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全國會出現“報復性消費”還是“報復性存錢”?

疫情過後,全國是否會出現報復性消費?網友:我還是報復性存錢吧!

01

疫情的突然來襲,導致大部分行業幾乎處於停擺,首當其衝的便是餐飲、旅遊、住宿、電影等行業,損失慘重。

疫情過後,全國會出現“報復性消費”還是“報復性存錢”?

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全部開啟“宅家模式”,大街上門店緊閉,一片蕭瑟。

如今,國內疫情已經得到了實質性控制,唯一擔心的便是輸入性風險。大部分企業已經開始復工,餐飲、住宿、旅遊等行業也陸續開工,一切都在逐漸恢復原來的模樣。

這時,有人提出:疫情過後,全國會出現報復性消費!

理由是:人們在疫情中長期宅在家,壓抑了太久的“天性”將在疫情過後出現瘋狂釋放,比如一次性擼串幾十個,一次性點十幾杯奶茶,一次性購買大量衣服……

疫情過後,全國會出現“報復性消費”還是“報復性存錢”?

這種現象自然還是存在的,但又有多少人會選擇報復性消費,又能維持多久呢?

02

我們看一下2003年非典過後是否出現了報復性消費?

數據顯示,2003年非典時期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從10%降至5%,疫情結束後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是多少呢?依然是10%!

疫情過後,全國會出現“報復性消費”還是“報復性存錢”?

沒有什麼報復性消費,只是迴歸到了原來的水平!

2003年我國經濟處於高速發展階段,GDP增速實現兩位數增長,那時都沒有出現報復性消費。如今我國經濟下行,經濟增速在6%左右,這種情況出現報復性消費的可能性顯然不是很高。

疫情過後,能夠恢復到原來的水平,已經實屬不易,何談報復性消費?

03

對於人們壓抑許久的消費慾望,我想說其實沒有那麼嚴重。

疫情期間,我們沒有消費嗎?和2003年相比,那時國內的電商才剛剛起步,網上購物還沒有成為一種習慣,如今電商在國內已經發展成熟,且消費習慣已經養成。

疫情過後,全國會出現“報復性消費”還是“報復性存錢”?

疫情期間,電商的銷售額還是很高的,快遞可以將各種網購商品送至千家萬戶。同時,還有外賣平臺,我們即使不出門,各種超市裡的各類商品都可以送到我們手裡。

這是2003年非典時期沒有的事情,所以這種消費慾望遠沒有想象的那麼強烈。

通過大數據平臺的調查顯示,疫情結束後,人們最想進行線下消費的是火鍋、燒烤、逛街購物、旅遊、美容按摩等等。

疫情過後,全國會出現“報復性消費”還是“報復性存錢”?

疫情結束後,這種社交式消費會短期內爆發,但僅僅只是短期內,讓你天天去吃火鍋、燒烤,天天去逛街購物,顯然不現實,熱度很快就過去了,不會維持太久。

再者,就算要報復性消費,那也得有錢才能消費啊,還有多少錢拿去消費呢?

2003年我國商品房制度推出不久,那時中國家庭的負債規模並不大,很少有提前消費,而是主要還是存錢。

十幾年過去了,中國房地產歷經“黃金十年”,發展速度非常之快,房價也一路水漲船高,中國家庭負債規模更是一直攀升。

疫情過後,全國會出現“報復性消費”還是“報復性存錢”?

再加上現在各種提前消費,哪怕你不想提前消費,也有各種金融產品誘導你去消費,這種消費習慣一旦養成,很難消除。

如今,大家宅在家裡也有點慌,為什麼呢?一想到房貸要還,車貸要還,信用卡要還,各種網貸要還,你還能悠閒地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嗎?

所以,有人說報復性消費就是個笑話,很多網友還說“與其報復性消費,我還是選擇報復性存錢吧!”

錢都沒有,拿什麼消費?

所以,不要想著報復性消費了,還是想著好好工作、多賺錢才是正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