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不一定成功,但不拼命一定不成功(火了)!

風光的背後有些人總喜歡把目光停留在別人身上,他們羨慕別人美麗的外表,羨慕別人顯赫的聲名,羨慕別人富裕的生活,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大多數風光的背後都有無數的汗水。

就比如現在的一些明星,很多時候,人們只看到他們在人前風光的身影,卻忽略了他們在人後辛勤地努力。


拼命不一定成功,但不拼命一定不成功(火了)!


陳道明曾在北京衛視《傳承家》的舞臺上,談起了自己成名之前7年的龍套生涯。那時候,他只是舞臺上的群眾演員,一句臺詞都沒有,常常是這場演匪兵、下場演偽軍、再下場演特務、再下場演八路……

即便如此,陳道明自己卻說,他從來沒有怨氣,他覺得人在各種職業中,都要有一種甘於寂寞的精神準備。

面對舞臺上幾十個表演高臺花鼓的小演員,他說:“世界上沒有這麼多主角,大部分人一輩子可能要甘於寂寞,或甘於平庸,但不應該打擊他們的努力……”

陳道明高超的演技和他這7年的龍套有很大關係,正是這7年的努力讓他鍛煉出了更精湛的技藝,從而鋪就了自己的成名之路。

不僅如此,就是在平時的工作中,為了完成自己的角色,陳道明也付出了很大努力。

例如很多人都知道他在拍戲時有三個“怪癖”:

第一,在拍戲期間,陳道明堅持從開工到收工一直站著,因為他怕一坐下來就會跑神兒,脫離角色;

第二,一旦進入劇組,換上角色的衣服,陳道明就不會輕易脫下來。拍攝張藝謀的《歸來》時,陳道明一直穿著劇中陸焉識的那件破棉襖,每次拍完戲回酒店,都會引起人們的側目;

第三,在整個拍戲期間,陳道明幾乎只吃蛋炒飯,他不想把過多的精力浪費在飲食上。

這三個怪癖無不表現了陳道明對自己職業的敬重和認真,人們只看到他外表的風光,卻從來沒有注意過他背後的付出。

沒有誰的成功是唾手可得的,每一份風光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努力。所以,我們最該做的不是去羨慕別人,而應該是排除一切干擾,努力做好自己。

22歲的美國華裔數學家王章程從美國加州大學畢業後,他的同學們大多進入了各大著名公司,只有王章程一頭扎進了研究室,十年如一日地從事著自己的研究。

在這十年中,他的同學很多都已經成了大老闆,月收入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可是,王章程卻從不羨慕別人,依舊租住著他的廉價房,啃著自己的乾麵包。別人都過上了美女、豪車的生活,但王章程卻沒有房子也沒女朋友。

在外人眼中,王章程過得無疑十分悽慘。可是他不在乎,他只管把自己所有心思都投入到自己的研究中。

在他35歲時,終於攻克了世界兩項頂尖級的數學難題。美國十幾家大學向他發出邀請,希望他可以去任教。後來,他甚至被譽為“數學之王”。

王章程的成功和他能夠排除干擾,努力做自己有很大關係。試想一下,如果當時他因為羨慕同學們光鮮的生活而下海經商,那又何來之後的“數學之王”呢?

與其總把目光停留在別人的風光上,不如自己勤奮努力,只有這樣創造出來的成功才真正屬於你自己。

成功者比你更努力


你與成功者相比,缺了些什麼?可以確定的一點是,你至少缺了“努力”。

別人工作時,你在和同事閒聊;

別人虛心向老闆求教時,你在刷朋友圈;

別人認真閱讀專業書籍時,你在睡覺。

你不如別人,這不是應該的嘛。

你自己無法做到勤奮刻苦,還妄圖像他人那樣出類拔萃,這不是做夢是什麼?

結語

也許你還在期待哪一天,天上掉餡兒餅,沒準兒自己搖身一變就成了傑出人士。還是趁早打消這種念頭吧,世上的人那麼多,就算上帝有那閒工夫,這種好運也不一定會落在你的頭上。所以要想成功,除了積極努力地去奮鬥外,你別無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