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視藝術的各種類型中,以紀實為主的紀錄片在傳播文化上有著獨特的優勢。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以美食為內容,以平民化的語態作為敘事方式,以唯美的視聽語言作為傳播載體,傳達出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它的題材貼近生活,與中國乃至其他國家的人們都息息相關。它的表達方式和方法是中國紀錄片的繼承與發展的體現。通過對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研究分析,本文發現其文化傳播的策略具有這些特點:它在傳播內核上,展現了勞動者勤勞、智慧、熱愛家庭、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文精神;在傳播文本上,追求親切自然的效果;在傳播載體上,展現了電視獨特的聲畫優勢,最終在傳播中國文化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引 言
紀錄片屬於紀實類作品之一。在當前泛娛樂化的背景下,大多數觀眾都將眼球投向電視劇、歌舞晚會、電影等影視作品,而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一出世就造成一種新的文化傳播景觀。國內外觀眾都將眼球投向了這部紀實作品,通過中國飲食文化進一步瞭解中國的傳統文化。“不論觀眾屬於哪個國家、哪個民族,不論他們識字或不識字,都可以通過電視屏幕瞭解有關情況……”
毋庸置疑,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成功地塑造了中國良好的國際形象,使國內外觀眾都看到中國文化的誘惑力。它不僅是飲食文化的展現,還是中華民族其它優良傳統的表達。目前學術界對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研究各有側重,主要從敘事角度來論述紀錄片的藝術特色,而對其文化傳播策略這方面的研究比缺少。比如:賀豔《紀錄片敘事特徵研究》主要從敘事的角度對其進行研究、劉濤《紀錄片的三重敘事語境探析》主要去挖掘它的相對特殊的表達體系——隱藏在文本深處的接受機制及敘事機制、餘傳友《傳播食物的美學味道——紀錄片的藝術解析》主要從真、善、美的角度對它進行分析、孫莉和張麗萍《紀錄片的成功因素探析》主要從人文關懷的情感角度對其成功因素進行分析、張寶硯《電視喚起文化記憶——從的熱播探析電視文化傳播策略》從文化記憶角度對媒體使命給以關照,探討了電視文化傳播的人文價值取向、對文化的維繫和構建、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相結合的三種策略。
相對而言,學術界缺乏從藝術性、思想性和觀賞性、形式和內容相統一的角度對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文化傳播策略進行分析,而本論文將從這個角度出發,尋找其文化傳播規律,使之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一、文化傳播的內核:人文精神
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或多或少會在藝術性、觀賞性、思想性等方面有其獨到之處。但是,無論是藝術性強的作品還是紀實性強的作品都不能缺乏思想性。可以說,沒有思想性的影視作品就好比一罈酒沒有香味。而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集藝術性、觀賞性、思想性於一身,這也是它之所以受觀眾喜愛的主要原因。片中展示了出每一個勞動者都注重倫理與道德的家庭觀念和他們的勤勞與智慧、並善於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這種對勞動者的關注與肯定,充分體現出關注生命本體的人文精神。
(一)注重倫理道德的家族文化
《舌尖上的中國》有七集。僅在第一集《自然的饋贈》中,其中採松茸的單珍卓瑪和追給,她們是母女關係。在鏡頭前,卓瑪表達出對媽媽的關懷,她說:“媽媽就是不會注意自己的身體,光顧著找松茸,我就有點擔心,有一天她頭暈倒在山上,畢竟她已經歲數大了”。大理的諾鄧鹽則是老黃和他的兒子在一起熬出來的。在兒子跟著父親老黃學醃肉的過程中,觀眾可以看到——兒子對父親手藝的欽佩,以及父親對兒子的寄託;採蓮藕的聖武和茂榮是兩兄弟,並且聖武說,自己挖蓮藕能供孩子讀書,他老婆也叫他在外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我們既能看到父親關愛孩子的那份真情,也能感受夫妻之間的那份牽掛;七十七歲的魚把頭石寶柱,在過年時將年畫買回家,並且全家在一起吃女婿做好的全魚宴,希望年年有餘。這是對家庭幸福生活的期待與守護。在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賣黃饃饃的老黃,他和老伴每天在一起做幾百個黃饃饃,讓觀眾看到了夫妻之間攜手勞作的情景;職業攝影師白波將雙方的家人都接到北京一起過年,實現家人的大團圓;廣東的衛大媽為老伴準備七十大壽,親自給老伴做長壽麵。還有做年糕的顧阿公和顧阿婆,孫女寧寧在一旁看著他們做。正如解說詞所說,等寧寧長大,可能不會記得年糕的做法,但那種柔韌筋道的口感,承載著家庭的味道,也許會留在寧寧一生的記憶裡。“表現主義美學認為藝術與情感的表現之間具有本質的聯繫。情感表現是藝術的根本目的。”
在食材的獲取與美食的製作中,我們能夠感受到親情、友情、愛情的味道,這也是家的味道,我們也深深地為之動情。所以有網友評論,看著看著就想家了。(二)勞動者勤勞智慧的精神風貌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不僅僅講美食的製作與味道,而且詳細地講了在食材的獲取過程中所需要的勤勞和智慧。比如香格里拉的吉迪村,在凌晨3點就變成了一個空村。因為所有有能力上山的人都去尋找那種神奇的菌子。正如卓瑪所說,如果不早出來的話,別人就在她前面,她就什麼都找不到。所以勤勞是獲得回報的前提。當卓瑪和母親每天在山上穿梭,卻又祈求下雨。這似乎是一種不合常情的心理。但下雨才能找到更多的松茸,我們可以理解那份為了食材不怕風雨的艱辛。聖武和茂榮兄弟倆在田間的淤泥裡挖蓮藕,他們需要強壯的身軀還有耐心,需要靠體力與毅力來獲得食材,正因為他們的勤勞才使自己的孩子能讀書、家裡能夠建房子。一次要做七百個黃饃饃的老黃和老伴,上輾、揉麵和發酵,前前後後要花三天時間。兩個人從凌晨3點開始,一直要忙到晚上9點。他們的勤勞給他們帶來了豐厚的報酬。在一年中最寒冷的兩個月裡,老黃能賣出15000個黃饃饃,刨去成本,一個冬天的實際收入大約有8000元。面對鏡頭,老黃說:“辛苦就賺來錢,不幹,懶的人沒人給他錢。”七十多歲的魚把頭石寶柱連夜帶人到冰面上去捕魚,並根據自己的智慧來判斷出魚群的位置。他們的智慧來自於經驗,來自於思考。在第三集《轉化的靈感》中,我們可以看到勞動者釀酒、製作豆腐的智慧,讓酒香更濃、讓黃豆衍生出更美的味道。在第四集《時間的味道》中,住在北京的金順姬回到家中跟媽媽學做泡菜。這是學習上一輩人的智慧的體現。我們很難弄清楚,一樣麵食百樣吃以及一種黃豆可以製作出幾十種美味的豆腐,也不清楚將穀物釀成純美香甜的美酒,也不清楚如何烹飪出色香味俱全的菜餚,然而他們卻做到了。正如片中所說:“所有這些充滿想象力的轉化,他們所打造出的風味和對營養的昇華令人歎為觀止,並且形成了一種叫做文化的部分,得以傳承。”
所以也有人說,《舌尖上的中國》其實是勞動者的讚歌,他們勤勞而又充滿智慧。(三)天人合一的思想
“東方的影視作品都很注重對人生命本性與環境(社會的、自然的)關係的探求和情味的抒發。”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人與自然的關係,不是西方的征服自然而是主張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天人合一”。卓瑪在採完松茸後,卓瑪立刻用地上的松針,把菌坑掩蓋好,因為只有這樣菌絲才不被破壞。這是為了延續自然的饋贈,村民們嚴守著松林的規矩;浙江的老包找筍,順著竹鞭挖,找到筍之後輕刨輕取,不傷根。筍取出來要蓋好土,就地利用自然,可以保鮮兩週以上,這樣才能繼續保證筍的生長;在查干湖的漁民們拉上來的網中竟然沒有一條小魚,每條魚的重量幾乎都在兩公斤以上。只有老把頭知道,這正是查干湖漁民,心口相傳的嚴格規定。冬捕的魚網是6寸的網眼,這樣稀疏的網眼,只能網到5年以上的大魚,這樣未成年的小魚,就被人為的漏掉了。鄂爾多斯蒙古族有一句話叫做:獵殺不絕。他們在捕魚時,還要進行祭祀,祈求上蒼保佑,體現了他們對天的尊重與愛戴。“中國文化強調‘天人合一’,重視人與自然和諧,提倡人類應該順應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
人們在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基礎上,付出了勞動和智慧,最終得到了大自然的饋贈。
二、文化傳播的文本:平民故事
跟以往的紀錄片相比,《舌尖上的中國》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組合了一個個小人物的故事來傳播文化。“故事不是對生活簡單的記錄,它是講述者將生活素材重新安排組合的結果。”本片不是簡單地去介紹美食,而是將美食具體到個人的生活狀況,乃至情感,通過講述這個人與美食的故事來傳播文化。可以說,美食因人而生動,人和美食的關係又產生故事,而故事又是思想情感的載體,最終實現文化的傳播。這種採用平民故事的文化傳播的文本,也是本片備受青睞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客觀事物人格化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將客觀事物進行人格化處理,讓觀者對美食充滿敬愛之情。這樣很好的避免了單純介紹美食的冗長與煩悶。比如,在獲取蓮藕這種食材上,我們看到蓮藕除了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點之外,我們還能夠感受到,蓮藕能夠養活聖武和茂榮兩兄弟的家人。因為有這種食材,人們能夠將它換得錢財求得生存。此外,蓮藕實際上也給人提供了一種歸屬感。正如片中那一群採蓮藕的人所說,每當他們看到餐桌上的蓮藕時,感覺就是他們所挖的。一種食材能夠喚醒人的記憶,將那些勞動場景,對勞動的熱愛之情浮現在聖武和茂榮兩兄弟的眼前,也浮現在觀眾的眼前。這裡食材是一種情感的紐帶,甚至賦予了人格的美。綏德漢字老黃跟她的老伴每天在一起做黃饃饃。黃饃饃幾乎成了他們交流的工具,是傳達情感的紐帶,更像兩人感情的見證人。由黃饃饃想到夫妻勞動的場景,想到自己的家人。觀眾在觀看影片時不禁為他們的生活而高興,自然而然地對老黃手裡的黃饃饃也多了一份感情。金順姬回到家裡學做泡菜,因為泡菜能喚起她的思鄉之情。在片中,泡菜賦予了家的味道和家的溫情。此外,片中所介紹的美食,往往跟人物性格聯繫在一起。比如,老黃的黃饃饃做得實在,人也實在。川菜體現出那裡的人們極具個性。岐山臊子面能體現出北方人豪爽的性格。美食的人格化使得觀眾在觀賞紀錄片時,觀眾既能看到美食的可口,也能感受到美食的人格魅力。
(二)個人生活故事化
片中,每介紹一種食材都要介紹一個或幾個人的生活故事。這種將個人生活故事化的手法既增強了敘事的完整性也牢牢抓住了觀者的收視心理。比如,片子在介紹松茸時講了卓瑪和媽媽的生活故事。不是簡單的講述怎樣採松茸,而是從卓瑪所生活的地方的氣候條件,以及她家的家庭情況,尤其是插入卓瑪對媽媽身體的擔心以及對松茸價格的擔憂都讓人繼續關注她們的生活,甚至為她們的艱辛賦予了同情。個人生活故事化,而故事化的成功在於懸念的設置。正如卓瑪想預測明天未知的氣候,我們也跟著期待,希望下雨,使她們能夠多采摘一些松茸。但片子在結尾時,才讓觀眾放下心絃,知道卓瑪和媽媽已經獲得大自然的回報。林紅旗出海捕魚時的遭遇更具波折。由於出海捕魚耗費的成本大,並且一年只出一兩次海。自己的生活以及其它船員的生活全靠捕魚來支撐。當前兩次撒網沒撈到魚時,我們的在想,他到底能不能捕到魚,能不能給滿船的人們帶來希望。我們甚至為他們的窘況擔憂。當他在祈禱神靈保佑時,我們也似乎跟著祈禱,希望上天給他們帶來好運氣。觀眾會帶著這些疑問和擔憂去關注他們的生活故事。直到看見老黃和兒子樹江捧著醃好的整塊豬肉在笑,聖武和聖榮拿著蓮藕在笑,身穿棉襖的魚把頭石寶柱在笑,林紅旗船上的所有人在朝著鏡頭邊揮手邊笑時,我們才舒一口氣。
可以說,在故事懸念的設置上,本片取得成功。先讓觀眾喜歡上這個人,然後為他的生活狀況擔憂,但最終為他們獲得大自然的饋贈而高興。懸念重生,故事就有了波折,從而深深地吸引著觀賞者。(三)敘事視角平民化
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中,幾乎每一集都是由幾個小人物的故事所組合而成。在介紹松茸這道菜餚時,首先講得是卓瑪和媽媽去山間怎樣採松茸的經過,並交待他們的生活條件以及母女之間的那種溫情。南京學者孫利在其《紀錄片故事化的敘事方式及其創作走向》一文中認為“紀錄片變的是表現方法不變的是非虛構內容”。看似簡簡單單的一道菜,卻有著一段段真實感人的故事。在介紹陝北黃饃饃時,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已經58歲的老人,每天騎一個半小時的腳踏車去縣城賣黃饃饃。觀眾很容易喜歡上這個平易近人、爽快、樸實而又面帶微笑的老人。而人物稱呼多使用“老黃”、“老包”、“阿亮”等這樣的詞,聽起來親切又自然,拉近了觀眾與片中人物的距離,起到良好的收視效果。正如在第五集《廚房的秘密》中,片子採用扎西培楚這個普通工匠的生活狀況來介紹黑陶廚具,用廚師歐陽廣業在重陽節準備村宴的過程中,介紹了粉葛豬肉這道美食的做法,通過25年後從日本歸來的居長龍來展現刀工對美食的重要作用。第六集《五味調和》在介紹甜、苦、鹹、酸、辣、鮮這五種味道時,分別講述了熬糖的阿鴻、做陳皮生意的陳柏忠、曬鹽為生的阿劉、給子女準備辣椒醬的陳婆婆、漁民老李的故事。
每一種味道和每一種食材的獲取與製作都通過一個或幾個典型的人物故事來體現,通過他們的視角,觀眾很容易去了解飲食文化。這樣就生動形象的說明了食材的獲取過程,美食的製作過程,廚具的製作過程,使紀錄片更加契合觀賞者的心理。
三、文化傳播的載體:視聽盛宴
每一種文化傳播都要藉助一定的形式。“眾所周知,小說是以文字為敘事媒介。故事的傳達需要讀者在閱讀過程中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想象將抽象的文字符號轉換成形象。影視卻是以影像和聲音為敘事媒介,直接在觀眾面前呈現出一個具象和故事的原貌”。影視這種獨特的文化傳播手段,它獨特之處在於可視可聽。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通過攝像機的運動、景別的取捨、鏡頭的變化、聲樂的配合等各種手段給我們準備了一場視聽盛宴。它將豐富多彩的電視畫面和風情萬種的解說詞融合在一起,增強了片子的敘事節奏和傳播效果。
(一)豐富多彩的電視畫面
《舌尖上的中國》作為一部美食類的紀錄片。它必須具備審美性。而電視語言離不開畫面。觀眾要看到美食也離不開畫面。“電視作為一種視聽藝術,以聲音、畫面為表達語言。”
所以電視畫面直接關係到觀賞者的收視心理。而本片採用高清攝像機拍攝,畫質清晰。這是設備的先進使影視藝術更具魅力。除此之外,創作人員技藝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本片的成敗。而本片充分體現了國內優秀創作團隊的水平。可以說,幾乎每一個鏡頭都追求唯美的效果。1、中國畫似的片頭
俗話說,秧好一半谷,題好一半文。電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片頭獨具特色。它以各種食材和人們勞作時的畫面為依託,並使用特效製作,營造出一種如夢如幻的意境,具有中國水墨畫的獨特風格。尤其是最後面那段畫面造型:用一根筷子夾著一塊肉,紅色的瘦肉成了山川,白色的肥肉宛如河流,然後看到一隻小船在“河”上緩緩行駛。美麗動人的畫面再配以節奏明快的音樂,這使整個片頭給觀眾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吊足了觀眾的胃口。
2、美麗的自然風光
儘管美食是一部以食物的獲取、製作為主要內容的片子。但是食物生長在世界的各個角落。每一個角落都有其獨特的風景。所以《舌尖上的中國》也讓人看到了大自然神奇的風光。從雲南香格里拉的原始森林中的松茸到大海深處的魚兒,從田野中的蓮藕到竹林深入的鮮筍,這些美麗的自然風光讓人想到美食的潔淨、甜美。它的第一集就取名為《自然的饋贈》。開頭畫面就通過延時攝影展現出高山、藍天白雲、樹木、光影的變動,意境深遠,讓人浮想聯翩。麥浪的起伏,夕陽的變化,河水的流淌,海底魚兒的遊蕩等等,電視畫面流光溢彩,做到了技術與藝術的統一,極好的滿足了觀眾的期待感。
所以在觀看《舌尖上的中國》時也讓人想起另一部表現中國野生動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觀的大型電視紀錄片——《美麗中國》。宜人的自然風光,將中國的大好河山展現在觀眾的眼前。他們雖然題材不同但又有著相同的地方。該片總導演陳曉卿曾坦言自己借鑑了大型紀錄片《美麗中國》的創作技巧。3、流光溢彩的美食
自然風光的電視畫面告訴了我們美食來源的純淨。而在美食的獲取和製作過程中,本片通過各種影視創作手法,讓我們可以看到那些流光溢彩的美食,讓觀眾充滿食慾。比如被切成塊狀的白色松茸,在鍋上炸成淡黃色,加上松茸受熱就捲動起來,彷彿炸得是個活物;一顆顆翠綠的白菜在洗淨後放進醬缸裡,那蒼翠的葉子伴隨著清澈的水滴,似乎讓觀眾聽到了它發酵的聲音;細如蠶絲的豆腐絲放進水中攪拌,剛開始以為是牛奶,攪動後才發現那是一根根用豆腐切成的絲,使觀眾不得不感嘆廚師刀工的爐火純青。在岐山臊子面和川菜中搭配的紅色辣椒,讓人充滿感覺興奮,刺激著人的食慾。“在所有色彩中,紅色具有最強的彩度。用魅力、熱情、有自信、有力量、有活力和快樂等字眼可以形容它,同時通過紅色又可以感受到強烈的刺激感……紅色有著溫暖的感覺,這種浪漫、感性、進取的色彩可以達到增加色彩欲的效果提高人們的情緒的作用。”
當魚片在火上烤時,當筍子在鍋中炒時,當鮑魚在火鍋裡煮時,加上高清攝像機的近距離、平拍攝,好像是你自己的眼睛在觀察美食一樣,彷彿色相味俱全的美食就擺在你的面前,讓你垂涎三尺。“平拍即攝像機處於與被攝對象水平的位置,是通常的拍攝角度,符合人正常情況下觀察世界的攪動,畫面有平穩感。”而近距離的平拍就變得很有現場感。只可惜這不是望梅止渴,卻讓你飢腸轆轆。所以有人大喊,“誰最近沒有食慾的,去看《舌尖上的中國》吧!” 每晚22點30分,當CCTV播放《舌尖上的中國》時,就立即成為了微博“刷屏利器”,很多網友下了班急忙趕回家裡收看,漏掉了的還上網到處搜找。“高清攝影機真是要人命,口水都流一地了,絕對是深夜‘報復社會’的利器,都快要餓哭了!”甚至有南京觀眾說,被饞得想去舔屏幕。一位南京網友更是無奈:“看到一半,我實在忍不住打開煤氣灶,把冰箱裡唯一的一條魚煎了!”但讓人頭疼的是,該片首播是在深夜,看和不看,讓吃貨們很糾結。“想看又不敢看,怕被饞死啊!”(二)風格多樣的解說
“電視解說詞是用文字語言組織表述,通過聽覺系統傳達的語言方式。在藝術上表現上有許多獨特的地方。它的聽覺感、交流感、配合性、間斷性,既不是純粹的文字表述,也不是朗誦、廣播劇等視聽藝術的表述方式。”
由於本片藉助小人物的敘事手段,所以其解說詞的主要風格是平白質樸、生動形象。此外,解說詞又將文學與美食連在一起,富含哲理、韻味無窮。片中除了藉助解說詞來傳播文化之外,還很好的運用了真切自然的同期聲。這樣多重性的表述風格既彌補了畫面內容又營造出良好的聽覺效果。1、平白質樸、生動形象
美食是人們時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東西,跟人們的生活緊緊地聯繫的在一起。平白質樸、生動形象的解說詞真符合這一題材,使觀眾感覺更親切。例如, 解說詞“蘭州人都說,自己的早晨是從一碗牛肉拉麵開始的,這個有著一千多家拉麵館的城市,每天要消耗一百萬碗拉麵,是蘭州人心目中,當之無愧的主食王者。”這就將蘭州拉麵在甘肅人心中的重要地位,用一句簡單明瞭的話就很好的說明了。“每年晚稻成熟,就到了寧波人打年糕的時候。孩子們約好都從寧波回到村裡來看望阿公阿婆,四代同堂的一家人像今天這樣圍坐在一起的日子,一年只有難得的兩三次。”我們很容易想到打年糕能使家人團聚。在片中,將美食的特點與人物的性格聯繫在一起。比如,“老黃的饃饃做得實在,人也實在。”這讓我們更加想了解老黃這個人物,瞭解他怎樣做黃饃饃,怎樣去賣掉黃饃饃,並且還對他們的生活狀況給予關注,這樣就自然而然地增強了觀眾的收視心理。“秋日的清晨,古老的呼蘭河水流過原野。它發源於小興安嶺,蜿蜒曲折地注入松花江。金順姬從小在呼蘭河邊長大,對她來說,故鄉,就是這種讓她魂牽夢繫的泡菜的味道。”寥寥數語就勾勒出了一幅生動形象的山水畫卷,讓我們感受到故鄉的美。在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的結尾時,寫到——“其實在這樣一個晚上,吃的是什麼都不重要了。此時,在中國人心裡,沒有什麼是比跟家人在一起更重要的,這是他們全部的希望。 這就是中國人,這就是中國人的傳統,這就是中國人關於主食的故事。”幾乎每一句話都像美食一樣具體,每一個詞都飽含了質樸的感情。
2、富含哲理、韻味無窮
《舌尖上的中國》其解說詞除了平白質樸、生動形象的風格之外,也有不乏哲理、韻味無窮的特點。如:“山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這些味道,已經在漫長的時光中和故土、鄉親、念舊、勤儉、堅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間,讓我們幾乎分不清哪一個是滋味,哪一種是情懷。”這樣富含哲理的解說詞配以生動形象的畫面,讓我們領會美食不僅僅是用來填飽肚子,還能承載著一種情懷。“ 不同地域的中國人,運用各自智慧,適度、巧妙的利用自然,獲得質樸美味的食物。能把對土地的眷戀和對上天的景仰,如此密切繫於一心的唯有農耕民族。一位作家這樣描述中國人淳樸的生命觀:他們在埋頭種地和低頭吃飯時,總不會忘記抬頭看一看天。”這既說明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們通過智慧在自然中獲取食材。在第五集《廚房的秘密》中,那句:“廚房的秘密就是沒有秘密”,頗有道家那種無為而又無不為的思想,聽來滑稽又意味深遠,這是對電視畫面的昇華,起到“畫盡意在”的效果。在第七集《我們的田野》中,那句“哪裡有綠色的生機,哪裡就有天與人的和諧”,“壞境越惡劣,回報也越豐厚”和“這一切來自於他們對上天的敬仰,對土地的眷戀”等等,都讓人由美食想到人生哲學,思考人與天地之間的關係。
可以說本片的解說詞在平白質樸、生動形象的基礎上得到了昇華,富含文學的蘊藉性,達到了情與理的統一。尤其是它將美食的相關特色與文學連在一起,與具象的電視畫面相輔相成,使我們時而感覺貼切,時而富含哲理,韻味無窮,值得玩味。3、真切自然的同期聲
雖然本片多采用解說詞來敘事,但是本片同期聲的運用使解說更真切自然,從而增強其文化傳播效果。“敘事的介質最初是人的形體和表情,在輔以其它物的世界。接著有了話語,使敘事大為豐富和精確。”紀錄片中,同期聲的使用是本片極具有現場感和真實感的文化傳播語態之一。它既增強了影視藝術的表達方式又充實了其內容,有益於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和增強片子的觀賞性。比如採松茸的卓瑪說:“媽媽就是不會注意自己的身體,光顧著找松茸,我就有點擔心,有一天她頭暈倒在山上,畢竟她歲數大了。”還有采蓮藕的葉茂榮說:“我家裡蓋房子的錢,孩子讀書的錢,全是我挖蓮藕掙的。”葉聖武說:“身體好,像這個活還可以多搞幾年。這個要身體。一般身體素質差的,一鍬土下去,沒這個體力,搞不下去就不想搞了。”職業攝影師白波說:“因為我們從小就是受那種傳統的家庭文化的教育。像我小時候我記得,吃餃子我覺得最深刻的,就是我奶奶。她總會去包餃子饅頭,包各種花樣的東西,看著餃子在鍋裡頭,煮得咕嚕咕嚕的那種,感覺很熱鬧,象徵著團圓家庭。”陝北綏德漢子老黃的同期聲可能給觀眾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有他賣黃饃饃時大叫的聲音——“黃饃饃 黃饃饃 陝北的黃饃饃”,也有他逐一數黃饃饃的聲音:“九、十、十一、十二……”,還有他內心的表達:“58了,我要好好幹”和那句“辛苦就賺來錢,不幹,懶的人沒人給他錢。”
每一句話是那樣的真實可信,展現著勞動者的勤勞質樸、腳踏實地的作風。每一句話都深深的感動著觀眾,表達了他們的真情實感。觀眾在佩服勞動者吃苦耐勞的精神時,也會想到:一粥一飯當思其來之不易。而且這樣一種表達方式是直接給了平民話語權,增強了片子的人情味和親切感,使文化傳播更具魅力。結 尾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宣傳了中國的飲食文化。它從食材是獲取、美食的製作、以及美食的消費等各個方面做了詳細的介紹。在介紹過程中,採用了獨特的敘事方式,在視聽上追求完美,傳播了中華民族的本土文化。看似是介紹一部美食的紀錄片,其實它涵蓋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家庭和諧、尊重自然的哲學思想,內涵豐富,發人深省。這部以紀實之作在文化傳播上獲得成功,主要在於它的敘事方式——以聲畫為依託的平民化敘事手法,將一個個普通人的故事展現在電視上,而每一個人的命運又與美食息息相關,避免了單純介紹美食的單調、沉悶的氣氛。片子立足於美食,又高於美食。通過解說詞和同期聲將觀眾帶到另一個高深的世界,觀眾在看的過程中,思考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對自然的尊重,對家人的關懷,對勞動的熱愛等等。從中,我們會感受中華大地的優良傳統,對中國文化產生愛戴之情和認同感。
閱讀更多 光影下的夢 的文章