果只有蔣一個人也就不傷腦筋了,但偏偏這種人還“前赴後繼”。比如,那個同是拉提琴的劉韻傑,和蔣是沆瀣一氣,蔣就是在劉的朋友圈的留言下罵中國人是“豬”,劉也在FB上堅稱新冠病毒是中國製造,還用病毒來侮辱國旗。


還有些還沒成為外國人,就開始侮辱國人的,比如前幾年廈門大學那個學生幹部,就用日本人當年侮辱我們的稱呼來侮辱國人,當然也侮辱了她的父母親朋和她自己。


2、淺薄的優越心理


他們到底是出於什麼心理?一個網友的微頭條似乎說出了一定的道理:


“他罵國人是豬這件事,我也不意外。很多在國外的人,把能不能上Facebook和Google當成智商的分界線。很多外國人從內心裡相信,上不了這些網站的人,跟機器人或者動物沒有區別,他們內心是帶著蔑視的態度看我們。而這,就是100年前種族歧視產生的根源,即‘我比你優越’”。


如果真是這樣,那至少說明兩個問題:


一是他們的無知淺薄。智商的劃分就這麼簡單?泱泱中華14億人,因上不了這兩個網站就都智商低?其實,簡單盲從國外某些人的這種看法的,才是智商低。因為,智商高的人,凡事都有自己的見地、有自己的分析。


二是他們對自己的優越感沒有自信。像這兩人,當初估計也是使了吃奶的勁,從的中國到了先進的美國。或許,他們當初在中國部分人群中表現得可能算是“優秀”,能到國外留學,後來過上了他們認為的比國內“優越”的生活。


他們的目標就是為了維持住自己的“優越”,維持這種優越,所以,在他們心裡,中國最好要一直維持“落後”的狀態,他們想把中國“摁”在原地。就像一個之前稍富的人,看不得一個窮親戚超過自己。


對他們來說,中國越發展,他們越不歡喜。但眼看中國的發展擋不住,他們又無能為力,因為自己沒有同等發展的潛力,他們也只是打個工、賣個藝。對中國的發展,便只好假裝看不見、不承認、或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機去抹黑、貶低。


罵國人是“豬”的蔣逸文,沒有現成的詞能形容,得造個新“成語”

劉的FB截圖


所以就算有人提醒他們,病毒起源於中國尚無科學證據時,他們依然固執地堅持。


“在國內自我無限膨脹,覺得處處礙手礙腳,沒有一點自由。到了國外,小心翼翼,努力改變自己以融入主流,生怕礙了別人手腳,自我無限壓縮,反而感覺到了自由。”


“他們不罵中國,怎麼體現他們當年選擇放棄中國國籍是對的?中國發展好了,就越讓他們後悔,就越氣急敗壞。”


這兩位網友的說法,可以說是精準地描寫了他們的心態。


3、辱父為豬


“就等同於不認自己的親生父母,走到世界哪個角落,誰都不會看得起你。連自己親生爹媽都不認,誰會喜歡,就算喜歡心裡面也會鄙視你。都應該先回去照照鏡子,自己長什麼樣,自己的祖先是誰。”


這位網友的評論也比較到位,但蔣不僅是不認父母,而是侮辱父母了,辱罵父母是“豬”。


對了,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到底該用什麼成語形容他們呢?實在想不起合適的。這倒不是我們的語言還不夠博大精深,而是實在之前在我們的歷史上都沒過這樣的人,所以自然也沒有這樣的成語。


沒有這樣的成語,我們重新造一個吧,以後專門形容這樣的人。不是辱罵父母為“豬”嗎?建議這個成語就叫:辱父為豬。


朋友們如有更好的,或現成合適的,歡迎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