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甲天下,百里畫廊在灕江

灕江,是中國錦繡河山的一顆明珠,是桂林風光的精華、靈魂和精髓,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風景最美的岩溶山水遊覽區,從桂林到陽朔約83公里的水程,堪稱灕江精華。

桂林山水甲天下,百里畫廊在灕江

兩岸山峰,偉岸挺拔,形態萬千。山上灌木和鮮花,如美女身上的衣衫;堤壩上,碧綠鳳尾竹,似少女的裙裾,隨風搖曳,婀娜多姿。

灕江處處皆美景,山水幅幅水墨畫。草坪、楊堤、興坪景最美。冠巖、楊堤、九馬畫山、黃布倒影、興坪古鎮為代表的自然風光天下無雙。

桂林山水甲天下,百里畫廊在灕江

冠巖

冠巖位於距桂林市29公里的灕江中段,一個具有千年人文歷史的地下溶洞,前因洞內泉水甘洌而名"甘巖",後因其山外形如朝冠而更名"冠巖"。早在公元1637年,徐霞客就慕名前來,成為冠巖第一個探洞名人。

灕江冠巖景區是桂林唯一能在一個景區就能盡享“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風景區。2000年,經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評定,冠巖景區所屬冠岩溶洞與電動觀光管軌車雙雙榮獲了大世界基尼斯紀錄。冠巖是世界遊覽方式最多的巖洞,冠巖電動觀光滑道是世界最長的觀光滑道。

冠巖精華景點分別是地下河、鄉吧島、觀光滑道車等。

桂林山水甲天下,百里畫廊在灕江

地下河,冠巖洞內寬敞,像宮殿一般,前後透光,所以又叫“光巖”。巖分三層五洞,層層相疊,洞洞相連,逶迤曲折,上面兩層為旱洞,洞內懸掛著各形各態的石鐘乳,曲深幽長約3公里,最下一層是地下暗河,長約700餘米,河水清冽,譁然有聲。明代蔡文有詩描述冠巖曰:洞府深深映水開,幽花亂石白雲堆。中有一脈清流出,不識源從何處來。

洞內共有5種遊覽方式:步行,行程約1000米;乘坐觀光滑道,洞內滑道來回約500米;乘觀光電梯,電梯高約36米;乘坐洞內小火車,小火車長約30米,可載客108人,行程約500米;在地下河浮橋中漫步,行程約500米,洞中有世界巖洞第一瀑,地下河瀑布。多種現代遊覽設施與洞內景色相輔相成,使冠巖成為國內獨具特色和韻味的水陸空遊覽洞穴。

桂林山水甲天下,百里畫廊在灕江

順冠巖而下約500米的灕江上有一座神奇而美麗的小島,位於灕江景點最集中的黃金水段,名叫鄉吧島。島上面積五百餘畝,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有百餘畝的樟樹林、大片的柚子林、桃樹林,更有成片的原始灌木叢點綴其間。春夏兩季,島上樹木蔥鬱,鮮花怒放;秋冬兩季,滿樹紅葉,把整個島給染紅了。鄉吧島,傳統的、現代的、前衛的藝術作品與自然的山水相融相襯,反映出多層面的鄉吧島地景藝術園。

在徐霞客遊記中則稱攔洲,浪洲之名源於宋代,因它四面環水,滿目生波而得名。島上大致分為民族風情表演區、地景藝術品區、餐飲區、帳篷區、小品製作區等。島的周邊有著灕江中段美麗而神奇的八大奇景:繡山壁巖、浪洲傳奇、螺螄上山、半邊奇渡、毛驢掛壁、桃源秘洞、絕壁懸棺、問天啞謎。

桂林山水甲天下,百里畫廊在灕江

觀光滑道車,冠巖景區佔地面積6000餘畝,景觀多樣集中,秀麗自然,自開放以來吸引了海內外數百萬的遊客前來遊覽觀光,往來絡繹不絕。為了解決遊客旅途中的疲勞,1999年底冠巖景區建成了國內首條電動觀光滑道,使遊客即可輕鬆欣賞冠巖景區的自然風光,又能體驗貼地滑行的無窮樂趣,電動觀光滑道建成後有如一條綠色長龍一般,與周邊環境甚為融合,蔚為壯觀。

冠巖景區電動觀光滑道全長3.2公里,車速可達15米/秒,遊客可以自行控制車速,操作簡易,動感十足,是一項極具趣味性的觀光旅遊項目。

桂林山水甲天下,百里畫廊在灕江

楊堤

楊堤村後一山兩峰,形似倒掛的羊蹄,當地諧音,稱為楊堤。楊堤景色很美,為鄉政府所在地,又是枯水期遊人登船的碼頭。

楊堤景區北起楊堤官巖村,南接興坪景區,約18公里江段,是灕江的黃金水段。楊堤陸路距桂陽公路僅12公里,從陽朔、桂林坐車都可以到楊堤碼頭和半邊奇渡。水路北距桂林46公里,南距陽朔47公里。每當江水枯淺,桂林至楊堤段不能通航,楊堤就成為灕江遊的起點。

桂林山水甲天下,百里畫廊在灕江

楊堤煙雨, 灕江煙雨是灕江風景一絕,楊堤是欣賞灕江煙雨的最好的地方。雨中的楊堤,雲繞千峰,瀑懸飛練,船影若幻,雨浪如煙,周圍的一切全都變得朦朦朧朧、如幻似夢。如果遇到陰雨天氣,那麼就能有幸目睹灕江著名的“楊堤煙雨”。從這裡開始進入灕江遊覽的最佳之處。也是灕江精華的開始,高潮的到來。

秀山彩壁,冠巖下游半里, 就是以壁紋似錦繡而得名的繡山。山高100餘米,由紅、紫、赭、綠色的寬闊石壁組成。石紋錯落參差,如畫似繡,乍看像一塊壁毯高懸,細看可揣摩出各種物體。山有兩個巖洞,背面的叫南巖,又稱繡山岩;正面的叫北巖,亦稱青衣洞,能容千人。山頂灌木叢生,崖壁上有一石,酷似一座裝在假山上的瓷塔,稱“八掛瓶”。

桃源村下游不遠有一河灘。灘左岸的石壁上,有兩塊鐘乳石,酷似一對交頸依偎、相親相愛的鴛鴦,故名鴛鴦灘。初春時節,桃花盛開,紅綠相映。岸旁青峰林立,山上有山,形成獨特的山群。

桃源村對岸有一小山, 稱人仔山。山頂有一巨石,直徑約3米,扁圓如石磨,稱“仙磨” ;磨旁一塊3米多高的傾斜立石,宛如人推石磨狀,俏妙逼真,合稱“石人推磨”。

桂林山水甲天下,百里畫廊在灕江

鯉魚壁位於楊堤圩下游2裡許的鯉魚灘上。灘邊一山,高100米,山壁臨水,遠看山壁酷似一尾黃色巨鯉,故壁下河灘名鯉魚灘。此灘壁峭水急,行船擦山而過,灘險景奇。

桂林山水甲天下,百里畫廊在灕江

九馬畫山

桂林至陽朔83公里灕江,她酷似一條青羅帶,蜿蜒於萬點奇峰之間,沿江風光旖旎,碧水縈迴,奇峰倒影、深潭、噴泉、飛瀑參差,構成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人稱“百里灕江、百里畫廊”。正如著名文學家韓愈的詩句所言:“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遊覽灕江,不同天氣,景色不同:晴天,青山倒影;陰天,漫山雲霧;雨天,灕江煙雨。

灕江最著名的山是畫山,畫山高416米,臨江絕壁上白色的斑印恍似天然駿馬圖。山崖峭壁上沿滲水帶生長的藻類等低等生物死亡、鈣化而形成了顏色不同、深淺有別的山崖色帶,正是這些生物顏料與岩石所含的各類礦物質本色畫出了姿態各異、名揚天下的九馬畫山。

由楊堤往興坪鎮方向的灕江左前方九峰相連,山面如削,石壁上有白、黃、灰、黑等顏色,色彩斑斕,呈現出馬的畫像,馬圖最多可見九匹,名九馬畫山。仔細端詳,畫面出現各種形態的駿馬,有靜靜佇立的,有低頭飲水的,有昂首嘶鳴的,有揚蹄奔跑的。正上方那一匹大馬,在低頭飲水,尾巴高翹,有人認為尾巴像馬頭,正在向前奔跑。一般人可見三、四匹,要看出九匹來,可不容易,我才看到七匹馬。民謠說:“看馬郎,看馬郎,問你神馬有幾雙?看出七匹中榜眼,能見九匹狀元郎。”

桂林山水甲天下,百里畫廊在灕江

黃布倒影

代表中國自然風光、參加國際旅遊博覽會巨幅廣告宣傳畫就是灕江的黃布倒影,灕江最美的竟是黃布倒影。黃布灘因江底一黃色的石板似黃布鋪在江底而得名。藍天白雲下,山似玉筍瑤簪,峰像青髻螺黛,黃布灘附近的灕江波平似鏡,水中鏡影格外的美麗、清晰,享譽“黃布倒影”。每當竹排、魚舟漂行江面,黃布灘附近的倒影美輪美奐,凝視船在青山頂上行的詩情畫意。

桂林山水甲天下,百里畫廊在灕江

興坪古鎮

灕江左岸的興坪鎮,是座歷史悠久的古鎮。興坪依山面水,奇峰環繞,興坪河在此匯入灕江,景色薈萃,有”陽朔山水在興坪“之說,是灕江風景的絕佳處。

坪鎮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灕江興坪段素有精品畫廊之稱,自然風光十分秀麗。

山水自然風光徒步遊,以灕江精華風景段徒步遊為代表的山水自然風光遊,從興坪到陽朔沿岸徒步走,行程約20多公里,徒步需要4至5個小時。沿途經過三個橫水渡:大河背渡口、漁村渡口、元寶榨渡口。 九個自然村:大河背村、漁村、元寶榨、沙灣、瀑布壙、高洲、楊梅坪、雙灘、龍頭山。

桂林山水甲天下,百里畫廊在灕江

以漁村遊為代表的民居民俗風情遊,漁村在灕江邊,村中房屋與圩上古建築風格相近,青磚和瓦,坡屋面、馬頭牆、飛簷、畫棟、雕花窗,結構獨特,具有典型的明清時期桂北民居特色,近500年曆史,仍保存完好。

村前灕江環繞,江對面一帶鯉魚山、金寶山、元寶山、劍刀山、筆架山風采各異。興坪總統漁村現在尚有眾多的文物古蹟,主要集中在圩上的興坪古街及離圩場約2公里的漁村。該區域西臨灕江,北接景點小河背、童子山,東南為古熙平縣治遺址獅子旦和五指山、天水寨,面積4.5公頃。這裡的古橋、古渡、古亭、古戲臺、古廟、古寨、古樹和古村落建築群,比較完事地保持了原有的歷史環境風貌。

桂林山水甲天下,百里畫廊在灕江

興坪鎮有九馬畫山、螺絲山、蓮花巖、天水寨、靈寶閣、興坪古街、老寨山“友好亭”、總統漁村、黃布灘、羅田大巖、西塘天湖、崧坪龍、騰蛟庵、大源林場、大河背風光等八大景區、24個風景點。

桂林山水甲天下,百里畫廊在灕江。陽朔山水甲桂林,陽朔山水在興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